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艦世界】聯(lián)合艦船設計:日本VII級戰(zhàn)列艦金剛'44

稿件作者:@氟化的鋰鹽
稿件性質(zhì):史實艦船
根據(jù)筆者來稿發(fā)表本文,部分內(nèi)容可能與稿件不同。
發(fā)表本文不代表編者認同筆者觀點。

艦船簡介
1944年1至8月間,金剛進行了先后兩次改造,移除了部分152mm副炮并增設兩座127mm高平兩用副炮和大量25mm防空炮,成為游戲內(nèi)狀態(tài)。在隨后的10月,金剛參與了萊特灣海戰(zhàn)和薩馬島海戰(zhàn),重創(chuàng)了岡比爾灣號護航航母并擊沉了著名的羅伯茨號護航驅逐艦。
同年11月21日凌晨2時46分,金剛在臺灣海峽被美國潛艇海獅號命中2枚魚雷,最終因進水無法控制,于上午5時24分在基隆北方海域因彈藥庫爆炸沉沒。

金剛'44具有以下特點:
基礎航速優(yōu)秀,配合引擎增壓消耗品和優(yōu)化的舵效使得金剛'44擁有相當高的綜合機動性;
主炮組射程較遠,精度出色,射速良好,能夠在敵人側翼造成大量傷害;
主炮整體投射量較低,且口徑較??;
船殼厚度僅有19mm較易被高爆彈和大口徑AP彈擊穿造成大量傷害;
防空火力糟糕;
艦船等級為VII,不會被巴勞鱵擊沉。(歷史上擊沉金剛的海獅號屬巴勞鱵級。編者注:但是可以跨級組隊)

血量:55000
魚雷防護:25%
裝甲:19mm(上部裝甲帶:152mm,艦舯甲板:38mm,主裝甲帶:203mm,金剛式核心區(qū))
?
主炮:4×2 356mm
射程:21.2km
裝填時間:27s
180度轉炮時間:45s
Sigma:1.8(大巡圈)
HE標傷:5700(點火率:25%,穿深:59mm)
AP標傷:10200(標準引信)
?
副炮:8×1 152mm?6×2 127mm
射程:5.6km
?
防空:6×2 127mm?15×3 25mm 8×2 25mm 40×1 25mm
近程防空秒傷:305(2.5km)
遠程防空秒傷:85(5.8km)
黑云數(shù)量:3
?
最高航速:30kt?
轉向半徑:770m
轉舵時間:13s
水面隱蔽:14.2km(最小隱蔽:12.8km)
空中隱蔽:10.6km(最小隱蔽:9.6km)
?
消耗品:傷害控制小組、維修小組、戰(zhàn)斗機、引擎增壓(+8%/120s/120s/③)

編者短論
一份史實艦船設計,詳細的史實考證可見筆者獨具匠心。
但在缺乏足夠提升的情況下,金剛本身小口徑和低投射量的問題在高級房將被急劇放大,簡單且并不多的精度和射速提升恐怕無法解決這一問題。
建議筆者考慮為金剛'44提供特殊跳彈角或主炮裝填助推器消耗品等高效有力的強度提升手段;或者采用更簡單的方式,將該方案降級到VI級處理——即使施加大量的強化特色,金剛本身的艦船特質(zhì)已經(jīng)很難和VII級的諸位戰(zhàn)列艦們同臺競技。

?關于本欄目的更多未盡事宜,請點擊這里。
《投稿指南》請點擊這里;《數(shù)據(jù)格式共享創(chuàng)作指南》請點擊這里。
戰(zhàn)艦世界交流群:305231011
艦船設計交流群:6364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