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昱健康論苦蕎究竟哪里好?
隨著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美食漸漸流入了老百姓的餐桌,而那些以前常被用于充饑養(yǎng)命的食物,則被視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粗糧。
現(xiàn)在,因為保健的需要,紅薯、玉米等粗糧又開始漸漸回歸餐桌,但是說到除熱利濕,還有一樣東西不得不提,它應該也是現(xiàn)代人必須重拾的保健品,那就是早已被人們遺忘的苦蕎。
苦蕎主要生長在陰濕冷涼的地方,在我囯已經有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是我國古代不可或缺的糧食作物之一,它的藥用功效也十分理想。
據說北宋時期,宋太宗和楊家將在雁門關處被遼軍圍困至斷糧。全軍上下饑餓難忍,全身無力,而且大部分將士非傷即病,無奈缺醫(yī)少藥無法醫(yī)治。危難之際,當地百姓拿來雁門苦蕎支援將士,才渡過生死難關。食了數日苦蕎后,將士們體力變得充沛,傷口也很快好轉,疾病不治自愈。軍隊又找回了戰(zhàn)斗力,戰(zhàn)勝了遼軍。因此宋太宗把雁門苦蕎稱為“救皇糧”。
后來,當地的老百姓告訴大家,這里人們生病了很少吃藥,都是吃苦蕎飯來治病保健的。
?
?
苦蕎也早被醫(yī)家們視為良藥,從古老的《千金要方》到現(xiàn)代的《中藥大辭典》,很多文獻都有對苦蕎的記載。說苦蕎具有健脾和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降氣安神、清腸通便、除風痛、抗炎癥、抗過敏、抗病毒及抗癌等多種功效,經常性食用還能延緩衰老、美容養(yǎng)顏。
紅昱健康,尚科學之本,法自然養(yǎng)生之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