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今日“亂港分子”,讓我想起在內地農村義診26年的香港老人

2019-08-22 15:45 作者:中國日報  | 我要投稿

今日香港之局,太多報道讓人寒心。

國旗被亂港分子扯下扔進海里,內地記者被圍堵、被捆綁毆打;港警被咬斷手指,眼睛被激光筆照傷,妻兒受到恐嚇威脅……

更有“亂港頭目”,與境外勢力相互勾結,煽動民眾,為一己私利甘愿充當外國勢力反中亂港的政治工具。

但我們也看到,數(shù)十萬群眾雨中自發(fā)集會“撐警”;集資買下港媒版面,為和平,為港警高呼;扯下的五星紅旗被再次升起,香港民眾自發(fā)組成“護旗隊”守護國旗……

那些暴徒能代表全體港人嗎?當然不能。

今日香港之亂局,讓筆者想到去年在陜西農村照面的一位香港老人。

這位老人77歲,是一位香港名醫(yī)。1993年,他牽頭帶著香港醫(yī)務工作者來到內地偏遠地區(qū),利用自己的外科醫(yī)學所長為以殘疾為主的貧困病人提供義務的醫(yī)療和康復服務。

2018年6月,梁秉中在陜西富平農村進行義診

26年來,他們以“關懷行動”為名,在內地建立十余個工作站,診治了2.5萬名偏遠地區(qū)的患者,完成了4500臺手術。

他們已經(jīng)義務診治600多名孤兒,改善這些孩子的健康狀況。

香港“公立醫(yī)院最老醫(yī)生”梁秉中

梁秉中的父親是一名中醫(yī),但他似乎與生俱來就有西醫(yī)的“動刀天分”,解剖動植物時,速度和準確度都比其他同學強。

后來,梁秉中考入香港大學醫(yī)學院學習,那是香港當時唯一的醫(yī)學院。

香港大學醫(yī)學院二年級,4排左3為梁秉中

他一直是醫(yī)學生中的佼佼者。

畢業(yè)從醫(yī)后,他被公派去英國學醫(yī),曾是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唯一的“土產(chǎn)教授”、是香港第一個完成接指手術的醫(yī)生。

  •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manufacturing in Hong Kong began to develop. As a result, more cases of severed fingers were seen in the region's hospitals. Leung Ping-chung was the first doctor in Hong Kong to successfully carry out a toe-to-hand transplant.

  •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香港輕工業(yè)發(fā)達,大型機器的使用造成了不少斷指的病例。梁秉中是香港第一個做接指手術(即將腳趾移植到手指)的醫(yī)生。

被稱為“公立醫(yī)院最老醫(yī)生”的梁秉中

1993年,梁秉中在香港一家醫(yī)院擔任院長,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的教授。那年他52歲,正是醫(yī)生的黃金年齡。

這一年,他來到內地,開始給偏遠地區(qū)病人進行治療和手術。

去年77歲時,他依然在崗位上教學生、做研究、看病人,香港媒體稱他為“公立醫(yī)院最老醫(yī)生”。

早年來內地,遇見“赤腳醫(yī)生

梁秉中是二代香港人,祖籍是廣東順德。但真正了解內地,要從他1972年被公派到英國學習時說起:

  • In 1972, the Chinese embassy in the UK organized a tour around China for a group of Chinese studying medicine overseas, including Leung. "At the time, we were all really concerned about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so we?signed up without hesitation," he said.

  • 1972年梁秉中在英國學習時,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組織留學生回國走訪。“那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國家發(fā)展,所以很快報了名。”梁秉中說。

他們一起坐火車到過不少城市、鄉(xiāng)村,走訪了很多學校、工廠。

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農村遇到了一名“赤腳醫(yī)生”(barefoot doctors)從醫(yī)的梁秉中自然和他攀談起來:

  • I still remember meeting a "barefoot doctor" in a rural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who had previously been to medical school. I was impressed to learn how rural health workers like him used the limited resources they had to wholeheartedly serve their patients in the countryside.

  • 我還記得當時在西北地區(qū)農村,遇到了一位“赤腳醫(yī)生”,他之前讀過醫(yī)科學校。我那時候了解到他們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來全心服務山區(qū)人民的,讓我印象很深。

后來,香港和內地間的醫(yī)學交流越來越多。梁秉中也因此認識不少內地醫(yī)生,給之后的“關懷行動”打下基礎。

梁秉中在云南大學與當?shù)蒯t(yī)生合影

1993年,美國針對唇腭裂兒童的慈善團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來到杭州,并向梁秉中進行咨詢,他也因此得以近距離觀察“微笑行動”的運作。

雖然之后梁秉中經(jīng)常說“關懷行動”是受到“微笑行動”的啟發(fā),但他也毫不諱言,“微笑行動”的“空降式”救助差強人意:

  • To perform an operation, personnel from Operation Smile replace all the medical staff at a local hospital. When they leave, everything returns to normal and no one is in charge of patient rehabilitation. Leung likens it to being "parachuted in".

  • 微笑行動會替換當?shù)蒯t(yī)院的全員,醫(yī)務人員走后,一切又恢復原狀,漫長的康復工作便無人擔負。梁秉中稱之為“空降式”救助。

回去之后,他和香港同事說:

  • 假如你們愿意支持,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幫助提升國家醫(yī)療事業(yè),特別是康復事業(yè)。我們要走培訓的道路,我們要去了之后不走。

這一提議得到了很多醫(yī)護人員的響應,于是,關懷行動開始了。

“推著我們往前走的,

是香港的普通人”

1993年的一天,梁秉中帶著外科醫(yī)生、物理治療師、康復用具技師等一行9人出發(fā)了。他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四川省的大邑縣。

由于之前醫(yī)院打出“香港專家免費看診”的廣告,周邊遠遠近近很多人慕名而來,當?shù)蒯t(yī)院中擠滿了病人。

1993年,“關懷行動”初到四川,醫(yī)院里擠滿病人

到達的當天下午,舟車勞頓的梁秉中一行人還沒來得及休息,就投入工作,診斷了100余位患者。

簡陋的醫(yī)院里,只要是能打開的手術室,全都打開了,手術經(jīng)常做到凌晨3、4點。

  • "We saw 500 or 600 patients during the 10 days we were at the hospital. All the operating rooms were in use and the visiting doctors performed operations on all those who needed them before we left," said Leung, adding that they often worked until 3 am or later.

  • 梁秉中說:“那時我們一共接待了五六百位病人,簡陋的醫(yī)院里能開的手術室全部都打開了,過來看病的患者,凡是需要做手術的,我們都做完才走?!笔斓臅r間內,他們做手術常常做到凌晨3、4點。

休息時間,梁秉中一行人就是這樣坐在小板凳上,穿著拖鞋,簡單地對付一口就又投入救治。

梁秉中與同行醫(yī)務人員在工作間隙的休息就餐

但讓梁秉中感到心痛的是,有些患者來得太遲了。一些身體的畸變已經(jīng)變成了永久的缺陷,他在書中寫道:“這些遠方來客用心良苦卻愛莫能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們邊治療,邊盡可能地教當?shù)蒯t(y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這樣一來,當?shù)蒯t(yī)生們便可以擔負起患者漫長的康復過程。

梁秉中后來在文章里寫到了他們第一次嘗試培訓內地醫(yī)生的情況:

  • We tried to educate the local doctors while we worked, so that they could take over from us once we had left. We looked in local factories for suitable materials to make medical devices, because although we had brought some with us, the local doctors would need more in future.

  • 我們嘗試邊工作邊教學,使他們有機會把工作繼續(xù)下去。我們要在當?shù)氐乃芰蠌S、木廠、鐵廠物色合適的材料,以應付將來的需要。雖然我們這次帶了足夠的物料,但之后繼續(xù)工作,非要本地材料和技術不可,否則仍要等待下一批的專家。

“關懷行動”是香港首個自發(fā)到內地進行慈善活動的醫(yī)生團體。自然引起了香港媒體的關注。當時和梁秉中他們同去的,還有香港媒體的記者。

三個年輕的香港記者深受感動,他們把這十天的經(jīng)歷做成了兩小時的節(jié)目,在電視上播放。

令人意外的是,節(jié)目一播出之后,梁秉中收到了300張支票。

“那都是收看節(jié)目的香港普通人寄來的支票。最低的20港幣,最多的10萬港幣。梁秉中知道,這件事非要繼續(xù)做下去不可。他說:

  • 我感覺,是群眾在推著我們往前走。

汶川地震,梁秉中接到朋友電話:

“你們去,錢我們來出。

2008年,汶川地震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震后,梁秉中接到了香港朋友的電話:

  • “你們去,錢我們來出?!?/strong>

為不負囑托,梁秉中帶著他的醫(yī)護小組又來到受災的大邑縣和崇州縣,幫助當?shù)蒯t(yī)院治療病患,還將關懷行動的資金投入災后重建。

2008年汶川地震后,“關懷行動”到四川崇州當?shù)蒯t(yī)院進行服務

崇州縣城中心的一個幼兒園因為地震倒塌,梁秉中聯(lián)系了香港大學工程系的朋友,幫助小學進行義務處理重建中的工程問題。他們把環(huán)保和現(xiàn)代教育的概念都融入到這座新的建筑中去,新建的幼兒園在當?shù)貍鳛橐欢渭言挕?/p>

2013年的雅安地震也一樣。

在雅安,他們幫助救治了800名災民,其中200名傷勢較重的,他們請當?shù)蒯t(yī)院進行配合,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跟蹤,確保他們獲得良好的康復。

到1999年,“關懷行動”已經(jīng)在陜西、云南、青海等11個省及自治區(qū)的偏遠地區(qū)建立了工作站,幫助當?shù)卮迕襁M行治療、康復,培訓當?shù)氐尼t(yī)生。

即便如此規(guī)模,直到今日,關懷行動只請了一位辦事人員,在香港的一間小小的辦公室里,負責關懷行動所有的協(xié)調工作。

梁秉中說,他們沒有大型的籌款機器,在香港每月卻也有固定的捐款人,支持著他們的工作。

加入到關懷行動的香港醫(yī)護工作者也越來越多,截至去年6月,參與過相關行動的醫(yī)護義工已有500多人,這些醫(yī)生護士利用休假時間出差,沒有分毫報酬。

梁秉中有一個愿望,那就是能夠把在農村做的各種疾病的康復經(jīng)驗寫成書,保留下來,指導當?shù)氐霓r民和醫(yī)生。

  • 希望能把20幾年的經(jīng)驗、能力、資金,用幾年的時間交給他們,讓他們來干。

  • 如果成功了,那是當?shù)厝说墓?,不是我們的功勞?/strong>

在今日的香港亂局中,我們痛恨暴徒的行徑,但我們也應知道,像梁秉中這樣愛港愛國人士還有很多。

暴徒無法割斷香港與祖國的情感紐帶,我們也盼望,這顆東方之珠能早日回復往日的繁榮與安寧。



來源:中國日報雙語新聞(ID:Chinadaily_Mobile)

記者:李雪晴 李磊?火炎

編輯:李雪晴

合作部門: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運營實習生:徐瀟銳

今日“亂港分子”,讓我想起在內地農村義診26年的香港老人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鲜城| 弥渡县| 乐平市| 凤山县| 当阳市| 泊头市| 辽阳市| 休宁县| 禄丰县| 石狮市| 庆城县| 清河县| 北川| 亳州市| 汽车| 永宁县| 汾西县| 三原县| 彩票| 绥江县| 榆社县| 西贡区| 阿鲁科尔沁旗| 潜江市| 毕节市| 托克逊县| 襄汾县| 尉氏县| 弋阳县| 海阳市| 和田县| 武清区| 陆川县| 秭归县| 永仁县| 宜兰市| 剑川县| 琼结县| 和平县| 黄山市|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