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弘歷不只是學習爺爺康熙,學習父親雍正更是入木三分

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九子奪嫡貫穿前半部,幾位阿哥是各顯神通,老四成為最終勝利者,可謂是精彩絕倫,使人百看不膩。
到了雍正時期,雖然沒有九子奪嫡那樣的殘酷斗爭,但表面上平靜,實則是危機四伏,最后是皇三子弘時因為參加八王議政,又喪心病狂的派人刺殺皇四子弘歷,被雍正賜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雍正時期的奪嫡,比之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更加殘忍。
弘時刺殺弘歷失敗,弘歷死里逃生回來以后,見了雍正并沒有要求懲罰弘時,反而是請求雍正不要追究此事,相信很多朋友比較費解,弘歷真的就這么大度嗎?
其實弘歷這是一招暗藏殺機的以退為進,看似大度,實則是使雍正痛下決心。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先看看弘歷的表現(xiàn)。
弘歷見了雍正請安的時候,就先說道“托皇阿瑪?shù)谋佑?,兒臣平安回來了。請皇阿瑪就不要再追究這件事了”。意思是阿瑪保護的好,我才死里逃生的回來了,至于這件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一直閉眼的雍正并沒有說話,而是冷冷的睜開眼,看了一眼弘歷,似乎在說你小子打的什么算盤,是想借機強調(diào)這個事情嗎,讓我繼續(xù)一查到底嗎。

弘歷也察覺到雍正的眼神,繼續(xù)說道“皇阿瑪圣明,兒臣實在不愿因為這件事興起大獄,更不愿因為兒臣使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意思是我是說真心話,不想因為這件事搞的滿城風雨人心惶惶的,顯示自己的仁善和考慮到皇家的顏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想讓自己的父母傷心。
雍正如此一聽,覺得弘歷說的有道理,所以微微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弘歷的話。
弘歷繼續(xù)有些傷感的說道“只是劉墨林可惜了”。這時候就展現(xiàn)弘歷的心機了,他先是表現(xiàn)出為了皇家顏面更是為了不使父母傷心,一再要求不要追究這件事了。然后再說起跟隨自己的劉墨林之死,有意無意的強調(diào)出這場刺殺可不是鬧著玩的,是稍有不慎自己也會搭進去的。
劉墨林是什么人呢?
劉墨林可是雍正拉攏新生力量的代表之一,是一個被雍正很看重的人。當年新科考試之時,劉墨林這批考生其實可以視為雍正主動拉攏的新生力量,因此雍正親自為新科狀元王文昭掌過燈。
至于劉墨林,雍正則是不顧他逛青樓的傷風敗俗之事,力排眾議的將劉墨林親點為探花。而劉墨林也是個機靈鬼,跟隨雍正微服私行過,后來被安排到弘歷身邊,跟著弘歷跑遍大江南北,是雍正特意為弘歷培養(yǎng)的人才,以方便弘歷日后組建自己的班底。

果然劉墨林之死,觸動了雍正,馬上問道“他有什么遺愿嗎”?
弘歷說道“沒有”。想了想又說道“對了兒臣曾聽他說過,就是對不起蘇舜卿,兒臣有個請求,請皇阿瑪俯允”。
站起來準備出去的雍正說道“嗯,說吧”。
弘歷說道“請皇阿瑪賜蘇舜卿一品誥命”。
誥命夫人一般來說,是皇帝賞賜高官的母親和妻子的特殊榮耀,一般隨丈夫品級而封,劉墨林當時壓根沒有達到一品,弘歷直接要求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可謂是要了最高的品級,這可是史無前例的。
雍正聽了一驚,看向弘歷,弘歷的眼光不自然的避開,但繼續(xù)堅持道,說道“劉墨林是為了兒臣才被歹人害死的”。顯得自己很是知恩圖報。
雍正聽完以后,繼續(xù)往屋外走去,并且推開弘歷扶他的手。弘歷再次堅持道“請皇阿瑪了卻了他這樁心愿吧”。
雍正想了想,說道“好吧”。

就這樣父子二人的對話結(jié)束,雍正也下定了要殺弘時的決心。夜晚見了見李衛(wèi),聽了李衛(wèi)的一番話更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寬心的理由,那就是為了新政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賜死了兒子弘時也沒什么的,次日,弘時被賜死,弘歷徹底沒有了后顧之憂。
為什么說弘歷這番話使雍正下定決心呢,大家看看弘歷的表現(xiàn),一直是識大體的表現(xiàn),并沒有氣急敗壞的要求嚴懲弘時,并且說話有理有據(jù),說道不想因為這個興起大獄,以示自己的寬仁和顧全皇家顏面,更顯示出對父母的孝順,不想他們傷心。
雍正對于弘歷可是寄予厚望,認為弘歷才可以將自己的新政延續(xù)下去。此時弘歷表現(xiàn)的很完美,有著人君的氣宇,自然使雍正更加肯定他了。而且弘歷那句不想讓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其實也是一語雙關的話,我孝順,我不想讓你們傷心??珊霑r要是繼續(xù)喪心病狂,傷了我的話,傷心的還是你們。
所以弘歷表現(xiàn)的如此完美,雍正為了這個繼承人的安全,為了自己新政的延續(xù),自然要痛下決心賜死弘時了。
其實這招以退為進,還是很不錯的,也是很容易可以分析出來的。但背后透露出弘歷的心機,才是關鍵所在。

不得不說神機妙算的鄔先生,當年身為王府世子先生,教導的弘歷和弘時,還是弘歷得到了鄔先生的真?zhèn)?,知道殺人于無形。而不是像弘時那樣沒腦子,聽了老八的教唆,就派人刺殺弘歷,自己找死。
其實這兩個人的差別,在當年熱河狩獵,鄔先生教導他們的時候,就顯示出來了。當鄔先生說到關鍵的地方,弘歷是日有所思,最后一鳴驚人,在狩獵大會上說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圖魯,拍了一個天大的馬屁,獲得康熙的重視。而弘時呢,自己尿急卻跑了,錯過了鄔先生的教導,可見這兩個兄弟還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還有大家都說弘歷一直學習自己的爺爺康熙,甚至雍正都教弘歷學習康熙,但其實弘歷學習父親雍正,也是學習到了精髓。
像這次以退為進的殺死弘時,就像自己父親雍正當年以退為進,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既分化了老八和老十四的關系,還獲得了康熙的肯定。
在競選大將軍王之時,當時雍正是非??释?,甚至破天荒的跑去練習箭術(shù),奈何自己實在是差的太遠,又要舉薦自己這方的老十三。

鄔先生點出大將軍王肯定是老十四的了,因為老十四出任大將軍王,背后沒有八爺黨放冷箭,所以康熙肯定會選老十四。并且這也是康熙在借此考驗雍正有沒有人君的氣宇,有沒有大局觀的時候。
雍正馬上改變主意,以為國為民的態(tài)度,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換取了年羹堯擔任可以牽制老十四大軍的陜甘總督,并且獲得康熙的肯定,更是使老十四和老八對立,成為最大贏家。
當年九子奪嫡,兄弟自相殘殺,康熙很重視親情,老四能舉薦自己對立一方的老十四,這種識大局的做法,還是效果很不錯的。到了弘歷說起刺殺的弘時上面,更是如出一轍,知道雍正也重視親情,也會考驗自己,所以識大體的要求不追究,還說是為了不使父母傷心,還真是高。
說道這里恐怕還有人疑惑,這似乎也不足以說明弘歷學習雍正吧,別著急,還沒有說完呢。
雍正當年為何能逆襲成功呢,是因為他知道康熙需要辦實事的兒子,所以在下江南賑災回來,接下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時,信誓旦旦的要做一個孤臣,才獲得了康熙的贊賞和重視,開始了逆襲之路。

弘歷在被派往視察并安撫河南生員罷考案回京以后,也是如雍正當年猜透父親康熙的想法一般,猜透了父親雍正的想法,知道雍正派他下去,是要讓他替自己說話。
弘歷是怎么做的呢,回京以后,表態(tài)支持新政,說道新政決不能停止,河南巡撫田文鏡就是有錯,為了新政也不能懲罰他。雍正大為感動,弘歷又接著跪下來說道“茍利社稷雖千萬人吾往矣,讓兒臣跟他們?nèi)ザ?,就是得罪了全天下的讀書人,兒臣一個人擔下來”。這和當年雍正向康熙表態(tài)支持新政何其相似,簡直是學到了精髓。
弘歷把握雍正的心理也把握的很好,雍正當然是感動的一塌糊涂,但并沒有讓弘歷當孤臣,而是說道“要得罪人要留下罵名,你阿瑪一個人擔下來,你記住啊任何時候,都不要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在這方面,你要學你皇爺爺”。
就這樣學習到雍正當孤臣精髓的弘歷,是無往而不利,罵名父親背了,自己沒事下去微服私行,結(jié)交諸如兩江總督李衛(wèi)這些大員,為組建自己的班底打下基礎,最后更是以退為進的使雍正下定決心賜死弘時,也是個隱藏高手。
弘歷的帝王心術(shù),大家現(xiàn)在看明白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