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資產階級——明星

文/菠蘿吹雪
一副面具
八月初,某位吳姓明星因為迷奸未成年人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人們都在驚嘆于,表面光鮮亮麗的明星看不出來有任何問題,但是他的生活卻如此的不檢點,為什么與其表面的形象完全不同?
其實,你所能看見的那一部分,真人秀、影視作品、廣告,這些稱為“工作”,而他們私底下另一個模樣,這些稱為“生活”,所見的是“明星”這個形象的真實形象,但卻不一定是明星扮演者的真實形象。
某些人對于明星的狂熱崇拜就是因為其無法把“明星”這個形象與它的扮演者分開,比如過去蘇聯(lián)有關部門試圖將演員與其扮演角色分離開來,但是失敗了,不少的人依然通過明星在表層的角色,依然誤以為明星這個形象與其扮演者無異?,F今某些狂熱的粉絲同理,即使明知他的偶像道德敗壞違法亂紀,了解扮演者到底是多么糟糕,卻依然因為這個“明星”形象而保持著狂熱的崇拜。在下面我還會繼續(xù)說明。
現在的明星除了要演戲唱歌跳舞等等的勞動成果,明星的扮演者與背后的資本還在一起打造一個名為“明星”的物化對象。
所以說“明星”本質是什么?只是一個傀儡,扮演者與明星這個工作與他自己的生活高度隔絕開來,以免破壞“明星”的完美形象,也避免自己的名譽掃地。
例如在去年全網討伐的明星肖戰(zhàn),不可否認的是他曾經扮演了許多受歡迎的角色,例如在《陳情令》中扮演魏無羨他也因此出名,然而呢?我們剝開他扮演的這個角色,有人說,肖戰(zhàn)曾經在網絡上發(fā)表了為數不少的物化、歧視女性的微博,雖然現已無從考證,但是如果這些是真的我們不難看出雖然明星的表面是完美無缺的,但是只要剝開他虛偽的外衣,那個披著外衣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形象,而扮演者的生活就像這樣被曝光后,則會迎來人民群眾的口誅筆伐,哈哈,也就真的名譽掃地,難免被人恥笑。
“明星”是具有異化本質的,令“明星”的扮演者時刻保持警惕,上面已經說過了,一切在公眾視野內的,都是“工作”,然后將“工作”與“生活”徹底分開,若其“生活”上出現問題被媒體或各種渠道曝光,“工作”就會將扮演者的“生活”完全覆蓋掉,也就是說明星的扮演者也會遭到異化,并且也會感受到異化的痛苦。
劃分
首先讓我說明下,老一輩的人民藝術家和臨時演員、群眾演員,這些很好區(qū)分,都是無產階級,我相信這點我們可以達成共識。直接擁有自己公司且對外雇工的,或者在其他公司擁有股份的,這些可以直接確定是資產階級。
特殊的地方
明星在現代早已不是一個職業(yè)、一個形象那么簡單,它還可以作為一個獲取生產資料的手段與方法。其扮演者也可以通過這個身份來獲取生產資料,再開一段,在下面我將會繼續(xù)說明。
“明星”是產品與獲取生產資料的手段
作為文化結構單一、文化資源匱乏、文化創(chuàng)作教條化的副產品,“明星”只不過是資本包裝起來的一個形象,一個被生產出來的產品。以養(yǎng)成節(jié)目出身,在《奔跑吧》當過MC的蔡徐坤為例,他的練習時長只有兩年半(那個梗是真的),所以,明星只是一個產品。
筆者在上文已經提到,雖然明星遭受了無數異化,但是“明星”這個形象無法脫離其扮演者單獨存在,也就是說,扮演者通過控制“明星”形象,保持著對明星產業(yè)生產資料的占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扮演者通過他所控制的生產資料,來保證對后續(xù)的勞動結果的占有。眾所周知,明星已經成為了一條產業(yè)鏈,無數的勞動者在這條產業(yè)鏈上(如群演等等)。所以明星靠著他所占有的生產資料,無恥的占有這條產業(yè)鏈上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剝削勞動者,從被演藝公司剝削的藝人,上升成為資產階級?;蛘哂行┟餍侵苯觿?chuàng)辦自己的公司,對外雇工,真真正正的成為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資產階級。例如,因為明星具有非常強的廣告效應和名人效應,在這個時代里,明星能激發(fā)人們的消費欲望,甚至提高人的生產效率,引人注目和擴大影響,某些明星可以依靠“明星”的廣告效應來涉及其他行業(yè),例如陳赫和鄭愷名下都有火鍋店,韓國綜藝節(jié)目《Running Man》的主持人HAHA擁有自己的烤肉店(不過u1s1,《Running Man》確實要比《奔跑吧》好看(??ω??)??),他們都依靠自己的“明星”身份成為了真正的資產階級。
因此,“明星”還是一個可以被生產出來的獲取生產資料的途徑。
明星富有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什么“哥哥/姐姐的努力”或者是“粉絲的支持”,而是通過剝削文化產業(yè)鏈上其他的勞動者。大家可以看到現在反對流量明星已經不僅僅是打倒其中的某個,而是希望對整個娛樂圈進行整治,整治娛樂圈風氣。對于我們來說,反對娛樂圈不良風氣不應該僅僅是清除道德敗壞的藝人,而是應當在文化創(chuàng)作上自由發(fā)揮、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多元、走向群眾、依靠群眾、走向現實。同時尋求真正的變革,遠離這些快餐奶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