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七次脫單的可能
我曾有七次脫單的可能
就我所現(xiàn)有的有限的樣本范圍,也通過對周圍同學或同事的觀察,再反觀和對照自己的戀愛經(jīng)歷和相親史,發(fā)現(xiàn),曾有至少七次脫單的可能擺在我的面前,很多我都沒有珍惜,如今想起來有些后悔莫及。
第一次是高三畢業(yè)前。雖然說早戀在當時是帶電的高壓線,但和同學、同桌的相處中,總有那一兩個會讓心中會升起歡喜的人,或是籃球場上的身姿或是會幾種方法解一道數(shù)學題亦或是渾身的少年感,而那些都是情竇初開的花季雨季里最美麗的故事。周圍有三四個同學都是和初高中同學結(jié)婚,那種彼此熟悉、經(jīng)歷青春年少、從校服到婚紗的愛情真的讓人很羨慕??上В腋5氖撬麄?,我什么也沒有。
第二次是大一上架學妹期。剛升入大學時一切都是新鮮的,這時候的學長作為過來人,傳授經(jīng)驗講方法,成了我們心目中蠻崇拜的偶像,雖然有防火防盜防學長的段子,但對大一的學妹來講,有學長照顧是一件好事情。相比高中時談戀愛的禁忌,大學里談戀愛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大一參加不少社團,通過社團活動也會認識很多新的朋友和伙伴。剛上架的學妹要么是和同級生在一起了,要么和學長在一起了,雖然不排除有的是不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戀愛,但還是有不少青春故事最后有了不錯的結(jié)局。
第三次是大二大三想談戀愛期。想談戀愛,多半是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比如寢室六個人里五個人都戀愛了,就你沒對象時,看著別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難免會有點小向往。而且在經(jīng)歷了大一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和過渡期后,在成為老油條的學長學姐后,在對掛科免疫后、對考試打小抄方法熟稔后,畢業(yè)看似還遙遙無期時,除了學業(yè)外,戀愛大過了天。雖然此時談戀愛相對大一時不再青澀和純粹,但確實也成為了青春里的一段往事。
第四次是研一入學時。在新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認識新的同學,擁有新的故事。只是相對大一時因為被高中壓抑的情感爆發(fā)不同,研究生時期的戀愛更多了認真的考慮,畢竟那四年里我們都長大了,從18、19歲到23、24歲,我們不同程度上也經(jīng)歷了一些故事,知道天真做少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愿再把深情錯付成傷。這個時期對于愛情的考量,多了對年齡的考量和未來前程的思考。
第五次是參加工作后鮮肉期。剛參加工作的小鮮肉一到單位就會被單位里的阿姨大姐四處張羅著給介紹對象,剛工作時多少還會保持學生的心態(tài),也沒有在相親市場上混跡太久挑花眼。這個時候脫單的效率和大一時差不多一樣快,周圍不少人都是和剛工作沒多久(小于等于兩年)時認識的相親對象談了戀愛結(jié)了婚,也有同一批進來的在培訓中看對眼自由戀愛的。這時是工作后感情最為純粹的一段時期,一方面保持了學生時代最后的純情,另一方面也有了社會人的踏實和責任,同時剛工作時有大批大量的未婚未育的同齡人,也擁有足夠的相親對象可供選擇。
第六次是25歲左右黃金擇偶期。雖然這個時候相親對象不如剛參加工作時的范圍廣,但科學家有研究證明25歲時人類的大腦發(fā)育完成誠不欺我,通過一兩年的相親或者失敗的戀愛,對于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對象、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自己的脾氣和棱角也被生活和工作打磨的圓潤起來,對于愛情和婚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整個人是一種輕熟的狀態(tài),而在小城市27、28結(jié)婚,30歲前生孩子的共識下,25歲前后著實是脫單的黃金期,大家都以結(jié)婚為目的的相親、戀愛。
第七是30歲左右巨想結(jié)婚期。在華麗麗的錯過了黃金擇偶期后,在看到周圍同齡人紛紛開始結(jié)婚生子時,哪怕你自己能做到不受同輩壓力的影響繼續(xù)在自己的時區(qū)按自己節(jié)奏自個過自個時,你爸媽是肯定坐不住了,逼婚、相親、被嘮叨成了剩女生活里的日常。而所謂的剩女,說不想結(jié)婚肯定是騙人的,說不曾期待那人來肯定也是騙自己的。而那些30歲前沒有成功出嫁的姐姐們,很多現(xiàn)在依舊單身,她們多數(shù)已經(jīng)佛系的看待婚姻不再對愛情、對那人有所期待了。
我在獨自等待
獻給從我身邊溜走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