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言.鸞語‖32》戀愛觀
主要是現(xiàn)在很多人搞不清喜歡和愛是不同的,喜歡是一種感覺,是對一個人有好感,認為和她在一起會很開心,不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在這種感情基礎(chǔ)上即使半推半就也能維持戀愛關(guān)系,所以處在喜歡這個階段的戀愛往往是模糊的,沒有目的性的,這時候你們可能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爭吵,從而質(zhì)疑對方是否真的喜歡你,或者因為他和其他異性說話而吃醋,這都是正常的,這是由喜歡轉(zhuǎn)變?yōu)閻鄣囊粋€過程;而愛不同,屬于更高一個層次的感情,現(xiàn)在一堆小孩把愛掛在嘴邊,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愛誰,可能連愛父母都做不到,愛是具有奉獻性質(zhì)的,是我為了她我愿意等待,愿意付出,而她也愿意為我著想,?我愛?她并不是他帶給我的新鮮感或者愉悅感,而是她讓我有了托付終身的愿望,這才是愛?,F(xiàn)在太多戀愛作品都只是停留在求愛的過程,而兩個人在一起后的故事往往就一筆帶過,因為后者不具有新鮮感(《猹紀(jì)》除外),不能給讀者或者觀眾帶來精神滿足,更多描繪的是離婚或者出軌,這樣更有刺激感,但造成的問題就是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青年人對戀愛的觀念,使得他們的愛情觀不再純樸,自以為是地多了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味道,認為愛就是尋求肉體的歡愉,把人類愛情最崇高的一部分給隱去不談,還覺得這是成熟的理解,其實很幼稚可笑。我認為像以前那種單純的家庭情景喜劇是有必要重新再做的,因為簡單普通的親情觀念才是愛情的最終體現(xiàn),兩個人從互相喜歡到明白相愛,結(jié)婚生子到白頭偕老,這才是正常的戀愛關(guān)系,期間可以有曲折的過程,但不應(yīng)該盡是始亂終棄的故事,就是因為現(xiàn)在背叛愛情題材的故事太多,使的背叛愛情成了常態(tài),認為一個人就應(yīng)該多談戀愛,要戀愛自由,要追求真愛,但實際上你連喜歡的階段都沒有度過,何談什么愛不愛? 鄙人也尚未成年,觀點也只能理解到這里,可能未來會像《項脊軒志》里的歸有光一樣有新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