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內(nèi)地各省級電視臺標變遷史(8)——陜西、甘肅、青海
陜西電視臺(以新聞資訊頻道為例)
1960年7月1日時稱西安電視臺的陜西電視臺開播,是我國最早開播的電視臺之一?,F(xiàn)行臺標啟用于2012年10月1日,是四個英文縮寫“S”“X”“B”“C”形成虛實對比,金黃色圓圈象征黃土大地,寓意陜西廣播電視臺立足陜西、面向全國,充滿活力。
90年代初期,陜西臺啟用字幕臺標“陜西電視臺—1”

1994年,陜西臺啟用三原色單Q臺標。

1997年,三原色Q(紅色,代表陜北)Q(綠色,代表關(guān)中)Q(藍色,代表陜南)+1啟用,有【三秦】的意思。

2002年,換成了閃電臺標+1,下附SXTVS(陜西臺的英文縮寫,加S是為防止與山西臺混淆)的臺標,S標是陜西拼音首字母,寓意陜西黃土文化走向世界。(還是一個動態(tài)臺標,一直用了十年)(衛(wèi)視頻道直接在閃電標旁邊標注豎排“陜西”)

2011年,陜西廣播電視臺成立,陜西臺地面頻道由1到7下附改為SXBC(陜西廣播電視臺的簡稱)(后改為旁加頻道名),衛(wèi)視頻道不變。


2012年10月1號改版后啟用橙色臺標,白色S標在球體左上角,旁邊寫著SXBC(衛(wèi)視頻道直接寫陜西衛(wèi)視),下寫新聞資訊四個字樣。沿用至今。(這也是一個動態(tài)臺標)


甘肅電視臺(以甘肅衛(wèi)視為例)
甘肅電視臺1970年10月3日開播。1998年11月16日甘肅電視臺第三套節(jié)目開始試上星,于同年12月18日正式上星播出。臺標圖案由“甘肅”二字的漢語拼音首字“GS”組合變形而成。以晶瑩剔透的琥珀為識別材質(zhì),鑲嵌其中的“S”表現(xiàn)出九曲黃河的柔美和古絲綢之路的璀璨,S型的開口延伸,代表開放、進取。
上星之前,甘肅臺臺標帶有“甘肅電視臺”字樣。后來改為無字臺標。




(以上四張是今天甘肅文化影視頻道的)
1998年11月16日,甘肅電視臺第三套節(jié)目上星播出,臺標上附上了“甘肅衛(wèi)視”四個字樣。


2000年改為無字臺標

2001年7月9號起,下面的字改為【甘肅】

2004年7月29日,臺標亮化,甘肅二字改成了綜藝體。


2011年元旦,臺標調(diào)整為綠色圓球臺標,起初是無字臺標,2012年8月臺標微調(diào),增加【甘肅衛(wèi)視】四個字



2014年7月21號臺標顏色變成了琥珀金,字體也有了變化,這樣的臺標一直用到今天



青海電視臺
青海電視臺開播于1970年7月1日,1997年1月1日,青海電視臺第一套節(jié)目上星播出,呼號“青海衛(wèi)視” 。臺標“Q”含義為三江之水(老臺標也有著三江源的意義);青海是三江的源頭,為了保護水源的純凈,青海人民做出了不少貢獻,臺標寓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珍惜每一滴水,愛護每一棵樹,關(guān)懷每一座山,善待每一個生命。
青海臺上星前使用的臺標是紅綠藍三個豎三角排列組合成的圖案,象征著唐古拉山(紅色)、祁連山(綠色)和昆侖山(藍色)


1997年青海臺一套上星后使用老臺標,開播之初是無字標。

2001年左右,臺標下方是黃色的【QHTV-1】字樣,后來改成了“青海衛(wèi)視”四個字樣



2004年,青海衛(wèi)視再次改為無字標

2006年,臺標下方增加【青海衛(wèi)視】四個白色黑體字。

2007年,臺標下方再次標注白色【青海衛(wèi)視】字樣,(有一段時間臺標為無字立體化臺標,后來于2008年10月恢復(fù))


2010年5月26號青海衛(wèi)視在改版晚會上正式將臺標換成了現(xiàn)行臺標(臺標是周迅在晚會現(xiàn)場啟動的),經(jīng)微調(diào)后沿用至今。



下期預(yù)告(最終回預(yù)告):內(nèi)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