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中輟學開發(fā)游戲的個人看法

我對于輟學開發(fā)游戲的做法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我今年高三,提一些個人見解。 我也是會寫程序。高一暑假開始我獨立開發(fā)了一個項目,可以看看我的視頻,pyfii系列。 在寫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校里學習的知識還是挺有用的。 就比如說寫旋轉吧,之前就是暴力求反三角函數(shù),然后再加角度,三角函數(shù)算回來。等到后來學了復數(shù)之后,我發(fā)現(xiàn),原來復數(shù)乘法就能解決這一問題,開發(fā)起來比之前方便了很多。 這是數(shù)學方面,此外,物理的加速度公式我也在我的項目中有所運用。 英語方面,英語讓我知道了很多被我誤解的術語,就比如說init吧,我之前一直以為是in it在它里面,后來背了詞匯手冊才知道是initialize初始化的縮寫。 語文也很重要,readme.md說明文檔內容的條理這種都和語文息息相關。 由我編程開發(fā)的經歷我得出了結論,學校里學習的課本知識在軟件開發(fā)這樣的看似毫不相干的實踐中仍然有它的重要作用。 剛開始看到視頻時我試圖安慰自己,我當時想安慰自己,他只是為了流量博人眼球,結果發(fā)現(xiàn),他真的這么沖動。 我開始試圖私信勸他,他自動回復:“感謝支持,up主很少看嗶哩嗶哩私信,有事可以加qq群對群主或管理員發(fā)起臨時會話,主頁有寫~”于是我找qq去私信,結果發(fā)現(xiàn)陌生人不能發(fā)起臨時會話,之后為了不浪費時間,我就把我私信的內容稍加修改(改了第一段)發(fā)了出來。 當時寫私信時,我就像面對兩年前的我一樣,不過是一個更加叛逆沖動感性的我。我先簡要寫了一下自己的來歷,對事情的態(tài)度,和我私信的用意。這姑且稱為序吧。之后我開始寫自己的類似經歷,提出并證明我的觀點,然后就結束了。我本來想多加幾句,但兩年前的我聽不進去。私信中沒有一句是對他的評價,全是有關我的事。我想,這樣寫,估計更容易讓他去看我的評論,而不是看到不支持直接忽略。然后類似事件,估計也容易類比吧。我是真的想幫他,可是對于兩年前的我來說,我只能點到為止。 在我發(fā)表評論后,我沒想到我的評論能火。正是因為評論火了,才有這個視頻,但愿他(他們)能刷到這個視頻并能有所感悟吧。 我發(fā)這條評論只是為了提醒一些人不要忽視課本內容的學習。因為課本上看似無關的知識其實對游戲開發(fā)有很多作用。當然也因為課本知識是高考考綱內容,即使輟學,不代表不能自學,自學成才,可以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參加高考,為未知的未來留條后路。這些內容是我想加上的,但兩年前的我大概率聽不進去,我怕適得其反。 我不支持他,因為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能這么做,我不反對他,因為他有自己的選擇。 唉,讓他(他們)慢慢領悟吧。希望能重回正軌。 在視頻中他有疑問:“我想問我來上學的目的是什么?是學習知識?還是考上大學?還是報效祖國?”我的回答是,上學的目的就是學習知識??忌洗髮W只是讀高中(準確來說學習高中知識)的結果。報效祖國不需要上學,只要你愛國就行,抗美援朝的戰(zhàn)士里有些是沒有上過學的,但他們仍然可以報效祖國。 對視頻中的部分內容,我也有質疑。 “我有輟學的勇氣,有發(fā)展的希望,有承受失敗的能力”,不知道他說這句話有什么底氣?請問承受失敗的能力在哪里?承受失敗的能力不是視頻中的一句話說說而已的,要有實際行動。按我說,承受失敗的能力便是自學高中知識,以社會考生的身份參加高考,這應該是失敗后最好的后路了。 “既然適應不了環(huán)境,那就試圖改變環(huán)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高中生都能適應高中的學習環(huán)境,而他所能改變的,也就只有他周圍一圈小環(huán)境,如宇航服那樣,“魯迅尚能以筆為矛,我也能以游戲為光”自然就不成立了。 最后,我說一下對他的期望。當然,對他來說,游戲創(chuàng)業(yè)成功是最好的結果,但他的故事不值得模仿,畢竟失敗者為多,即使他成功了,也很難被大多數(shù)理性的人認同。視頻標簽中的勵志與視頻內容相悖。而失敗,自然會引來許多人的嘲笑,即便他勇敢過,堅持過,奮斗過,因為他不自量力。失敗后除了承受被嘲笑的壓力外,還有就業(yè)壓力,社會壓力等。但我覺得,如果他兩年半后沒拿出游戲,但拿出了高考成績,人們不會去嘲笑他,反而認為他理性,能懸崖勒馬。既然輟學了,再找一個學校就不容易了,我建議他能自學高中三年所有內容,到時候以社會考生參加高考,告訴大家,不上高中也能考上大學,是不是更好?并且能改變環(huán)境?大家也不會嘲笑他,不是嗎? 如果他是富二代,當我沒說,失敗了他能啃老享受生活。對于非富二代,這樣的行為非常不值得提倡,希望學弟學妹們不要模仿,不要本末倒置。 我就說這么多。我想,如果成功的幫到了他們,豈不是比我自己考上大學對社會的貢獻更大?我內心有許多感性的話想說,但兩年前的我臉皮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