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食草動物只吃草?也吃骨頭
? ??食草動物的盲腸和闌尾很粗很長,它有制造蛋白質的功能。因此牛吃的是草,而擠出來的是奶。不過,食草動物的癌癥是很多的。比如,馬的癌癥發(fā)病率是千分之一,而且越是老馬越容易得癌癥。馬最容易得的癌癥是鼻腔癌和黑色素瘤。又如,在某些地區(qū),?;及籽∈呛芷毡榈?。? ? 再如,羊容易得肝癌和淋巴肉瘤。 ?不過,食草動物也喜歡吃肉食。比如,戰(zhàn)馬要吃雞蛋拌的草料,否則戰(zhàn)馬就跑不動。又如,母羊生了小羊羔,要喝點兒牛奶,否則母羊就要吃掉一只羊羔。再如,母兔生了兔崽子,要吃點肉末,否則母兔就要吃掉一只兔崽子。而且食草動物餓急了,也會吃掉一些小動物。所以不能認為食草動物,是絕對不吃肉的。
? ?很多肉食動物無法嚼碎植物堅韌的纖維,特別是貓科,好象其臼齒特化為裂齒,特別適合撕扯,但已經沒多少研磨功能了。而現代吃植物莖葉的動物,牙齒基本都有強大的研磨功能,比如牛羊的磨齒。當然歷史上牙齒沒有強大研磨功能但還吃素的動物也有,最典型的就是一些蜥腳類植食性恐龍,它是把枝葉直接吞下,然后再吞下一些石頭,通過胃部蠕動帶動石頭來磨碎植物,它事實上是用石頭代替了臼齒的功能,然后再通過微生物發(fā)酵植物釋放營養(yǎng)它才能吸收,這種消化方式相當原始,現在還有什么動物主要用這方式消化食物嗎?
? ?犬科和熊科好象其臼齒沒有過分特化,還有相當的研磨功能,所以狗和熊能吃素。
例如:
? ?路透社曾報道過印度的一頭牛,在一個月之內吃掉了48只小雞。鹿會吃掉受傷后無法飛走的小鳥,還被人拍到食用野兔的尸體。
? ?家兔吃肉對養(yǎng)過兔子的人來說并不新鮮。
? ?加拿大的白靴兔也被發(fā)現吃鳥,甚至其他兔子和猞猁的尸體。
? ?松鼠也會吃肉,不管是死掉的老鼠、還是一只鳥,它們都不介意。等,
? ?我們所知道的食草動物,幾乎沒有一種是單純的素食主義者。
? ?河馬一夜能吃掉40公斤草,但是偶爾也會吃黑斑羚、幼年非洲象,甚至同類的尸體。

? ?河馬通常被認為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我們偶爾也看到它吃肉。有關河馬到底是純食草動物還是雜食動物,曾在網上引起激烈爭論。
河馬食肉怎么樣
河馬主要以岸上的青草為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木本植物。它們缺乏捕獵的主觀動機,人們偶爾發(fā)現河馬的“捕食行為”,如攻擊小河馬,襲擊過河的角馬、羚羊甚至人類,這些其實都應該歸因于領域行為。
水體是河馬生存所必需的,為保證自己在水體中占有一席之地,河馬的侵略性相當強,而雄河馬尤甚。特別是在旱季,當眾多河馬擠在一個水坑里時,它們的攻擊性更強。很多幼年或亞成年河馬在種內沖突中受傷甚至死亡。當其他動物下水,也容易遭到守護領地的河馬誤傷。

河馬攻擊過河的黑斑羚
? ?河馬確實會吃肉,每當有倒霉的角馬或羚羊被一只河馬殺死,一群河馬都會一擁而上,分而食之。但它們更多的還是扮演清道夫的角色,它們獲取的獸尸有鱷魚和陸地食肉動物捕獲的,也有自然死亡的,這其中當然包括病死的。
? ?河馬吃過的肉食,見于文獻報道的有同類、黑斑羚、巨羚、幼象、捻角羚、水牛、角馬和斑馬等。在動物園里,河馬曾殺死過倭河馬、馬來貘、小袋鼠以及火烈鳥等多種鳥類。河馬的食肉行為不限于個別地理居群和個體,是整個物種固有的低頻行為,在東非、南非多地均有發(fā)現。而西非沒有發(fā)現并非因為那里的河馬不吃肉,而是因為當地科考研究不充分,曝光率低。正因為此,有研究人員稱河馬是兼性食肉動物。

(圖解:河馬食肉目擊記錄分布)
? ?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如何去定義。素食動物開葷也并非只有河馬一家,羚羊、鹿和牛都有被觀察到吃肉食,包括腐肉、鳥蛋、幼鳥、小型獸類和魚類。而且,有蹄動物母獸在產后都會立即吃掉胎盤,以補充營養(yǎng)。
如果將河馬定義為雜食動物,對牛羊該如何去定義呢?不過,河馬的食肉性和攻擊性確實都比牛羊這些典型的食草動物要強一些。
? ?河馬作為一只食草動物,人們一直以為它很好欺負,但動物界并不是這么想的。就像鱷魚不敢輕易動河馬一樣,心里跟明鏡似的,根本打不過。最好也是不要招惹的好。

? ?河馬就像小孩子一樣,如果別人打擾它睡覺,或者是阻攔它前進,它一定會發(fā)脾氣的。而且它也不是大吵大鬧的那種,它是屬于要人命的那種沒有一點點防備,就突如其來的發(fā)生了。
? ?根據科學家指出,河馬其實不是草食動物,它們在極端的情況下也是一個肉食動物,例如在旱災時期,河馬是可以從鱷魚口中奪走食物。
? ?同時,根據研究報告指出,在非洲的尼羅河鱷魚是當地區(qū)域最兇惡的動物之一。
? ?這種例子很多,比如長頸鹿也會啃著一塊骨頭來補充自身鈣質,跟自身有關,你學廢了嗎?
? ?關注一波,每天學到一個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