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2019,找不到的白蛇緣起
? 就像我在去年《青蛇劫起》影評里說的:屬于《白蛇緣起》的那個冬天,再也回不來了。四年前我原以為白蛇是起點,誰能想到它是追光目前的巔峰。
? 電影在特效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追光的特效從沒讓人指望過。然而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有在特效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而在其他方面,每一個問題都足夠致命,致命到追光的下一部電影失去“自來水”的信任,很難在達到豆瓣開畫7分。哦對了,自來水這個詞,就是當年為了力挺白蛇緣起才火熱起來的。而我,是來自于2019年新年之際,最早的一批自來水。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啊。
? 既然追光一直打著傳統故事新編的旗號,那為什么在這個“新故事”里,給了沉香一個楊過的身世?被舅舅送上山,被師父分派給二弟子教學,二弟子什么都不教,罵沉香無父無母,沉香殺師叛門,學會邪派法術……你告訴我這是新故事?你就差沒把楊過、郭靖、趙志敬、玉女心經寫明面上了。
? 特效一直是追光的驕傲,那為什么在這部電影里,竹林那一段追逐會照搬《臥虎藏龍》?太極圖里楊戩被打的靈魂出竅要照搬《奇異博士》?這特效是你原創(chuàng)的嗎?我看不見得
? 從白蛇到楊戩,追光對男主的描繪是如此的僵化和刻板。許宣、哪吒、西門、小白、楊戩、沉香,每一位男主都放蕩不羈,身負血海深仇,命中注定是某某某。比如說,把《新封神:哪吒重生》里的哪吒和楊戩進行互換,電影不會出現一絲一毫的違和感。將傳統神話進行新編當然是好的,可也不能整整四部電影,套用一個故事,給觀眾以極度的審美疲勞。
? 這里拿早期漫威的電影來舉例子:《鋼鐵俠1》中鋼鐵俠從一個花花公子成長為超級英雄;《鋼鐵俠2》中鋼鐵俠理解責任不需要自己一力承擔,別人穿上戰(zhàn)甲也可以成為超級英雄;《鋼鐵俠3》中鋼鐵俠意識到,人人都可以是超級英雄,脫下戰(zhàn)甲后,自己也一樣是超級英雄。而追光電影宇宙的邏輯是這樣的:《白蛇緣起》里許宣為愛犧牲;《哪吒重生》里哪吒為愛覺醒;《青蛇劫起》里小白為愛犧牲;《楊戩》里楊戩為愛覺醒。別人用一個角色拍出了三個故事,人物弧光拉滿,追光用四個角色拍了一個故事,審美疲勞的只能看看特效。
? 對角色的安排上,我并不能理解現在的編劇對申公豹為什么有那么強的執(zhí)念?兩個封神宇宙已經出現了三個申公豹,《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新封神楊戩》,里面至少有一對是相互沖突的。如果真的想繼續(xù)中國神話寫出好故事,就請不要追著美漫的反英雄薅到底,在正面英雄都刻畫不好的情況下,把觸手伸到反英雄方面,拍出來的是什么效果可想而知。電影里申公豹的造反根源也讓人無語,編劇真的仔細研究過封神嗎?還“封神僅僅給我一個分水將軍,把我塞進東海海眼不給我出來”。翻這種舊賬的時候,申公豹就不想想自己是因為墻頭草,背叛師尊,三次違背承諾才被塞東海海眼的?這樣還好意思把自己塑造成苦大仇深的典型?不知道編劇是不是和申公豹產生了共鳴,覺得自己就是申公豹的現實投影呢。
? 再說反派的陰謀,在這個電影我很少能看到這么牽強的陰謀了:玉鼎真人為了金陵洞不倒而騙楊戩。編劇就沒有想過,這樣會讓楊戩變成一個純純小丑?為了矛盾而制造矛盾,這陰謀我在進電影院看到金陵洞就想到了。不是我吹牛,看過前三部追光宇宙,你也一樣能猜到。
? 最后再說楊戩這個人物本身,不知道為什么要給楊戩一個這樣洗白的背景?!栋咨呔壠稹返某晒υ谟谠S仙在觀眾眼里,一直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形象,追光把前世許宣改成聰明,敢愛敢恨,生死契闊的人設時,觀眾會有一種對白娘子愛情故事圓夢的感動。(當然這種感動也沒了,《青蛇劫起》開頭就毀了兩年的等待)但楊戩能一樣嗎?作為木二郎的他劈山救母,作為二郎神的他是沉香劈山救母的最主要阻力,他本身的沖突性是哈姆雷特式的,既有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不甘,也有偉大而平凡的人性。電視劇《寶蓮燈》里對楊戩的描寫就是這樣,也讓觀眾從兒時一直記到現在。這次的楊戩,全程找沉香幫沉香,被師父騙,不顧人間再一次戰(zhàn)亂幫助沉香劈山,人物淺薄的還不如一張白紙,這屬于對著答案抄都抄不及格了。
? 所以屬于白蛇的那個2019是真的回不來了,沒有一個好編劇,特效不過是個無足輕重的添頭罷了,中國能做好特效的公司多了去了。彩條屋、玄機、藝畫開天,只要有一個公司的技術突破,那追光,還能剩下什么?
? 我也無法想象,一堆評分不到7分的個人神話電影,就算為了像復仇者聯盟一樣組合在一起,評分又能高到哪里去?作為最早關注追光電影的一批粉絲,真是眼見它起高樓,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人散,一曲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