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正式停產(chǎn)747系列 半個世紀的傳奇落幕 四發(fā)客機時代宣告結束
12月6日,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持續(xù)生產(chǎn),最后一架波音747“巨型噴氣機(Jumbo Jet)”下線。

這是第1574架波音747,從波音公司位于華盛頓州埃弗雷特的工廠總裝完畢。隨后,該機將由波音公司的飛行員完成試飛,將在明年初進行噴漆,并交付給阿特拉斯航空公司承擔貨運任務。
這款標志性的遠程寬體客機為世界帶來了全新的空中旅行,隨著“天空之王”生產(chǎn)線的關閉,四發(fā)客機的時代也宣告結束,波音和空客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面過渡到雙發(fā)寬體客機時代。
本文為美國“The Drive”網(wǎng)站“戰(zhàn)爭地帶(War Zone)”專欄文章,作者Thomas Newdick,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分享。

波音747、波音767計劃副總裁兼總經(jīng)理金·史密斯(Kim Smith)在接受CNBC新聞頻道采訪時,說:“顯然,這是一個非常超現(xiàn)實的時代,這是50多年來第一次,我們的總裝廠房內(nèi)沒有747?!?br>
波音747計劃于上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當時被波音公司內(nèi)部稱為“不可思議(the Incredibles)”。設計團隊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就研制成功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民用飛機。

由于敗給洛克希德C-5“銀河(Galaxy)”,未能贏得美國空軍“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C-X)”合同,波音公司將注意力轉向了民用市場。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波音公司預測未來乘坐客機的旅客數(shù)量會大幅增加,機場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同時還要考慮降低機票成本的需要,總部位于西雅圖的波音公司開始圍繞C-X計劃研發(fā)的高涵道比渦扇發(fā)動機,設計了波音747寬體遠程客機。

雖然波音747在現(xiàn)在的天空中,已經(jīng)成為最熟悉的客機之一,但很難想象它在1968年9月首次公開亮相時,引起了多么巨大的反響。

想要制造這款巨型噴氣客機,就需要在埃弗里特新建一座巨大的總裝廠房。這座廠房體積達到566萬立方米,至今還在使用。波音公司聲稱這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建筑,似乎沒有什么不同意見。

747早期型號最初長度為68.58米,垂尾有六層樓那么高,總重量約333.4噸。機翼面積比一個籃球場還大,寬敞的機身可以容納大量空氣,讓乘客在飛行過程中感覺更加舒適。根據(jù)不同的配置,一架波音747可以搭載374~490名乘客,此外還有機組人員。同時,該機還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包括先進的導航系統(tǒng)。

當然,747最具影響力的是它擁有上層甲板,這是量產(chǎn)型噴氣式客機的首創(chuàng),并導致其擁有獨特的駝峰外觀。通過一段樓梯進入頂層,那里是為少數(shù)乘客提供的專屬空間(頭等艙),確保在頂層頭等艙有一個座位,很快成為那些富豪乘客追逐的目標。

隨著波音747的投入使用,波音公司又相繼推出了更先進的型號。其中,1988年推出的747-400,在翼展達到64.4米的機翼兩端增加了1.8米高的翼梢小翼。747-400體現(xiàn)了這款巨型客機的多用途能力,可以作為客機、貨機,以及客貨混運機型(臭名昭著的74E,在航空公司座位控制系統(tǒng)中,用三個數(shù)字或字母代表機型,74E為客貨混運型,乘客體驗非常糟糕)。2000年,波音公司又推出了747-400ER增程型,航程從747-400基本型的7260海里(13446千米)增加到7670海里(14205千米)。

最后的量產(chǎn)型號是2005年推出的747-8,客運配置的747-8“洲際(Intercontinental)”和747-8貨機都采用了787“夢想(Dreamliner)”的先進技術,包括通用電氣GEnx-2B發(fā)動機和傾斜翼尖。這架全新的巨型飛機適合21世紀的要求,具有更低的噪音、更少的碳排放、更輕的重量、更少的油耗、更容易維護。

同樣,波音公司也推出了不太成功的747SP,這是一款1975年首飛的短機身型號。大幅縮短的機身保留了上層甲板,僅生產(chǎn)了45架。不過,747SP的獨特之處讓它至今仍是豪華VIP專輯的理想型號,并且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紅外天文平流層觀測站(SOFIA),這就是某種意義上的飛行望遠鏡。

波音747不僅成為全球航空公司高密度長途航線的選擇,還在政府和軍事用途中占有一席之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改裝了兩架747-100,用來運送航天飛機。并可以在機身頂部馱運軌道飛行器,對其氣動性能進行測試。

也許更廣為人知的是兩架747-200B,1990年它們改裝為VC-25A“空軍一號”,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專機,取代了老舊的VC-137。同時,這兩架“空軍一號”也是世界上飛行成本最高的飛機——每小時的飛行成本超過20萬美元。

另一個不成功的機型是美國空軍YAL-1“機載激光(ABL)”計劃,該機由一架747-400貨機改裝而來,機頭安裝了可旋轉的激光武器,旨在摧毀處于上升階段的彈道導彈。盡管在2010年的一次試驗中,YAL-1成功摧毀了南加州海岸發(fā)射的一枚彈道導彈,ABL計劃還是在次年終止。

波音747還有一種特殊的改進型號——“夢想運輸者(Dreamlifter)”,這是經(jīng)過高度改裝的747-400全貨機,用于運送生產(chǎn)波音787“夢想”客機的大型復合材料。

747本已巨大的機身尺寸進一步增大,機身后部增加鉸鏈結構,貨物裝卸都通過向左側打開的尾部進行。

然而隨著波音777和波音787“夢想”的推出,航空公司的運營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長期以來,747一直秉承“最大就是最好”的口號,但到了21世紀初,航空公司開始尋求燃油效率和整體經(jīng)濟性,而不是簡單地運送最多的乘客前往最遠的地點。而且,這樣的巨型客機讓它只能在較大的樞紐機場起降。

747這樣大型噴氣式客機旨在通過樞紐機場運送乘客,但現(xiàn)在的乘客通常會尋求更便捷的直達航班。因為有了這樣的變化,航空公司不再喜歡波音747和空客A380等大型四發(fā)噴氣式客機,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航空公司開始大量裝備雙發(fā)寬體客機。

不過,在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波音747仍將在世界各地可以見到,不過數(shù)量會逐步減少,并且會逐步轉手到一些不知名的航空公司手中。雖然剛剛生產(chǎn)的747仍有數(shù)千飛行小時的壽命,但是澳大利亞航空公司、英國航空公司等已經(jīng)不再擁有這種飛機,而聯(lián)合航空公司和達美航空公司在COVID-19疫情沖擊之前,就放棄了最后的747客機。

至于美國空軍現(xiàn)在還根據(jù)“總統(tǒng)專機資產(chǎn)重組(PAR)”計劃,等待接收兩架747客機,它們就是新的VC-25B“空軍一號”。該計劃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嚴重延誤和成本超支,而按照VC-25B標準進行改裝的飛機也不是新建的,而是從一家已經(jīng)解散的俄羅斯航空公司擁有的兩架747-8遠程客機改裝而來。

除了新的“空軍一號”之外,美國空軍很可能還要在747基礎上建立新的空中指揮機,用于取代已經(jīng)老化的四架E-4B“守夜者(Nightwatch)”。“守夜者”采用747-200B機身改裝而來,它們被稱為“國家空中作戰(zhàn)中心(NAOC)”。雖然新的空中指揮機計劃是高度保密的,但我們知道美軍尋求與E-4B外形和布局相當?shù)乃陌l(fā)飛機,這似乎已經(jīng)排除了747之外的任何機型。

隨著波音公司正式停產(chǎn)747,未來所有的相關型號都不得不從現(xiàn)在的二手機型改裝而來??紤]到這方面的因素,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747仍然會翱翔在天空上。
譯者按:
作為曾經(jīng)的航空從業(yè)人員,對波音747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在機場上,特殊的駝峰總讓它具有極高的辨識度?,F(xiàn)在747全貨機越來越多,大多都是由二手客機改裝而來,這些全貨機不會靠近航站樓,因此大家能見到它的機會少了很多。人貨分開最好,千萬別再搞什么74E那樣人貨混裝的鬼畜機型,交警看見都要罰錢的。74E導致激動的客人打電話投訴,實在讓人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