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特:假裝二元性
問:很多我是我們的小我? 答:是的。很多我是大師為了與表面的小我溝通而作的屈尊之舉。大師只會看到大師,構(gòu)成無限之光的無數(shù)光點,一切都無差別,一切都是熾熱、閃亮的存在,一切存在的點都合在一起。大師就是這么看待每個人,與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不同。 問:大師把人們看成是不同的陰影還是只是一個陰影? 答:光之海洋中完全相同的光點,處處都是光的中心,光芒四射。你能否想象出那樣的畫面呢? 問:我有過那樣的體驗,那光就像明亮的太陽光。 答:是的,明亮而熾熱的太陽。大師只能看到我們之內(nèi)的大師,同時,他們可以假裝看不到,他們會說:哈里,你的確有問題,或者哈里,你是有一具身體,你是住在一所房子里。
但當他們這么說時,對他們而言就像夢囈,或者表面上是在說話,但這一切都只是表象,是假裝。
問:祂們假裝二元性,就是我們所在的二元世界? 答:是的。但我們也是在假裝,只是我們不知道我們在假裝。
大師假裝,但祂知道祂在假裝。我們卻對自己的假裝一無所知。
問:祂以那種方式和我們處在同一水平? 答:是。祂那么做只是為了幫我們。 問:作為人類,我為什么不能說我會去玩棒球游戲?當我說我是個棒球手,我會讓自己去遵從相關(guān)規(guī)則,但我可以選擇玩或不玩。所以為什么上帝不能說我會去玩‘變成鮑勃’的游戲?那樣祂就要受制于鮑勃的限制,就像我玩棒球時要受制于游戲規(guī)則一樣。 所以,為什么上帝不能把自己變成鮑勃自娛自樂一下?或者變成萊斯特?總之就是讓自己被限制一下。問題是,如果我玩棒球,就要遵守棒球的游戲規(guī)則。我會好好享受玩棒球,也會好好享受做鮑勃。 答:上D能這么做,也是在這么做,但是祂從不會忘記自己是上D。你從沒忘記過嗎? 問:所以,我忘了我是玩鮑勃游戲的上D? 答:只有你知道時,你才是,而不是你這么說時。說只是嘴上功夫,并不等同于你知道。 問:完全同意。 答:所以理論上你是對的。
重要的是要付諸實踐,也就是在你玩游戲時,知道你是上D的存在,知道你只是假裝自己是有限的身體等等。
問:每當我不想玩時,我就不必玩,不必非得變得有限制,因為我是游戲的創(chuàng)造者,我制定了相關(guān)規(guī)則,可以隨時喊停(打了一個響指)!
答:就是那樣。
當你不知道你是上帝時,你可以通過追蹤我的源頭來發(fā)現(xiàn)。
如果我們追蹤小我的源頭,也就是我的源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是無限的存在。
如果你追蹤頭腦的源頭,也會有同樣的結(jié)果。
無限存在假裝成限制、小我和頭腦,所以我們才看不到真相--這個世界只是上帝玩的一個表面限制的游戲。
如何發(fā)現(xiàn)它呢?就是去追蹤小我的源頭,最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是我一直所是的無限的我。 問:根據(jù)你書中所說,
我借用下鮑勃的棒球說法,如果我玩棒球時眼睛看向上帝,我就無法知道自己是玩棒球的上帝。如果我通過上帝的眼睛向外看,那么我就會知道我是誰。但如果我是看向上帝,也就是從外面往內(nèi)看,那么我就不會知道。
答:弗蘭克,你說得很對。把它轉(zhuǎn)譯成基督的話,那就是如果我看向J督,或者相信J督,我就無法知道。我必須通過J督的雙眼向外看,必須相信J督所相信的,必須作為一個J督存在。這就是弗蘭克所表達的,只是把它用《圣經(jīng)》的話來作闡述。 問:你的書里也有寫到。今天早上我在《薄伽梵歌》里也讀到了同樣的東西,所以你所說的有個很好的出處。 答:在書的開頭,我就有個免責(zé)聲明,就是那些知識不是我的。那是真理,我無法制造或不制造真理,我可以認出或無法認出它。這就是我們擁有的選擇,認出真理或無法認出。我們不能制造它,不能對它做任何事,但我們可以認出它。 問:我讀過的所有書都在說同一個東西。帕坦伽利這么說,尤迦南達這么說,《薄伽梵歌》這么說,《吠陀經(jīng)》也這么說。 答:一千年前他們就這么說過,一百萬年前也是,十億年前也是,無數(shù)年前也是,未來他們說的也會是同一個東西。
因為真理從不改變,永不改變,整個宇宙都是這樣。如果有個來自無數(shù)光年以外的存在告訴你相反的東西,不管他的言談舉止有多像上帝,如果他所說的跟你所知的永不改變的真理相悖,你可以確定他是錯的。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哪怕是天使告訴你,但只要他說的違背真理,那就拒絕相信,因為你很容易被很多看起來像上帝的高靈所愚弄,除非你知道真理。真理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樣的。真理貫穿全宇宙。
問:我們正盡快地往前走,我們聽到、讀到并且思考的都是覺醒之路才是終極之道,但是我去教堂時看到一個神父,一個修道士,他在這條路上奮斗了二十年。我怎樣才能走得更快呢? 答:不妨試著這么看:如果你想要從洛杉磯到紐約城,你并不知道最短線路,于是你開始探索。 你可能先走華盛頓州,然后往東至內(nèi)華達,接著去到蒙大拿。但如果你知道最直接的線路,你會走那條線路,那樣你就更快到達紐約。探索可能花費你一生的時間,但走直接線路可能只需三四天(從洛杉磯到紐約)。 問:別跟我說那些,我知道怎么走最快(從洛杉磯到紐約)。 答:好吧。那個神父或修道士并沒有看到直接線路,他在探索、學(xué)習(xí)。如果他一直這么做,哪怕走遍整個美國,最終會到達紐約的。 問:我們每個人不都擁有不同的能力嗎?有人在某事上得心應(yīng)手,有人卻困難重重。 答:是這樣沒錯。但是,開悟所需的時間取決于對其渴望的強烈程度。帶著這份渴望,我們走了多遠呢?如果我們已經(jīng)走了很遠,開悟就會更快更容易地到來。 問:也就是要忠實于這條道路? 答:是的。它們會跟著你。我跟你說:我不是在教你,因為你在獲取的是你早就知道的,你只是在重新憶起你所知道的。我無法給你這方面的知識,沒有人能給你。我只是給你建議,而你也在敞開自己,向你潛意識中已經(jīng)知道的,并且總會知道的。 問:換句話說就是,你只是讀到了你真我的那一頁。 問:那實際上是自我覺醒。 答:對,是這樣的沒錯。如果你成長得比較慢,或者沒某人快,你可以試著超過那個人。
如果你對開悟有非常強烈的渴望,那么你可以在此生就獲得它。只對真相有欲望的人完全開悟會非???。
如果你想要,你就可以超越你過去的習(xí)氣。對于一個無限且全知的存在來說,想要知道自己是全知、全能、全在的,能花多長時間呢?
問:一次開悟?
答:如果有人如此渴望開悟,他就能立即獲得完全的解脫!
所以,這種方式的成長就是在這條路上繼續(xù)玩下去,獲得越來越多的開悟經(jīng)驗,直到某天我們說:哦,天啊,看看我都做了什么!我怎么一直在玩這么白癡的游戲!去他媽的!老子不玩了! 問:在那一刻,你通過上D的眼睛向外看! 答:沒錯,
你通過源頭的眼睛向外看,看到了全部的東西,看到了你做的可笑的夢,你所玩的限制游戲,然后你就釋放了它,完完全全、徹頭徹尾地。
《終極自由之路》 Peace of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