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7晚上20:00】孫燕姿線上暢聊會,出道16年,孫燕姿你的音樂夢想出道之旅
2022-5-27?晚上20:00
就在抖音,又可以和@孫燕姿?約起來了,唱聊會來了~














2016年6月9日,是孫燕姿出道16年。16年了,我們還會用這么長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嗎?
翻出兩年前孫燕姿的“新專輯”《克卜勒》來聽,想到前段時間最好的朋友婚禮我送了一張《是時候》的CD。
孫 燕 姿,如果我緩慢念出這三個字,會無緣無故自己感動起來。這不止是一個名字,一種聲音,她啊,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16年,My story,Her song。

實現(xiàn)音樂夢想……然后呢?
文 / 哪吒男
沒有人說孫燕姿才華橫溢,也沒有人說孫燕姿勤勉奮力;才華橫溢的是周杰倫,勤勉奮力的是蔡依林。孫燕姿的關(guān)鍵詞是獨特的嗓音——“沒有一個22歲的女生像她這樣唱歌”;和始終執(zhí)著的音樂夢想——2002年《橄欖樹》的MV里她說“我的音樂是從爸爸哼起這首歌開始的,然后我開始尋找我的橄欖樹”,2003年《未完成》的MV里面對童年的自己她說“一直到現(xiàn)在我才發(fā)現(xiàn),小時候的夢想原來離自己這么的近?!?/strong>
?“獨特嗓音”“音樂夢想”,是被選秀節(jié)目用爛用惡心的兩個詞。2000年孫燕姿橫空出世,卻成功地把這兩個詞發(fā)揮到極致。14年過去了,我們差不多都要忘記了,這兩個詞曾經(jīng)被孫燕姿使用得那么清新明麗,讓人舒適地接受,由衷地喜歡。

2000至2005,5年9張專輯,一轉(zhuǎn)眼孫燕姿27歲了,華納把她牢牢塑造為“獨特音色”“音樂夢想”的大眾歌手;她的歌被學(xué)生們騎自行車的時候唱著,周末偷跑去KTV唱著。2005年孫燕姿在華納的最后一張專輯,《完美的一天》。她染成了鮮艷的紅色頭發(fā),穿著白色裙子在海邊蹦跶,為了切合主題,唱片公司在臺北市區(qū)修建了一座玻璃屋,孫燕姿24小時在里面,供媒體和歌迷欣賞這小天后“完美的一天”。
孫燕姿的每一個面向都被利益最大化,馬不停蹄的5年,這是孫燕姿的音樂夢想嗎?

對于她而言,在《橄欖樹》里說的那種作為普通女生自由歌唱的夢想一定是實現(xiàn)了的。畢竟她已經(jīng)成為了新世紀(jì)最成功的的華語女歌手,僅用了5年時間。哪怕到現(xiàn)在,她一再淡出樂壇,她的成績與高度仍令同輩歌手望其項背。
??
但或許她的夢想是用自己喜歡的樣貌唱自己喜歡的歌,給喜歡她的人。
以2003年的專輯《未完成》為例。同名主打歌《未完成》繼續(xù)塑造孫燕姿以平凡女孩的身份暢游音樂旅途的形象“我想一切就像/繞個路/拐個彎/要負責(zé)任/別偷懶/在逼著我成長”;第一主打歌是痛徹心扉“孫燕姿式”的苦情歌《我不難過》;然后是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神奇》。然而孫燕姿本人最喜歡的卻是自己作曲的《沒有人的方向》這樣正面積極充滿生命力的歌和《休止符》這樣在唱腔與歌唱技巧方面充滿挑戰(zhàn)的歌。很顯然后兩首歌比起《我不難過》和《神奇》顯得冷門太多了。
從《沒有人的方向》和《休止符》身上,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克卜勒》的雛形:正面思考、安撫人心。

離開后華納后的第一張專輯《逆光》標(biāo)志著“華納式”孫燕姿的終結(jié)。因為這是一張把之前孫燕姿所有成功的因素加強再加強的究極進化體,生怕這棵華納培育出的植物離開舊東家后水土不服。嘹亮的高音、萌發(fā)的夢想、悲痛的感情在這張專輯里反復(fù)出現(xiàn)?!赌婀狻贰ⅰ讹h著》、《我懷念的》、《需要你》……都是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孫燕姿。
29歲的孫燕姿在《逆光》里,做了一次自我總結(jié)。
人生新的十年要開始了,“沒有一個22歲的女生像她這樣唱歌”的孫燕姿還沒有來得及對世界解釋那個人們慣性理解的孫燕姿之外的孫燕姿,是誰。
每一張專輯都要去國外拍一只MV,《我不愛》和《懂事》是新西蘭,《我的愛》是巴黎,《逆光》是埃及;每一張專輯都有疲憊且折騰的宣傳,玻璃屋也好埃及事件也好。她是不是累了,是不是有些失望?《逆光》之后孫燕姿決定離開,四年。

歸來,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是時候》為了區(qū)別而區(qū)別,瞻前顧后,又踟躕不前。留著過去公司不讓留的長發(fā),首波主打歌《世說心語》融入世界音樂元素。有為了改變而改變的新曲風(fēng),又有照顧老朋友老歌迷的舊模式?!妒菚r候》被一前一后拉扯著,孫燕姿忽然發(fā)現(xiàn)“獨特音色”“音樂夢想”之外,她有些技窮有些彷徨。
離開華納后,孫燕姿最迫切的就是改變,《逆光》沒有做到,其實《是時候》也沒有做到。所謂“改變”又是什么呢?是要像范曉萱那樣從《健康歌》嬗變?yōu)榻^世名伶嗎?孫燕姿說到底是一位大眾的商業(yè)的歌手,不是范曉萱那樣的音樂人,也不是蔡健雅那樣的唱作人。她是一個有“音樂夢想”的孫燕姿,只是對于33歲的孫燕姿而言“音樂夢想”的標(biāo)簽是尷尬的,不合時宜的。

環(huán)球音樂最早對于《克卜勒》的解釋是這樣的:
克卜勒(kepler)的本意,原是一顆星星的名字,是世界上第一顆被命名、能在白天用肉眼看見的星星,從十六世紀(jì)被發(fā)現(xiàn)至今,不論白天黑夜,“克卜勒”始終閃耀著光芒。
繼續(xù)談“夢想”對于孫燕姿而言,是落伍的。她不需要被認識被認可,2000年她閃耀的光,現(xiàn)在都看得到。這個已經(jīng)結(jié)婚生子的孫燕姿,這次沒有苦情歌,沒有高呼“年輕無極限”式的青春物語;她仍還有“音樂夢想”,不是成為什么,而是能讓人聽到什么。
?“是誰給感覺起了名字\讓我們自以為有共識\這會不會是場天大的誤會”《錯覺》會不會是孫燕姿對于歌迷的一次自我闡釋呢?
親愛的,如果《開始懂了》給了你感動,其實她沒有那么脆弱。如果《綠光》給了你鼓勵,其實她也沒有那么熱血。

她這次是母性的慈悲的克制的,把泛濫的情感留給更深情的歌手們。這顆星星不是要給你雪中送炭,也不是要給你絢麗的感官刺激,她熱烈過,她銳利過,回歸自我她只是想某個記得她的人,一抬頭,總能看到她。
《尚好的青春》說對時光流逝的不遺憾,得到的都是所有,失去的只是失去。
《天使的指紋》說被寂寞與焦灼,可以與另一個人對你的等待相互抵消,靜心等待。
《銀泰》說大城市與小個體之間其實是不矛盾的,每個人能得到最身體力行的幸福。
《圍繞》說人生總是蕪雜的,選擇很多,堅持不能,放棄不了,不如就珍惜此時。
《渴》說選擇很重要,每一種選擇對應(yīng)一種人生,而愛是永恒的。
《比較幸?!?/strong>說要懂得接受,無限的糾纏與循環(huán)不如接受現(xiàn)狀,檢討自我,然后繼續(xù)對愛期待。

你發(fā)現(xiàn)孫燕姿從來沒有這么柔和這么迷人。你忽然覺得她不是小女孩了,再也沒有《我懷念的》那樣讓你捂在被窩哭的煽動性,我們和孫燕姿一起都長大了,不知道是衰老還是成熟,以前覺得一切都有個對錯因果,非此即彼,現(xiàn)在似乎可以學(xué)著逆來順受無欲則剛了。
那個大眾的孫燕姿忽然有了階級性,沒有特定的傾訴對象,只是給你一個契機,想一些什么。以前她闡釋感情需要借鑒《愛情字典》《愛情證書》,如今學(xué)習(xí)階段結(jié)束了,她再也不能教導(dǎo)我們某種感情觀,只就像《克卜勒》這樣柔和地安撫。從過往《一樣的夏天》《漩渦》到《當(dāng)冬夜?jié)u暖》那些零星的本真孫燕姿,至《克卜勒》,終于有了一張完整表達真實自我的專輯。原來她不是什么“夢想代言人”她是想要做“舒適的治療師”,被華納包裝的那些獨特的、清新的、討巧的外殼褪去后,終于來了,這個簡單、凡俗的孫燕姿。
當(dāng)年那個唱《天黑黑》的22歲女孩,哪里會想到自己會變成后來的孫燕姿。現(xiàn)實竟然爬的比夢想還高,尋找自我遺失自我再重拾自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入行14年她才有一張吐露心聲的專輯。

親愛的孫燕姿,今天成都的天氣非常晴朗,我忽然想起《星期一天氣晴我離開你》,但我耳朵里聽的是《銀泰》。陽臺上的水仙花開得很漂亮,我被你唱得有點感動,像你歌詞里唱的,我也不知道這城市有沒有帶給我自信,但是我想我會繼續(xù)留在這里,找一份愛來抵抗絕望。
唉,你的音樂夢想實現(xiàn)了嗎?


想起幾個月前,孫燕姿在出道20周年那一天偷偷開了一場直播,鏡頭中的她穿著白T,留著短發(fā),秀口一開就讓人心跳慢了半拍。

那個唱著《天黑黑》的女孩長大了,也成熟了,唯一沒變的是,她的歌聲依舊那么溫暖,那么治愈。
孫燕姿,實在是太多太多人的“心頭愛”了。
回望年少時光,無論是哭還是笑,是穿越青春的懵懂,還是經(jīng)歷成長的痛疼,她都默默陪著你,像朋友,又像另一個自己。
01
大部分人喜歡孫燕姿,源于2000年的那首《天黑黑》。
那年夏天,22歲的孫燕姿發(fā)行首張同名專輯。封面上的她瘦瘦的,留著細碎短發(fā),眼神澄澈。
宣傳語赫然寫著:“沒有一個22歲的女生,像她這樣唱歌”。

專輯發(fā)行后,《天黑黑》很快紅遍臺灣大街小巷。
孫燕姿干凈的嗓音搭配純簡的鋼琴伴奏,唱出了少男少女成長過程中一堆不可說的心事。

是對童年時光的回顧,對現(xiàn)在的處世感悟,更是對回不去的曾經(jīng)的自己的哀悼,是橫沖直撞后,終于明白即使前路艱險也要勇往無前的決心。
憑借這張專輯,孫燕姿獲得了對新人來說機會只有一次的「最佳新人獎」。

據(jù)說2002年臺灣一整年的專輯銷售量,光是周杰倫與孫燕姿兩人,就占去了近40%。
于是就有了一種說法—— “男有周杰倫,女有孫燕姿”。

孫燕姿紅了!
沒人預(yù)料到她真的用歌聲點燃了一個時代,更沒人想到,20年后,這樣唱歌的女生,依然只有孫燕姿一個。
今日再聽孫燕姿的歌,你會發(fā)現(xiàn)在她音樂的宇宙里,存在一幕又一幕鮮活的青春剪影。
是“不放棄不撤退”,愛就要“超快感”的干脆;是“用心酸微笑去原諒了,也翻越了”的灑脫;是“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發(fā)光”的獨立、堅強;
是“我并不懦弱?雖然寂寞”的倔強……?
每一首歌在聽的人心里埋下一顆種子,經(jīng)年后,旋律響起的瞬間就能把記憶拉回過去。
總有一段青春讓你念念不忘,總有一首孫燕姿讓你眼角濕潤。
她的歌聲里藏著舊時光里的記憶,和最好的我們。
02
孫燕姿的歌陪伴了你我從不懂事的孩子成長為懂事的大人,而一路走來,她也在一點點成長。
首張專輯一炮而紅后的兩年里,孫燕姿接連推出了四張專輯,成績斐然。
周圍人都希望她能趁熱打鐵,她卻選擇給自己放一個長假。她去了歐洲旅行,最后在紐約小住,和朋友散步、偶爾買菜做飯,這些讓孫燕姿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溫度。

不得不說,在孫燕姿這里,比起“紅”,她更在意生活的質(zhì)感。
2011年,孫燕姿和相戀五年的男友走入婚姻,他們在新加坡低調(diào)舉行婚禮,宣告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

結(jié)婚后,孫燕姿鮮少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她說:“演藝生涯前十年一直在忙,后十年則任性地過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們看到了“生活家”孫燕姿。
孫燕姿不常在社交網(wǎng)絡(luò)發(fā)動態(tài),連粉絲都忍不住吐槽“自己喜歡上了一個寂寞”。
“幸福的人大都沉默”,這句話用在她身上再適合不過。偶爾發(fā)布的生活細節(jié)中,透露出她的日常充實又溫暖。
陪伴兩個小家伙一點點長大,記錄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光。

研究廚藝,烤蛋糕、做海鮮,沉浸于制作食物的快樂。

認真地過每一個節(jié)日,中秋節(jié)做燈,圣誕節(jié)裝飾圣誕樹。

好身材不是白來的,運動是孫燕姿一直的堅持。

一年又一年,時間默不作聲,悄悄改變著一切。當(dāng)初倔強懵懂的音樂少女,變得越來越溫和,從容又堅定。
褪去了聚光燈下的耀眼光環(huán),孫燕姿正在生活這場更大的舞臺上,努力經(jīng)營。
03
特別喜歡《逃亡》中的一句歌詞:“才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夢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發(fā)光?!?br>今年孫燕姿已經(jīng)出道20年了,眼神依舊澄澈,那是始終對生活保持熱愛和好奇的人才會擁有的光芒,是不停前行的心方能擁有的精神狀態(tài)。

2017年,孫燕姿推出第13張專輯《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發(fā)行之前的試聽環(huán)節(jié),效果并不理想。
這是目前為止最像她的專輯,卻不是一張討好大眾口味的專輯。
頂著巨大的壓力,《孫燕姿No.13作品:跳舞的梵谷》如期發(fā)行,不出意料反應(yīng)平平。去年某檔綜藝中,孫燕姿第一次正式回應(yīng)了這件事,她淡淡說到:
“上一張專輯,我覺得是沒有被大眾看好的,可是對我來講,它就是我的一個旅程。你一定要給自己那個空間,去發(fā)展?!?/p>

《跳舞的梵谷》MV
無論多少歲,無論是什么身份都不放棄對自我邊界的挑戰(zhàn),這是孫燕姿的人生哲學(xué)。
這些年,除了做歌手,她還在導(dǎo)演、服裝設(shè)計、繪畫等領(lǐng)域進行嘗試。

孫燕姿的生活態(tài)度感染了更多人去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拓寬自我邊界。這與西瓜視頻「點亮對生活的好奇心」的價值主張不謀而合。?因為這種默契,西瓜視頻正式官宣孫燕姿成為平臺的「全能生活家」。
未來,孫燕姿將通過西瓜視頻上的vlog,充分展現(xiàn)自己作為「全能生活家」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