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彩虹六號 武器可能原型和歷史⑥ JTF2篇

作者:@超級描邊已部署(辣條吞噬者)
(資料內(nèi)容節(jié)選自槍炮世界)

C8 SFW

先說明一點,迪馬克公司生產(chǎn)的武器C7、C8等,是美國授權(quán)加拿大制造的AR系列,規(guī)格上很接近M4、M16,但是不完全一樣,AR系武器都是積木槍,明白這點再繼續(xù)看。
C8卡賓槍其實是C7步槍的縮短型,采用短槍管和伸縮式槍托,主要是作為炮兵、車組或機組成員等的自衛(wèi)武器。迪馬克公司最初研制的卡賓槍原型類似于柯爾特的XM177形式,采用短槍管和長消焰器。在評估過原型后,加拿大軍隊認為25cm槍管的射擊精度太低,最后選擇了和柯爾特M4卡賓槍相同長度的槍管14.5英寸(368mm)。
C8使用與C7相同的機匣,即M16A1式的提把和照門,而且槍管壁沒有加厚,所以外形上與美軍的M4很容易區(qū)分開來。SFW是特種部隊武器(Special Forces Weapon)的縮寫,原稱C8FTHB,即C8的平頂機匣及重型槍管型,其槍管長16英寸,介于C8和C7之間。SFW的概念是源于特種部隊的需求,特種部隊認為C8的短槍管在較遠的射程上精度有限,而C7的尺寸則過長,于是迪瑪科公司就研制了這種尺寸緊湊、射擊精度高的模塊化武器系統(tǒng)。SFW的特點有:
增加槍管長度,***膛設(shè)計,提高槍管的射擊精度;
提高耐用性,增加槍管壽命;
加厚管壁以改善持續(xù)射擊時的耐熱性能;
采用RIS護木,便于加裝戰(zhàn)術(shù)附件;
快慢機左右手都能操作;
可根據(jù)需要處理成白色、沙黃色或草綠色的表面處理;
維護工具保存在握把內(nèi);
高效能的緩沖系統(tǒng)。
加拿大的JTF-2早些年裝備了C8和C8A1,現(xiàn)在也裝備了SFW。迪馬克公司也向外國用戶推廣這種產(chǎn)品,例如挪威的特種部隊。英國特種部隊在2000年舉行了一次招標,結(jié)果SFW擊敗了HK G36K和SIG SG551,成為SAS及其他英軍特種部隊的制式武器,并命名為L119A1。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zhàn)場上,英軍特種部隊在與美軍特種部隊的聯(lián)合行動中接觸了10英寸槍管的Mk18后,也提出需要同類型的CQB武器,于是又開始裝備一樣是10英寸槍管的L119A1。目前,裝備這兩種L119A1的英軍部隊包括SAS、SBS、特種部隊支援大隊、第16空中突擊旅的探路者排、第43突擊隊、皇家憲兵隊等等單位。

CAMRS

加拿大是第一個采用FAL的國家,最初的槍型被命名為C1,在1955年6月定型,由國營的加拿大兵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加拿大型與其他英制式FAL的區(qū)別在于C1的槍托和護木采用實心胡桃木。加拿大在1959年采用了改進后的C1A1,主要的改進包括兩件式的擊針和增加了一個塑料提把,此外還增加了一種輕機槍型C2A1,具有全自動射擊能力,且采用較重較長的槍管,有一個折疊式兩腳架,在折疊后充當前護木。加拿大型是英制式FAL唯一保留有空倉掛機功能的,此外槍機還可以手動掛機。加拿大生產(chǎn)的標準FAL彈匣是20發(fā),30發(fā)的直彈匣是為C2A1生產(chǎn)的。加拿大的C1和C1A1采用轉(zhuǎn)盤式覘孔瞄準具,而英國和澳大利亞的FAL都不使用這樣的瞄具,但加拿大的瞄具可以安裝在任何英制式FAL上。C2A1的照門采用斜板表尺,但卻是安裝在機匣上蓋而不是下機匣的尾部頂部。有意思的是加拿大皇家海軍裝備的C1式和C1A1是具有全自動射擊功能的,并分別命名為C1D和C1A1D。到了1984年,加拿大開始用5.56mm口徑的C7步槍(M16A2)代替C1A1,并用C9輕機槍(Minimi機槍)代替C2A1。



9MM C1

斯特林沖鋒槍(Sterling submachine gun)是英國人喬治·威廉·帕切特于1942年設(shè)計出一種沖鋒槍,后以其名字命名。后來,他與位于北漢普頓的斯特林工程公司合作,對該槍進行不斷改良和發(fā)展。二戰(zhàn)結(jié)束前,被稱為“斯特林·帕切特”的沖鋒槍樣品試制成功,并在空軍部隊進行了試裝備且受到好評。斯特林沖鋒槍以其更加簡潔的設(shè)計,更加現(xiàn)代化的制造工藝,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博得了士兵的喜愛。
1945年~1953年之間,為更替原有的老式武器,英國舉行了裝備選型試驗,“斯特林·帕切特”沖鋒槍參加了一系列內(nèi)容非常廣泛的測試,并且最終以明顯優(yōu)勢戰(zhàn)勝了其他競爭對手。英國隨后宣布將其作為大不列顛帝國的基本防御武器之一,定名為L2A1 9mm沖鋒槍,因為是在斯特林公司進行生產(chǎn),故又稱斯特林沖鋒槍,商業(yè)名稱則是MK2。
從1953年起,英軍部隊開始用斯特林沖鋒槍來替代司登沖鋒槍。最初的產(chǎn)品根據(jù)部隊的使用意見進行了一些改進,1955年誕生了L2A2沖鋒槍,商業(yè)名稱為MK3,1956年又進一步改進為L2A3沖鋒槍,商業(yè)名為MK4。1956年,L2A3批量裝備英軍,司登沖鋒槍被全部淘汰。


SUPER 90


這兩把槍其實是兄弟關(guān)系,造型來看,夾子妹的更像M3 SUPER 90。
詳情請看【專欄】彩虹六號 武器可能原型和歷史② FBI SWAT篇

XM26

這種名為模塊式霰彈槍附件系統(tǒng)(Modular Accessory Shotgun System——MASS)的武器是作為突擊步槍的一種戰(zhàn)術(shù)附件研制的,由PEO士兵辦公室負責,最初名為輕型霰彈槍系統(tǒng)(Lightweight Shotgun System——LSS),現(xiàn)在已經(jīng)正式命名為XM26模塊式霰彈槍附件系統(tǒng)。XM26采用5發(fā)容量的彈匣,發(fā)射各類12號霰彈、非殺傷性彈藥或破障彈,手動裝填,直拉式槍機,裝填拉柄在機匣左側(cè)并可向下折疊,霰彈槍本身重2磅,既可以掛在步槍上使用,也可以拆下來裝上握把和槍托后單獨使用,并有不同長度的槍管型號。目前該系統(tǒng)已經(jīng)在阿富汗進行實戰(zhàn)試驗。
游戲里是半自動的,現(xiàn)實里需要手動退殼,這么小的機構(gòu)半自動,育碧物理學。


HP Mark I 勃朗寧大威力系列手槍

M1935或稱為P35是HP手槍的第一個生產(chǎn)型。原型的P35手槍采用內(nèi)部抽殼鉤,就像1911手槍那樣。據(jù)說從1962年開始,F(xiàn)N公司改進了拋殼挺以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此后生產(chǎn)的P35手槍都采用外露抽殼鉤的設(shè)計,但我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采用外露抽殼鉤的P35手槍圖片?,F(xiàn)在除了比利時的FN公司,葡萄牙和阿根廷也在特許生產(chǎn)原型的HP的P35手槍。
在1950年代,HP手槍系列中第一個重新命名的改進型是Mark I型。HP Mark I型基本上具有了P35型上的各種特征。
此外還有一種被稱為HP輕型Mark I型(Mark I Lightweight),是一種非常罕有的型號,其最大的特點是底把采用重量較輕的鋁合金制造,據(jù)說這些槍在1950年代商業(yè)推出但去向不明。輕型Mark I型只有FN的生產(chǎn)標記而沒有勃朗寧標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