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下核彈了!大膽向暗戀的女生表白!結果……
2018年1月13日早上8點,美國夏威夷緊急事務管理局的一名員工,開始了當日份的996套餐。
他于8點05分開始例行測試導彈預警系統(tǒng),但因操作失誤,他沒有選擇“測試導彈警報”,而是按下了“發(fā)出導彈警報”。
2分鐘后,夏威夷民眾收到了下面這條緊急通知:

?
夏威夷受到彈道導彈威脅
盡快尋找緊急避難所,這不是演習
夏威夷地處太平洋中部,由132個島嶼組成,常年面臨火山噴發(fā)、海嘯、地震和臺風的威脅,因此當?shù)卣?jīng)常進行災害預警演習,民眾也對此習以為常。
不過導彈警報被拉響,那可是第一次遇見。
烏龍警報一經(jīng)發(fā)出,可把夏威夷的老百姓嚇個半死。
有些人往地下室鉆,有些則認為自己逃過核彈的轟炸,干脆爬上房頂,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見證那足以毀滅一切的絢麗煙火。
還有人不想留下遺憾,大膽向暗戀的女生表白,只可惜結局比假警報還要狗血。
?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核彈真的要來,我們這些普通人能幸存下來嗎?
從發(fā)射到命中,我有多長時間逃生?
嚴格來說,這個時間并不是固定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砸向自己的核彈會從哪里發(fā)射,從什么平臺發(fā)射。

核彈投下來,已經(jīng)沒啥反應時間了
沒有固定的相對距離,再加上不同的導彈有不同的飛行速度,我們很難確定具體時間。
所以今天我們只能用比較典型的導彈型號,估算出預警時間的大致基準,這里胖兵就以美國的民兵-3為例。

?
美國試射了一枚陸基民兵-3導彈
根據(jù)美國公開過得2018年民兵-3試射視頻判斷,該導彈在點火指令下達三分鐘后,三級固體發(fā)動機會將彈頭推至150公里高的近地軌道,此時彈頭已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約7公里/秒。
進入大氣層外飛行階段(中段)后,彈頭會沿著橢圓形軌道以24000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25分鐘左右,一旦到達目標上空,制導系統(tǒng)就會開始再入軌程序,姿控發(fā)動機點火,彈頭自旋并徑直砸向目標。
?
如果按照民兵-3近13000公里的最大射程計算,從點火到爆炸差不多需要30分鐘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預警時間要比整個打擊用時更短,因為反導系統(tǒng)確認目標并發(fā)出警報也需要時間,這里我們?nèi)砸悦绹鵀槔M行推演。
天基紅外預警系統(tǒng)(SBIRS)是美國最重要的洲際導彈預警系統(tǒng),它由覆蓋全球的靜止軌道衛(wèi)星(GEO)和監(jiān)視南北極的橢圓高軌道衛(wèi)星(HEO)組成。

?
北美防空司令部宣稱,SBIRS可在洲際彈道導彈點火升空的1分鐘內(nèi)予以發(fā)現(xiàn),并確認朝向和發(fā)射坐標,10-20秒內(nèi)將信息反饋給指揮中心,3分鐘即可完成警報消息的發(fā)送。
也就是說,民眾從收到警報到進入掩體的逃生窗口,只有27分鐘左右。
?
其實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能感覺到預警時間會有較大范圍的波動,當年夏威夷留給老百姓的逃生時間是15分鐘。
因為相比美國本土,它距離俄羅斯遠東和朝鮮更近,所以逃生時間非常緊張
所以,總結如下,如果是普通洲際導彈打過來,你大概有十來分鐘的逃命時間。
如果是轟炸機騎臉、核潛艇堵門這種情況,建議欣賞一下爆炸的美景。
當然無論那種情況,你都有足夠的時間問候核彈家人。
核彈爆炸后,會發(fā)生什么事?
核爆雖然恐怖,但并非絕無生還之可能。
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都給國民進行過大量逃生訓練和知識科普。
當時的觀念認為,如果你運氣足夠好,又在第一時間采取了恰當?shù)谋茈y措施,你的生還概率可以提高……呃……
3%左右。
別嫌棄,已經(jīng)很高了。
?

如果爆炸時你恰好在這里……還沒躲進掩體,那就省省吧,跑不掉的。
雖說逃命是沒機會了,但如果一定要因為核爆而死亡,這種死法可能是最痛快的。
?
廣島被轟炸后,墻上、地面出現(xiàn)了很多黑色影子

這些都是被高溫氣化的人
數(shù)秒后,沖擊波已經(jīng)席卷到爆心外6-9公里左右的中部區(qū)域。
這時的沖擊波會形成一陣比臺風還強的火風暴,足以把人吹上十數(shù)米的空中,并點燃一切可燃物。
直接暴露在火風暴下的生命可能是最慘的,要么被巨大的沖擊力吹飛到墻上撞個稀碎,要么身體組織被炙烤、所有水分蒸發(fā),成為名副其實的“脫水肉干”(粗糙品質(zhì))。
而距離爆心9公里以上的外部區(qū)域,高溫和沖擊波逐漸減弱,這里的人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對人體細胞產(chǎn)生永久損傷的γ射線、輻射塵埃及污染物。
美國在上世紀的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如果核彈在空中引爆,則該地區(qū)50%-90%的人會在未經(jīng)醫(yī)療的情況下死于輻射,其殺傷率遠高于氣化或燒焦,而且這個死亡過程非常痛苦和漫長,期間伴隨著組織潰爛、極高的致癌率甚至畸形,生不如死。
什么樣的掩體可以避難?
在毀滅前的最后幾十分鐘里,有沒有可供我們躲過核打擊的掩體并躲入其中才是關鍵。
在核威懾體系捆綁全球的背景下,長期被核彈瞄準的目標有上千個之多,一般以人口較為稠密、工業(yè)能力較強、擁有核反擊能力的城市和軍事、工業(yè)設施為主,如果戰(zhàn)略價值很高,還可能被轟炸多次。
針對這個問題,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國家科學院,從很早就開始制訂面向大眾的緊急核避難手冊,其中有許多如何快速篩選和尋找掩體的教學內(nèi)容,我們可以借鏡觀形參詳一番。
選擇掩體時,應盡量尋找混凝土結構的大型建筑或躲入地下,以獲得最高的生存概率。
而最佳的避難掩體就是地鐵系統(tǒng),許多國家的地鐵在建設之初就有考慮到核避難的功能。
老式磚墻建筑在核爆面前形如枯槁,一吹就散
比如號稱全世界防核能力最強的平壤地鐵,最深處位于地下200米,人員乘坐扶梯需要3分鐘才能到達地面,力求將沖擊波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
如果我們運氣足夠好,躲入掩體后就有一定機會逃過直接殺傷。
當核爆基本過去后,只要飲用水、食品、藥品等物資及時支援到位,我們就算是成功死里逃生了。
當然,以上內(nèi)容只是基于過往實驗數(shù)據(jù)和珍稀案例而推導出的假設,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大部分人還是只能聽天由命。
?
但我們也應當慶幸,迄今為止所有關于核戰(zhàn)的預想都沒有發(fā)生,一觸即發(fā)的全滅結局制約著核大國的死亡按鈕,這柄懸在人類頭頂?shù)暮酥畡Γ瑹o形中成了總體和平的守護神。
衷心希望核戰(zhàn)爭永遠不會爆發(fā),只要燒盡一切的火焰蘑菇還在封印之中,再尖銳的問題就都有回旋的余地,人類就還能延續(xù)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和平時期暢想末世,我們已經(jīng)足夠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