一加 7 Pro 評測:歡迎來到頂級旗艦俱樂部丨模范評測

為什么一加能活下來?劉作虎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向我們給出了答案:
因為足夠保守。
當然他所說的保守其實更多的是指公司決策方面。但縱觀五年來一加所推出過的所有旗艦機器,給人的感覺其實也是四平八穩(wěn),總是缺點兒意思。
前有金立解散、美圖兼并,后有錘子停售、魅族轉(zhuǎn)型。逐漸走向寡頭時代的手機市場,留給小廠商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成功活下來的一加,是否會繼續(xù)延續(xù)前五年的保守策略?我不這樣覺得。
因為從一加 7 Pro 上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他們試圖提升產(chǎn)品力來沖擊頂峰的決心。

用過就回不去的屏幕
當把一加 7 Pro 真正拿在手里的時候,其實你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比如正面看起來很像 OPPO Find X,這也是一加第一次使用完整的全面屏設(shè)計。而后背部分則保持了一加 6T 的基本設(shè)計語言,攝像頭居中,表面采用了霧面處理,讓人有點想起 OPPO R17 Pro。

但一加還是有點保守,保守體現(xiàn)在沒有首發(fā)一款更大膽吸睛的配色,比如一加 6T 的「邁凱倫」版以及「電光紫」版其實都比目前的配色更出挑一些,現(xiàn)在也只能寄望之后再推出特別配色的版本了。
另外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還稍顯粗糙,比如背面攝像頭凸起邊緣部分,其實還是有一點割手的,包括這個框住攝像頭的金屬圈也應(yīng)該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外觀設(shè)計總體上還是顏值在線的,拿在手機不會有低端廉價的感覺,只是還稍微欠缺了一丟丟精致。

在前些天規(guī)格泄露出來的時候,很多人擔心一加 7 Pro 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板磚,畢竟 OPPO Reno 10 倍變焦版已經(jīng)算是前車之鑒,厚度和重量在今年都算是名列前茅。
在實際上手之后,盡管這種疑慮仍然存在,機身如同所想那樣很大,但由于雙曲面屏幕分攤了一定的厚度,整個握持的手感反而比想象中更薄一些,這種手感也分散了一些重量感知。能感覺到一加 7 Pro 的分量不輕,但也還在預料之中。
海外發(fā)布會后參數(shù)公布,8.8mm 厚度和 206g 的重量基本也印證了我之前的感受,不過還是建議盡量選購輕薄的保護套。

屏幕是一加 7 Pro 花費力氣最多的地方,除了投入一個億的費用來研發(fā)之外,CEO 劉作虎和官方微博可是結(jié)結(jié)實實的吆喝了好幾天,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依然充滿了對國產(chǎn)手機是否能達到世界最高水準的疑問和不信任。
拋出硬參數(shù),找三星顯示和第三方機構(gòu) DisplayMate 背書,一加已經(jīng)盡力去消除消費者的疑慮。
從基本規(guī)格上來看,三星顯示為一加 7 Pro 定制了一塊 6.67(圓角計算 6.46)英寸,比例為 19.5:9 的 Fluid AMOLED 屏幕,3120×1440 分辨率,90Hz 刷新率,激發(fā)亮度 800nits。和三星自家 S10+ 的屏幕基本上是不相上下。S10+ 激發(fā)亮度更高,但手動拉到最高亮度兩者兩者基本持平。
比起尺寸和亮度,其實分辨率和刷新率是文章視頻里最難以體現(xiàn)的兩個維度,非常隱性,但卻是「用慣了就難以回去」的兩個典型。

我曾聽過很多人表示手機用 1080p 的分辨率就足夠了,60Hz 刷新率用了這么多年也沒什么不好。但這只是沒有對比就沒傷害,只要你的眼睛適應(yīng)了 2K 分辨率和 90Hz,回頭再看 1080p 和 60Hz 就「味同嚼蠟」。
所以當一加放出消息向三星顯示定制了一塊 2K 級別的面板時,其實已經(jīng)拉開別的國產(chǎn)旗艦一個身位。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曾經(jīng)被詬病過屏幕的一加這次直接不和國產(chǎn)玩了,競爭對手轉(zhuǎn)向了 iPhone XS Max 和三星 Galaxy 10+ 這樣的國際旗艦。對于這些產(chǎn)品,一加還有著 90Hz 刷新率的優(yōu)勢。
90Hz 刷新率并非什么新鮮的技術(shù),在 LCD 面板上早已有 90Hz 甚至 120Hz 的屏幕,離消費者們最近的其實就是 iPad Pro 上面那塊 120Hz 刷新率的面板,遠一點的還有 ROG Phone 的 90Hz 以及雷蛇 Razer Phone 2 這些游戲手機,但在三星 AMOLED 屏幕上確實第一次實現(xiàn)。

從主觀感受上說,肉眼的觀感能夠很明顯察覺到一股「三星味」,無論是祖?zhèn)鞯膫?cè)面偏綠還是面板的觀感表現(xiàn),其實與三星 S9 到 S10 這一代的屏幕表現(xiàn)都極為相似,基本上可以認為在效果上和 S10 這一代是同級別的。
但加上 90Hz 之后就不一樣了,它不像 iPad Pro 的 120Hz 有非常明顯的一眼睛區(qū)別。但只要用上一個下午再用回三星,盡管顯示效果還是近似,但滑動起來微博你就會覺得三星的滑動有種「抖動」和「卡頓」的感覺,這就是眼睛適應(yīng)了高刷新率之后的「副作用」,尤其是畫面運動較快時會感覺更明顯。

至于這塊屏幕在色準等方面的表現(xiàn),一加這次和屏幕評測機構(gòu) DisplayMate 合作,并在 5 月 14 日放出了完整的測試報告。0.8 的 JCND 色彩偏移持平 iPhone XS Max,略弱于 S10+,整體素質(zhì)則和兩者不相上下,同樣獲得了 A+ 評級。
另外一加 7 Pro 也是繼三星 S10 系列之后,又一臺通過 HDR 10+ 認證的手機,也側(cè)面印證了這塊屏幕的素質(zhì)。
至于你們要的 DC 調(diào)光,海外發(fā)布會雖然沒有提,一加把這個功能藏在了實驗室設(shè)置里。

一加 7 Pro 的屏幕指紋是我近期用過的產(chǎn)品里可以說是最快的,官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 0.21s,相比一加 6T 不僅識別速度更快,同時識別區(qū)域也更大了,不用再小心翼翼將拇指對好,我覺得除了依然不能盲解之外,現(xiàn)在的光電屏幕指紋已經(jīng)達到了電容指紋水平(三星超聲波指紋出來挨打)。
屏幕規(guī)格的突飛猛進,讓一加 7 Pro 有了真正跟市面上最頂級旗艦掰手腕的資格,然而產(chǎn)品力上跑得飛快,一加品牌本身卻還需要循序漸進,所以在聲量上強調(diào)三星顯示和 DisplayMate 并非沒有原因。
適配了 25 款輸入法的線性馬達
作為一臺非常出色的水桶機,有一些功能和體驗是在文字和視頻中無法展現(xiàn)出來的,比如這次上了 X 軸線性馬達,也叫橫向線性馬達或者 XY 軸線性馬達。
線性馬達是一個比較主觀但個人卻比較在乎的體驗,在某些手機上常年關(guān)閉振動并不是因為不喜歡振動,而是這些手機的振動馬達效果實在太差,盡管如此仍然有一些系統(tǒng)級的振動反饋無法關(guān)閉,就像隱藏在房間角落的蟲子,每次碰到都要惡心一下。

目前手機上線性馬達效果最好的依舊還是 iPhone 沒有之一,一加 7 Pro 當然也不能和 iPhone 的相比,但是從振動觸感的反饋來說,它已經(jīng)做到了目前 Android 陣營里第一梯隊,和 Reno 10X、魅族 16s 等手機處于同一水平,面對大部分 Android 手機都是領(lǐng)先的。
但問題是,用戶能在哪些地方體驗到線性馬達的好處?最讓人用了回不去的,其實是使用輸入法打字時的觸感反饋。
然而振動手感這事并不是僅有硬件就可以的,從系統(tǒng)層面到第三方軟件的支持上都會影響線性馬達的表現(xiàn)。

舉個例子,在堅果 Pro 2S 上的 Z 軸線性馬達能提供不錯的反饋,但是在系統(tǒng)輸入法和第三方輸入法的支持程度完全不一樣,系統(tǒng)輸入法甚至還特地有一個「開啟特殊振動」的功能開關(guān)。
所以當一加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說對 25 款常見的輸入法都進行了線性馬達適配的時候,我覺得一加的團隊是有在認真對待這個事情。另外因為一加的海外策略,喜歡谷歌拼音和 Gboard 等國外簡潔輸入法的用戶這次也會有驚喜。
成就真全面屏的前置相機
一加 7 Pro 會采用前置升降式攝像頭并非意料之外。在以往采用「真全面屏」設(shè)計的產(chǎn)品中,前置升降式攝像頭除了保持屏幕的完整性以外,往往也會作為一大所謂的賣點成為宣傳之重。

這次一加 7 Pro 的前置攝像頭反倒是存在感很低,當然這也與它和自拍用戶八竿子打不著關(guān)系的產(chǎn)品定位有關(guān)。

相機自拍界面的「關(guān)」「①」「②」「③」4 個選項,我一開始甚至沒搞懂這是指 3 種濾鏡風格,還是 3 種自定義設(shè)置,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 3 檔美顏等級。
前置升降式攝像頭在一加 7 Pro 上的意義,我認為更多是在成全它的頂級屏幕,沒有讓這塊屏因為在任何一個地方挖孔而產(chǎn)生缺憾。

當然,如果是對于視頻通話和人臉解鎖有較高需求的用戶,一加 7 Pro 和普通的智能手機無異,30 萬次的升降壽命就算日均 10 次視頻通話加上 90 次人臉解鎖,都能頂 8 年,而 0.53s 的升起速度也保證了人臉解鎖的效率,只是現(xiàn)在變成了需要亮屏后在解鎖界面上劃才能激活人臉解鎖,在如此繁瑣的操作下,相信我算出的 8 年壽命還能再往上續(xù)。
世界第一梯隊的拍照究竟如何?
隨著由多顆鏡頭組成的多焦段拍照成為主流,一加 7 Pro 上也十分順應(yīng)潮流地配備了「廣角+超廣角+長焦」的后置三攝搭配。
其中,主攝為目前在眾多機型上都采用過的 IMX586,這枚傳感器具備 4800 萬像素、1/2 英寸大小,具備 OIS 光學防抖,并采用 Quad Bayer 陣列,日常會以像素四合一的方式將單像素面積提升至 1.6μm,輸出 1200 萬像素的超采樣照片。

其他兩枚副攝則分別為 1600 萬像素的等效 17mm 超廣角鏡頭,和 800 萬像素的等效 78mm 長焦鏡頭。
在 DxOMark Mobile 的測試中,一加 7 Pro 取得 111 分的總成績,僅以 1 分之差了落后于并列第一的華為 P30 Pro 和三星 Galaxy S10 5G,排在了 Mate 20 Pro、P20 Pro、Galaxy S10+ 等拍照強機之上。
大家的老朋友 IMX586



在日間的樣張中不難看出,一加 7 Pro 拍出的成片風格比較「素」,白平衡和色彩風格都以還原為主,即便是面對著藍天白云,或顏色比較復雜的場景,都不會有過于搶眼的顏色跳出來。






此次與一加 7 Pro 作為對比的是三星 Galaxy S10+,雖然 Galaxy S10+ 的 DxOMark Mobile 分數(shù)要略低于一加 7 Pro,但 Galaxy S10+ 在目前眾多旗艦機型中依舊擁有相當優(yōu)秀的拍照綜合實力,尤其是在關(guān)乎觀感的色彩表現(xiàn)方面,一加 7 Pro 與之對比最適合不過。
與色彩風格突出的 Galaxy S10+ 相比,一加 7 Pro 的「樸素感」更加明顯。但同時,一加 7 Pro 由于規(guī)格較高的主攝,也為樣張?zhí)峁┠芨叩募毠?jié)解析力和畫面純凈度。
超廣角不是最廣,但依舊出色

超廣角鏡頭作為風光攝影的「捷徑」,一經(jīng)在主流機型上搭載后,便迅速成為了旗艦機的標配。跟進了這一點的一加 7 Pro 相信會讓更多人心動。
不過也能看到,一加 7 Pro 所配備的等效 17mm 鏡頭,所拍攝的樣張邊緣能看出有略微明顯的桶形畸變,雖然在開啟機內(nèi)修正后會有所改善,但同時也會犧牲掉視野寬廣度。






在超廣角的世界里,1mm 的差距就足以能引起視角上的變化,能看出三組樣張均是等效 16mm 的 Galaxy S10+ 視角更為寬廣,而兩者在色彩風格上的區(qū)別也依舊明顯,Galaxy S10+ 會選擇更加濃艷的顏色或高對比度突出超廣角的視覺沖擊力,一加 7 Pro 依舊則以還原實際為主。

但有趣的是,同為 1600 萬像素,一加 7 Pro 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依舊要比 Galaxy S10+ 豐富。從這一點看,我認為較小的視野也是可以接受的。
長焦畫質(zhì)棒,但太長不一定好

在長焦鏡頭的運用上,一加 7 Pro 與眾多配備 50mm 標準定焦的機型不同,它所采用的是等效 78mm,具備相當不錯的遠攝能力,對此一加也將其定義為 3 倍光變。


在將雙方的樣張放大為相同大小后可以看出,即便 Galaxy S10+ 的像素量更高,但擁有更長物理焦距的一加 7 Pro 還是在遠攝樣張上占足了解析力的優(yōu)勢,具備 OIS 光學防抖也讓其擁有極高的成片率,78mm 焦段在拍攝樣張的過程中我都沒有出現(xiàn)手抖拍糊的情況。


但有時太遠的視角也會有導致構(gòu)圖過于集中的情況,我認為一加可以在相機界面中加入 2 倍的數(shù)碼變焦按鈕,讓有需求的人可以實時通過取景框獲得等效 50mm 左右的構(gòu)圖。


這組貓咪的樣張拍攝于光線充足的日間,但一加 7 Pro 在準備拍攝與 Galaxy S10+ 一樣帶前景的類似構(gòu)圖時,突然切換成了由主攝數(shù)碼裁切而成的視角,由于期間發(fā)生了明顯的透視變化,因此被察覺。
我猜測這是由于前景的出現(xiàn)突然改變了一加 7 Pro 的測光,使其認為長焦鏡頭并不適合目前的拍攝。而在這組樣張中,一加 7 Pro 也難得的展現(xiàn)出了比 Galaxy S10+ 更突出的觀感。

不過實際放大對比后能看出,由長焦鏡頭直接進行拍攝的 Galaxy S10+ 還是擁有更多的畫面細節(jié)。
夜間拍攝






在夜間光線復雜的環(huán)境下,一加 7 Pro 的色彩風格對比白天有了非常大的轉(zhuǎn)變,整體與 Galaxy S10+ 相似。兩者在高對比場景下均沒有刻意提高暗部,保留了夜間該有的質(zhì)感。但放大對比后可以發(fā)現(xiàn),Galaxy S10+ 的高光溢出相比一加 7 Pro 更為明顯。



在光照均勻的普通夜間場景里,兩者的表現(xiàn)與日間時一致,依舊是 Galaxy S10+ 的觀感更為突出,而一加 7 Pro 則勝在更多的畫面細節(jié)上,但在金魚池的樣張中也能看出一加 7 Pro 有些許的白平衡偏綠。



整體來看,一加 7 Pro 的拍照表現(xiàn)確實稱得上一線水準,三顆鏡頭的畫質(zhì)表現(xiàn)都可圈可點,最為考驗算法的夜間場景也維持了相當高的水準。在樣張的色彩調(diào)校方面,一加 7 Pro 所展現(xiàn)出的風格也與其系統(tǒng)的原生感很像,沒有過多的「味精」在里面,但我依舊認為一加在拍照的觀感上仍有提升空間,「真實」與「好看」這把天平,一加的砝碼還可以再做些細微的調(diào)整。
硬件:規(guī)格怪獸之王
一加的宣傳口號,從來都離不開「速度」、「快」等關(guān)鍵詞。
而一加 7 Pro 上搭載的驍龍 855 移動平臺、最高 12GB 的運存以及最高 256GB 的 UFS3.0 閃存則無疑讓它成為目前市面上最快的手機之一。
在日常的使用中,無論是系統(tǒng)的流暢度,還是大型游戲的加載速度,一加 7 Pro 的表現(xiàn)都能令人放心,在操作的響應(yīng)速度上,也沒有拖 90Hz 屏幕的后腿。
說到日常使用,自然就離不開游戲。我們也拿著這臺一加 7 Pro 玩了兩把《和平精英》。
在畫質(zhì)開至高清 HDR 的情況下,畫面持續(xù)穩(wěn)定,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掉幀以及畫面卡頓的現(xiàn)象,幀率基本能夠維持在 55FPS 左右,最低也沒有出現(xiàn)過低于 50FPS 的情況。

另外,在游戲的過程中我們也特意留意了一下發(fā)熱情況,總體發(fā)熱還是控制得不錯的,長時間游戲可能會有點發(fā)熱,但是感覺并不會太明顯。在室溫環(huán)境下接近一小時的游戲后,我們通過溫槍對手機背部發(fā)熱量最高的攝像頭下方進行測溫,結(jié)果顯示溫度也僅為 43.5 攝氏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和平精英》這款游戲還在前期優(yōu)化中,版本不同發(fā)熱狀況可能也會有所變化。
當然,對于這些性能怪獸來說,跑分依然是直觀顯示性能上限的最佳手段。
我們先后用一加 7 Pro 跑了一下 3DMark、Geekbench 4 以及安兔兔,成績毫無疑問均屬于優(yōu)等之列。

另外,我們也通過 androbech 來測試了一下?lián)Q成 UFS 3.0,對一加 7 PRo 讀寫速度的優(yōu)化到底有多少。而結(jié)果顯示,從 UFS 2.1 升級成 UFS 3.0 后,一加 7 Pro 無論是順序讀寫還是隨機讀的速度都有不了少提升。

在實際體驗中,在 UFS 3.0 的加持下,在手機傳輸、安裝應(yīng)用等方面,一加 7 Pro 明顯比其他產(chǎn)品更快,至于有沒有劉作虎所說的 75% 提升我不清楚,但在安裝接近 2G 的《和平精英》時,我對比了一下,確實縮短了一半時間。

簡單總結(jié),無論你只是日常使用的普通用戶,還是十分關(guān)心跑分的性能黨,對于一加 7 Pro 的性能你都無需有任何顧忌。
在續(xù)航方面,一加 7 Pro 搭載的是一塊 4000mAh 的電池,該電池容量在目前也算是第一梯隊。但是相信用戶還是會擔心這電池能否支撐起 90Hz 屏幕一天的使用。
為此我們在默認 90Hz 刷新率的情況下把手機電量充至 100%,并且進行了一次簡單的 3 小時的續(xù)航測試。當中包括 1 小時在線視頻播放、1 小時的大型網(wǎng)絡(luò)游戲、1 小時的音樂播放+網(wǎng)頁瀏覽。
測試結(jié)果顯示,在進行兩小時 1080P、聲音調(diào)至 50% 且外放的在線視頻播放后,電量耗掉 13%。而再進行 1 小時《和平精英》的游玩后,手機電量進一步耗掉 18%,而 1 小時網(wǎng)頁瀏覽+在線音樂播放后再耗電 6%。
另外,晚上 8 小時的待機也僅消耗了 3% 的電量。

由此可見,將屏幕設(shè)定為默認的 90Hz 刷新率,即便是重度使用,電池支撐一整天基本不成問題。不過在極限低電量的情況下,你依然可以在設(shè)置中選擇成 60Hz 的刷新率,以達到更好的續(xù)航效果。
另外,一加 7 Pro 支持自家 30W Warp 快充。在完全沒電的情況下,一加 7 Pro 5 分鐘充電 12%,15 分鐘充電 35%,30 分鐘充電 61%,一個小時可達 93%,充滿也只需要 76 分鐘。要注意這依然是私有協(xié)議,并非我們常見的 PD 或 QC 快充。
這個成績無論是短時間的應(yīng)急充電,還是零到一百的總用時,都能令人相當滿意了。只不過相對可惜的是,即便已經(jīng)到了 2019 年,各大廠商都已經(jīng)在開始研究無線快充的時候,我們還是沒有看到無線充電功能在一加新旗艦上出現(xiàn)。
至于軟件部分,運行 Android 9.0 版本的氫 OS 依舊保持了速度和流暢度兩個特點,一加在這方面沒掉過鏈子,另外有趣的是還新增加了一個「禪定模式」,意在讓你放下手機感受自然,啟動之后的 20 分鐘內(nèi)只能進行最基本的接電話或緊急呼叫。
另外 Google 最新的 Android Q 也將在發(fā)布會后提供測試版。
品牌力需要產(chǎn)品力帶動
比起說一加為何這次花下大力氣堆料,在五周年之際推出這款真旗艦,其實我更想談?wù)勔粋€對于消費者更實際的問題 —— 面對三星 S10+這樣的頂級產(chǎn)品,有什么選擇一加 7 Pro 的理由。
從摸過一加 7 Pro 又在用三星 S10 系列的幾個同事來看,一方面他們覺得一加 7 Pro「很香」,另一方面又覺得選擇三星是一項更為保險的選擇。

經(jīng)過幾天使用,其實我傾向于兩者在產(chǎn)品力上幾乎已經(jīng)不存在差距,只是在一些功能細節(jié)的取舍上有所不同。
真正的差距體現(xiàn)在品牌力上,盡管這幾年一加的策略一直是「只做旗艦」,但同樣無法否認的是一加以往都是在一定的價格范圍內(nèi)將硬件堆到最好,而在它頭上還遠遠有更多產(chǎn)品,多年對品牌的塑造和消費者的信任,都是現(xiàn)在的一加難以望其項背的。
這才是一加面對這些產(chǎn)品的最大阻礙。
一加 7 Pro 是個好開始,它證明了一加不止會做性價比旗艦,也有能力和野心更進一步。
一加 7 Pro 也有風險,在最高端旗艦的世界,每一個品牌都比它耕耘更深更久,塑造高端并不是僅僅在產(chǎn)品層面,更是品牌價值、文化、地位的競爭。
高處并非不勝寒,歡迎來到最頂級旗艦俱樂部。
本文作者:李晨、雷健恒、張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