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ボカロ的流行變遷的探討與“VOCALOID風(fēng)格”的考察

2023-02-26 00:06 作者:奧瑞薇爾_AuRevoir  | 我要投稿

(1)從初音未來為主體的黎明期到以創(chuàng)作者為主體的VOCAROCK

? ? ? ? 在2007年8月31日初音未來(Hatsune Miku)合成歌聲軟件的發(fā)布及其引領(lǐng)的VOCALOID(虛擬歌手)現(xiàn)象的興起之后,隨著像米津玄師(Kenshi Yonezu)和YOASOBI等大熱曲目的誕生,VOCALOID音樂場景已成為現(xiàn)今J-POP(日本流行音樂)無法回避的一部分。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追溯VOCALOID音樂流行的變遷,同時思考關(guān)于“VOCALOID風(fēng)格”的含義,這個常常被提及但又不是十分明確的概念。

?

? ? ? 開發(fā)初音未來軟件的Crypton Future Media早在2004年11月就已經(jīng)推出了MEIKO這個VOCALOID軟件。當(dāng)時,雖然在音樂下載網(wǎng)站muzie等地已經(jīng)可以看到使用MEIKO的樂曲,但并不存在像“Vocaloid場景”這樣的形式或廣泛的聽眾。這兩個元素的形成始終要追溯到2006年12月推出的NicoNico動畫和2007年8月發(fā)布的初音未來。初音未來憑借其可愛的外觀和生成的“聲音”相匹配的設(shè)置不僅受到了DTM愛好者的關(guān)注,還在發(fā)布時以非同尋常的銷售記錄成為了DTM產(chǎn)品。隨著2007年的開始,NicoNico動畫上開始出現(xiàn)一些使用MEIKO進行翻唱的視頻,初音未來也在這個趨勢下主要以翻唱的形式開始在NicoNico動畫上發(fā)布。

?

? ? ? ? 通過使用共同標簽“初音未來”(NicoNico動畫的功能),每個視頻都會被關(guān)聯(lián)起來,并通過評論可視化觀眾的熱情,初音未來成為了一股熱潮。順便說一下,使用VOCALOID創(chuàng)作歌曲的人被稱為“VocaloidP / XXP”,起源被認為是9月3日發(fā)布的視頻“初音ミクが來ないのでスネています”的評論中,投稿者被命名為“ワンカップP”(音樂制作人的意思)。這個文化來源于在初音未來之前在NicoNico動畫上非常受歡迎的Aimas MAD(使用《偶像大師》相關(guān)作品為素材制作的MAD作品)的制作者,這個文化遵循了原作游戲中的“XXP”稱呼方式。

?

? ? ? ?現(xiàn)在進入正題。初音未來發(fā)售一周后,開始出現(xiàn)投稿原創(chuàng)歌曲的人。如果要挑選最重要的歌曲的話,可能會選擇OSTER project的《戀するVOC@LOID》、ika的《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和malo的《ハジメテノオト》等。特別是《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創(chuàng)下了巨大的播放量,大大加速了初音未來熱潮的發(fā)展。

? ? ? ?根據(jù)ヒッキーP的指摘,業(yè)余音樂家即使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布原創(chuàng)歌曲,通常也會持續(xù)處于無法被聽取超過100人的狀況(參考:『ボーカロイド音楽の世界 2017』p.44/ele-king books)。然而,通過初音未來的名字和聲音傳達,她成功將各種音樂傳達給了眾多聽眾。盡管如此,成功的音樂作品有一定的定向性。以上三首歌曲都是角色歌,即所謂的“VOCALOID形象歌曲”。在柴那典的『初音ミクはなぜ世界を変えたのか?』一書中,作為資深的VOCALOID歌迷之一的Kobachika說:“即使是原創(chuàng)歌曲,如果不是聆聽過動畫歌曲、角色歌曲和同人音樂的人,也不容易聽懂?!笔聦嵣?,許多VOCALOID音樂創(chuàng)作者也來自于同人音樂、BMS(模仿音樂游戲《beatmania》的樂譜格式及其音樂游戲)等領(lǐng)域,而翻唱曲目也以動畫歌曲、角色歌曲和東方Project作品為主。此外,雖然現(xiàn)在有專門針對VOCALOID音樂的俱樂部活動,即所謂的“VocaCra”,但最初它也是動畫歌曲派對(即專門針對動畫歌曲的俱樂部活動)的一部分。盡管這是在NicoNico動畫內(nèi)涌現(xiàn)的文化,但最初它被視為動畫相關(guān)的一部分。

?

? ? ? ?還有一首被稱為“殺死”初音未來的音樂作品。那就是2007年12月7日發(fā)布的supercell的“メルト(Melt)”。


? ? ? ?“Melt”的歌詞是一首普遍的情歌,即使不是由初音未來演唱,也能成立。這首歌曲有著優(yōu)秀的J-POP要素,如由四個音符(C、D、E、G)組成的引人注目的前奏樂句,以及使用了巧妙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快慢節(jié)奏變化的和弦變化等等。然而,僅憑這些就說“Melt”讓初音未來失去了市場是有些草率的。實際上,還有一些非角色歌曲也很受歡迎,比如2007年發(fā)布的ゆうゆ的“櫻花季節(jié)”。與這些歌曲不同的是,“Melt”引發(fā)了一股“翻唱”(歌ってみた)的熱潮?,F(xiàn)在說“歌ってみた”大多是指翻唱Vocaloid歌曲的視頻,但實際上,在Nico Nico動畫上,“歌ってみた”這一文化的歷史比初音未來還要久遠。由于“Melt”的普適性,它產(chǎn)生了許多翻唱視頻,占領(lǐng)了Nico Nico動畫的排行榜,進而演化成了所謂的“Melt震驚”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常常被稱為觀眾的目光從初音未來轉(zhuǎn)向創(chuàng)作者的契機。另外,同時介紹一下baker的「celluloid」和livetune的「Packaged」。

? ? ? ?「celluloid」是于2007年10月5日上傳的一首Vocaloid歌曲,于2018年9月21日創(chuàng)下了在Nico Nico動畫中歷史第二長時間達到百萬播放量的Vocaloid歌曲的記錄。這首歌曲在歌唱風(fēng)格和旋律方面表現(xiàn)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創(chuàng)意,是在「メルト」之前引發(fā)了歌唱熱潮的歌曲之一。它對Vocaloid樂壇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后來成為著名的VocaloidP,如sasakure.UK和40mP等人通過baker接觸到了Vocaloid樂壇和它的趣味,開始投稿自己的Vocaloid曲目(參考:音楽ナタリー)。同時,這首歌曲的實景MV和搖滾音樂風(fēng)格與「メルト」一起為「VocaloidP的藝術(shù)化」開拓了道路,可以說是一個先驅(qū)。


? ? ? ?這篇名為《Packaged》的歌曲于2007年9月25日投稿(簡短版本于22日投稿),在歌詞方面屬于連續(xù)演唱的人物歌曲,繼承了《戀スルVOC@LOID》的風(fēng)格。但是,從音樂上來看,它受到了Daft Punk和Justice等法國電子音樂的很大影響(參考:J-WAVE),在作風(fēng)上也可以看出和同時期流行的Perfume相似(順便提一下,有一些人認為Perfume的流行背景是因為在Nico Nico動畫的animas MAD視頻中很受歡迎)。作為代表初期的VOCALOID音樂制作人,livetune經(jīng)常與supercell一起被提及。而后來成為著名的VOCALOID音樂制作人的DECO*27和wowaka等人,也是通過livetune的音樂加入到了VOCALOID音樂圈中(參考:Famitsu.com/KAI-YOU)。在VOCALOID音樂圈中,使用VOCALOID制作的Techno Pop音樂也被稱為"Miku Pop",它在這個領(lǐng)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應(yīng)該指出的是,《週刊みくみくランキング》(現(xiàn)在稱為《週刊VOCAL CharacterとUTAUランキング》。通常稱為“ぼからん”)于2007年10月9日首次發(fā)布,而同樣持續(xù)至今的VOCALOID專門同人展銷會《THE VOC@LOiD M@STER》(通常稱為“ボーマス”)于2007年11月3日首次舉辦。因此,初音ミク(即VOCALOID)逐漸成為一個音源,以及導(dǎo)致獨立音樂場景的一個音源,同時也誕生了諸如“歌ってみた”等音樂衍生作品(不過,《週刊ニコニコ歌ってみたランキング》的作者指出,“歌ってみた”熱潮中supercell的《Black★Rock Shooter》比《メルト》更為重要(參考:Twitter)。

? ? ? ?在2008年中期,又掀起了新一波的潮流。此前,流行的VOCALOID音樂主要以流行音樂和電子合成音為主,但是真正由搖滾樂隊出身的搖滾音樂開始崛起了。其中特別值得關(guān)注的是#52-#54的VOCALOID排行榜(2008年9月22日至2008年10月13日)。164發(fā)布了他的初投稿《shiningray》,之后發(fā)表了《天ノ弱》;OneRoom(ジミーサムP)發(fā)布了「Scene」,之后發(fā)表了「No Logic」和「Calc.」;アゴアニキ發(fā)布了處女作よっこらせっくす」,之后發(fā)表了「モザイクロール」;DECO*27發(fā)布了處女作「僕みたいな君 君みたいな僕」之后發(fā)表了「モザイクロール」和「ヒバナ」。這些作品都位列前五名。當(dāng)然,像baker這樣的前例是有的,但是“VOCAROCK”這種利用VOCALOID進行搖滾的興盛,直接源流應(yīng)該就在這里。

?

? ? ? 2008年8月27日,livetune feat.初音ミク發(fā)行了《Re:package》,這是第一張主流發(fā)行的VOCALOID專輯。VOCALOID歌曲的卡拉OK配信正式開始,這個時期也開始了對VOCALOID歌曲的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開始了基于任天堂DSi的軟件『うごくメモ帳』的服務(wù)。此外,還要指出在這個時期,Treow和sasakure.UK的音樂分別具有現(xiàn)代音樂和Breakcore特色以及受到Progressive Rock影響的復(fù)雜節(jié)奏/發(fā)展。VOCALOID作為一個音樂場景,僅僅因為使用VOCALOID這一點就可以成立,有時也可以成為先鋒音樂的土壤,他們是證明這個觀點的第一代。如果談到先鋒的熱門曲目,那么cosMo (Bousou-P)的《初音ミクの消失》也是2008年發(fā)布的一首作品(原版于2007年發(fā)布)。


? ? ? ?如果說2008年cosMo的音樂展現(xiàn)了“ボカロ獨有”的特點的話,那么從2009年到2011年,wowaka和ハチ的音樂則是“類似ボカロ”的。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表述有些奇怪,但這種感覺很正常。當(dāng)時,沒有人會認為他們的作品風(fēng)格是“類似ボカロ”的。但是,許多受到他們影響的人們開始出現(xiàn),這些追隨者們也變得出名,從而使得“術(shù)曲”的說法開始被廣泛認知。如果只是有零星幾個追隨者出現(xiàn),那么他們最多只會被稱為“○○P風(fēng)格”的Vocaloid音樂,然后就會默默無聞地消失。即使有很多追隨者,如果他們并不出名,那么從外部來看,也不會被認為是“術(shù)曲”的。然而,筆者認為他們的音樂是當(dāng)前音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并故意在此時點將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斷定為“術(shù)曲”的。接下來,筆者將在追蹤Vocaloid音樂流行趨勢的同時,探討“術(shù)曲”的概念。

(2)席卷全場的wowaka和ハチ

? ? ? ?在2009年8月12日,supercell發(fā)行了與歌手nagi(やなぎなぎ)合作的單曲『君の知らない物語』。這一事件不僅成為了日后繼續(xù)涌現(xiàn)的ボカロP出道的開端,同時也象征著與下一代ボカロP的交替。許多人指出,正是在這個時期,年輕人開始廣泛聆聽ボカロ音樂。

?

? ? ? 在2009年的JOYSOUND年度排行榜上,supercell的「メルト」(melt)排名第9位。到了次年,排行榜中的10首歌曲中有5首是ボ曲,這一點也證明了這個說法。在這里,我們來看看在這個時期席卷虛擬歌手音樂領(lǐng)域的wowaka和Hachi。

? ? ?wowaka在2009年5月11日發(fā)布的「グレーゾーンにて?!归_始了他作為ボカロP的活動。從這首歌開始,就可以看到wowaka音樂的代表性元素,如一個小節(jié)中只有一個音符,關(guān)鍵時刻插入16分音符,以及在最后的1.5拍中使用“16分音符+16分休符+4分音符”(和3-2ソン?クラーベ后半部分大致相同)的節(jié)奏,一個在1、2小節(jié)內(nèi)結(jié)束的主旋律,以及La-Mi或Mi-La((都是轉(zhuǎn)位。雖然是小調(diào),但把平行大小調(diào)的主音看作根音))的純五度的重復(fù),還有以小六度的Mi-Do上升的旋律等等。


? ? ? ? 在同年8月30日發(fā)布的16拍的四分之一節(jié)奏搖滾歌曲「裏表ラバーズ」中,以BPM159的16分音符的快速唱法展現(xiàn)了歌曲《初音ミクの消失》的旋律特征。雖然公開承認受到虛擬歌手音樂的影響,但長谷川白紙表示:“我認為《消失》是從打擊樂的角度創(chuàng)作的(顯然,合唱和一節(jié)之間明確分開,從歌詞中也可以明顯看出唱法的概念不同)。相反,我認為驅(qū)動wowaka的,正是那種可以與Nightcore聯(lián)系起來的加速美學(xué)。“他繼續(xù)說:“wowaka和其他ボカロP唯一可以分開的唱法,是唱歌,還是錯誤,我想還是wowaka的身體,快。大腦、手指、喉嚨、舌頭都一樣(參照:Twitter 1/2)。


? ? ? 16分音符的快速演唱,像佐藤良明的『ニッポンのうたはどう変わったか: 増補改訂 J‐POP進化論』和鈴木蘇姬的『80年代音楽解體新書』都認為,這種唱法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民謠、南方全明星和佐野元春等人。但與wowaka相比,這些歌手似乎保持了一定的音高。imdkm在『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一書中引用了佐藤的觀點,認為小室哲哉在“(4音1拍≒16分音符的)‘說唱節(jié)拍’的速度感中,明確展現(xiàn)了構(gòu)成house和techno的16拍節(jié)奏,而通過廣泛使用附點八分音符,保持了每個音高的清晰度和單詞之間的連貫性?!?基于長谷川白紙和imdkm的討論,我們可以認為,wowaka通過在整個歌曲中使用躍動的旋律展示了高速搖滾的16拍節(jié)奏,并更新了“歌唱”這一概念。wowaka曾表示,“我在與Vocaloid相遇并制作音樂的過程中,找到了在語言、旋律和樂句等方面感覺最有趣的東西,以及我的獨特制作方式。我第一次有意識地全部使用這些技巧,并最終完成了「裏表ラバーズ」?!保▍⒖迹篴nimate Times)

? ? ? ?另一方面,ハチ在2009年5月20日發(fā)布的「お姫様は電子音で眠る」中開始了他作為ボカロP的活動。這種散布打擊樂的風(fēng)格也出現(xiàn)在后來的Hachi及其追隨者的音樂中,但更突顯Hachi的獨特音樂風(fēng)格的應(yīng)該是他的第二部作品《Persona Alice》??峙率怯珊铣Ч斐傻牟缓椭C的領(lǐng)奏音色相當(dāng)具有特色。使用布魯斯音符中的Mi?也非常印象深刻。


? ? ? ?2010年7月6日發(fā)布的代表作品《結(jié)ンデ開イテ羅剎ト骸》在旋律中使用了常規(guī)短調(diào)音階中不存在的音符Fa#和So#。這個音階被稱為旋律小調(diào)音階,ハチ/米津玄師使用的代表音階,例如「Lemon」和「パプリカ」。然而,在談?wù)?,ハチ?xí)r,不可或缺的歌曲應(yīng)該還是于2010年8月19日發(fā)布的「マトリョシカ」吧。雖然這是一首具有各種要素的歌曲,但考慮到對后來的音樂產(chǎn)生的影響,選擇挑選其副歌中的調(diào)性轉(zhuǎn)換(C?m→Em)、通稱“Just the Two of Us進行”的和弦進行、左右交替演奏的吉他以及高BPM(205)等部分。雖然其他的細節(jié)將在后面詳細討論,但這里先看一下第一個“副歌中的調(diào)性轉(zhuǎn)換”。

?

? ? ? 實際上,與「マトリョシカ」一樣,2010年的三大熱門VOCALOID歌曲wowaka的「ワールズエンド?ダンスホール」和DECO*27的「モザイクロール」也在副歌中進行了調(diào)性轉(zhuǎn)換。這些歌曲是目前僅有的六首進入“VOCALOID神話” = 突破1000萬觀看量的VOCALOID曲目中的三首。 “副歌中的調(diào)性轉(zhuǎn)換”也經(jīng)常被視為“VOCALOID風(fēng)格”的元素,可以說這個形象也是由這三首歌曲決定的。那么,“副歌中的調(diào)性轉(zhuǎn)換”真的很“VOCALOID風(fēng)格”嗎?讓我們看一下2008年至2019年12年間邦樂和VOCALOID曲目的排行榜。邦樂選取Billboard JAPAN Year End中當(dāng)年或前一年發(fā)行的前五名(排除非邦樂,但日本原創(chuàng)曲目的海外藝術(shù)家在此范圍內(nèi)),VOCALOID歌曲選取當(dāng)年發(fā)布的播放量前五名。兩者均排除翻唱歌曲,如果出現(xiàn)藝術(shù)家/VOCALOID制作者重復(fù),則只考慮排名較高的歌曲。同時,平行大小調(diào)被視為相同的調(diào)性,忽略第二段轉(zhuǎn)調(diào)或B段轉(zhuǎn)調(diào)后回到A段調(diào)性的情況。

? ? ? ?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60首歌曲中,在邦楽中有8首,而在ボ曲中有20首歌曲在副歌中轉(zhuǎn)調(diào)。與同年代的日本流行音樂作品相比,「副歌中的轉(zhuǎn)調(diào)」確實(相對)具有「VOCALOID味」。在這里,需要理解的是,并不是說「副歌中的轉(zhuǎn)調(diào)」是VOCALOID歌曲獨有的要素。即使是在其他地方產(chǎn)生的要素,如果被許多歌曲采用并形成了追隨者,它也可以成為該文化領(lǐng)域顯著的特征。在這個意義上,與ボカロ P所受影響的上一代音樂相比,將其與同代的音樂進行比較也是合理的。

? ? ? 現(xiàn)在,當(dāng)我們聽到“副歌轉(zhuǎn)調(diào)”這個詞時,想必會立刻想起小室哲哉。這里再次引用imdkm的『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一書中的內(nèi)容:“過去,小室哲哉曾談到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被快速發(fā)展和突然轉(zhuǎn)調(diào)所特征化的原動力是來自‘恐懼’。他說‘這是因為日本人的聲音特性問題。如果是像外國人那樣特別鮮明的聲音,即使是簡單的歌曲也可以唱得好。但對于日本人,擁有足以不僅憑借聲音就能引起興趣的獨特個性的人很少?!?。這個言論的實質(zhì)部分是充滿啟示性的,因為它也同樣適用于VOCALOID。柴那典在他的『初音ミクはなぜ世界を変えたのか?』一書中也指出:“雖然使用VOCALOID可以通過‘調(diào)教’技術(shù)接近人類的聲音,但基本上聲音色調(diào)都是平坦的。音高偏差也很少,歌唱能力從根本上也不存在。考慮到忽略了聲音信息量,因此為包含信息量的編曲和音色的曲子贏得了成功的觀點也是可行的?!保╥mdkm和柴那典的討論都與R&B歌手做了對比,這也很有趣)。


? ? ?此外,我認為以前的作曲過程中一定有一個階段是通過唱出旋律來確認的。但是,由于VOCALOID直接唱出了輸入的旋律,因此可能會缺乏人性化。因此,人們可以制作出使用急速跳躍或半音步移等人類難以唱出的旋律(雖然精確區(qū)分這一點很困難,但這又是有意識的“獨有VOCALOID”的另一回事)。此外,可能還可以提到“沒有令人感到舒適的節(jié)奏”這一點。這可能已經(jīng)被快速唱歌和高音所取代。唱歌文化強調(diào)像吉他演奏一樣的快速彈奏,因此價值觀認為能夠快速唱出高音的人會被視為唱得好。與卡拉OK等相結(jié)合,這些類型的音樂變得受歡迎,因此“像VOCALOID一樣”成為了一個詞。此外,這種“缺乏身體性”的特點不僅適用于旋律,也適用于背景樂器組。當(dāng)然,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是VOCALOID,整個DTM也會適用。但正如之前提到的Hikkie P所指出的,(不會演奏樂器的)業(yè)余音樂在VOCALOID之前幾乎沒有被廣泛聽取。因此,人們認為打擊樂感強的音樂=“像VOCALOID一樣”的觀點也是有道理的。(參考:YouTube DOON. work頻道)照:YouTube DOON. workチャンネル)。

? ? ? ?讓我們簡要談?wù)剋owaka和ハチ受到的音樂影響。Wowaka的影響源于后朋克樂隊NUMBER GIRL和SPARTA LOCALS等。特別是SPARTA LOCALS的“ピース”中最后的1.5拍節(jié)奏出現(xiàn)了“16分音符+16分休符+16分+付點8分休符”的riff,節(jié)奏也是16拍的4/4,給人留下了相當(dāng)wowaka風(fēng)格的印象。而ハチ的影響源于搖滾樂隊BUMP OF CHICKEN和RADWIMPS等。這兩位創(chuàng)造出的“vocaloid風(fēng)”的源頭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到00年代的日本搖滾樂,但是ハチ也承認通過NicoNico視頻平臺受到了平?jīng)g進等人的影響(參考:J-WAVE)。這兩位音樂家在音樂上共同的特點是“高速搖滾”,但“自己制作插畫”也是對后續(xù)影響非常大的一個點。他們樹立了“以自我制作為核心的ボカロP”的形象。

? ? ? ?這些由wowaka和ハチ所提出的音樂特性,對于接下來談?wù)搗ocaloid歌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下次,我們將追蹤這些音樂特性如何被傳承給下一代的ボカロP,以及如何演化為“vocaloid風(fēng)”的音樂。

(3)關(guān)于kemu、トーマ和じん對后續(xù)的影響

? ??進入2011年后,wowaka和Hachi的投稿停止了,但在VOCALOID(虛擬歌手)領(lǐng)域,他們的支持者開始崛起,創(chuàng)作出許多值得關(guān)注的VOCALOID歌曲和VOCALOID制作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kemu和トーマ。kemu于2011年11月7日投稿的《人生リセットボタン》開始了他作為VOCALOID制作者的活動,他與著名插畫家和影像制作者合作的事情也成為話題,從他的第一部作品就創(chuàng)下了大熱。


? ? ? ?這首樂曲的音樂特點是以BPM200的高速搖滾為主,并穿插著印象深刻的16分音符的旋律(在kemu的音樂中通常夾在第三拍),可以說是沿襲了wowaka的風(fēng)格,但kemu并不僅僅是wowaka的追隨者。他將這些元素與高音壓的合成器、來自金屬樂的沉重吉他和鼓相結(jié)合,更新了wowaka提出的過度音樂特點。他的旋律和主題的構(gòu)思也與wowaka不同。wowaka和他的追隨者的旋律通常以構(gòu)成音的三個音符(如果是小調(diào)則為La、Do、Mi,如果是大調(diào)則為Do、Mi、So)中的一個開始,但kemu的旋律常常以不同的音符開始(主要是La或Si)。他常常使用小調(diào)五聲音階,而以La、Do、La、So、La結(jié)尾的副歌也是kemu的象征。kemu提出的音樂特點也被繼承到了之后的Omoi等Vocaloid制作人的音樂中。

在kemu之前,于2010年4月5日發(fā)布了「零に還る世界」一曲的トーマ,成為了ボカロP。他在2011年5月2日發(fā)布的「バビロン」一曲中獲得了突破。


? ? ? ?此后,トーマ將自己根源于后硬核(參考:M-ON! MUSIC)的激進和復(fù)雜性與Hachi的喧鬧音樂風(fēng)格相結(jié)合(或替代),并以與kemu不同的音樂風(fēng)格呈現(xiàn)“過度性”(盡管kemu和トーマ都沒有明確公開承認受到wowaka或Hachi的影響)。 「バビロン」的節(jié)奏變化非常復(fù)雜,從BPM186的4拍子開始,到Bメロ的前一小節(jié)變成BPM230的3拍子,到Bメロ后半部分變成BPM183的4拍子,甚至還穿插了臨時的2拍子,而第二段的Bメロ則既沒有BPM也沒有拍子的變化,構(gòu)成非常復(fù)雜。關(guān)于復(fù)雜性,如果將トーマ和之前以復(fù)雜性贏得人氣的sasakure.UK結(jié)合起來考慮,則會變得更加有趣。トーマ和sasakure.UK在復(fù)雜性方面都在采訪中表示,“為了在制作過程中多次聆聽,以避免自己產(chǎn)生疲勞感”(參考:音樂Natalie / Nittan Shibashi的“為什么初音未來可以改變世界?”第232頁引用)。雖然這不僅僅適用于Vocaloid音樂,但作曲和混音都是由自己完成的,這在除特例外的業(yè)余制作人中是比較普遍的??紤]到之前提到的“在Vocaloid出現(xiàn)之前,業(yè)余音樂幾乎沒有廣泛聽眾”的情況,這也可能是“Vocaloid般”的形成的一個因素。トーマ所提出的音樂風(fēng)格也被傳承給了之后的Vocaloid制作人,如ユリイ?カノン等人。

? ? ? kemu和トーマ之間有一個共同的音樂元素,即“吉他寫作”。kemu在「六兆年與一夜物語」中,トーマ在「エンヴィキャットウォーク」中表現(xiàn)出了這一特點,其中包括在DAW上進行的切分等。這與「マトリョシカ」中分配給左右吉他的感覺也是相同的。這種“吉他寫作”是當(dāng)前VOCALOID音樂中常見的元素,它的源頭似乎可以追溯到他們。由于VOCALOID音樂以打擊樂為主流,因此很容易產(chǎn)生缺乏身體感的短語,但是由于基本上不進行現(xiàn)場演出,而是在錄音中完成,這種錄音藝術(shù)性質(zhì)可能有助于引入編輯和(有意識的)技術(shù)性短語。

? ? ? ?另外,除了后硬核外,「バビロン」之前的トーマ還發(fā)布了包含大量金屬元素的所謂的金屬核樂曲。kemu和トーマ都更新了“Vocaloid風(fēng)格”,并具有金屬元素,這一點非常有趣。在這里,雖然不考慮原因,但可能是由于Vocaloid歌曲的聽眾日益年輕化(合法免費收聽也可能是一個原因),進一步追求華麗的結(jié)果。順便提一句,Neru也是這個時期不可或缺的Vocaloid主流存在,他也有金屬作為背景(參考:Twitter1 / Twitter2)。

? ? ? 在這個時期,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Vocaloid制作人存在,他就是以《虹色日記》聞名的じん(自然之?dāng)砅)。じん從2011年2月17日開始以Vocaloid制作人的身份活動,他的第一首作品是《人造敵人》。這首曲子和他的第二首作品《機械樂譜》都屬于鼓打貝斯風(fēng)格(順便提一句,Vocaloid音樂界中也有許多鼓打貝斯的流行曲,比如iroha(sasaki)的《爐心融解》、satsuki ga tenkomori的《網(wǎng)游廢人之呼吸》等),但是在同年9月30日投稿的第三首作品《蜻蜓之日》中,じん轉(zhuǎn)向了搖滾風(fēng)格,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 ? 關(guān)于じん(自然之?dāng)砅)的音樂影響,他的主要熱門曲目包括「カゲロウデイズ」等,其BPM超過200的搖滾風(fēng)格較多,因此可以說他的熱門曲目也是“wowaka,ハチ以降”的現(xiàn)象。但如果說我個人的觀點,相較于kemu和トーマ,我認為じん的音樂風(fēng)格中并沒有從之前的Vocaloid熱門曲目中受到影響。實際上,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投稿自己的作品之前完全沒有聽過Vocaloid曲目(似乎甚至不知道在NicoNico動畫上可以投稿),這是一個事實(參考:『別冊カドカワ 総力特集 ニコニコ動畫』p.22-23)。じん的音樂根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至2000年代的日本搖滾,尤其是THE BACK HORN,但是我認為他的音樂不應(yīng)只被切分為搖滾這一方面。じん除了受到日本搖滾樂的影響外,也公開表示受到了山下達郎和神前晁的影響(參考:BARKS/1st PLACE 公式サイト)。從專輯中附帶的樂譜可以看出,“カゲロウデイズ”中頻繁出現(xiàn)張力和音和開放和弦,而“チルドレンレコード”則以Ⅱm/Ⅴ和Ⅴm7等city pop風(fēng)格的和弦為主。這兩首歌曲雖然仍然被劃分到搖滾流派,但“如月アテンション”和“想像フォレスト”則更適合歸類為流行音樂。當(dāng)然,kemu和トーマ也有流行音樂風(fēng)格的作品,但是對于じん來說,每首歌曲都通過故事情節(jié)相互聯(lián)系,構(gòu)成了一個巨大的內(nèi)容。在考慮對后續(xù)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影響時,我感覺じん的跟隨者中有很多擅長制作流行音樂的人,例如YASUHIRO(康寬)。另外,雖然じん的音樂BPM較高,但是快速演唱和復(fù)雜性等元素相對較少,相較于kemu和トーマ使用的“過剩性”,似乎不太明顯,這是我的觀點。

? ? ? 雖然這個系列專注于討論Vocaloid音樂的音樂方面,但如果要談到じん(自然之?dāng)砅),就不能忽略『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亥播恁Ε抓恁弗Д取皇且粋€音樂故事連續(xù)作品,發(fā)展到小說化和電視動畫化的程度。然而,在Vocaloid音樂歷史上,這種連作并不是那么少見。如果要舉一個『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之前的代表性例子,那么可能是には(悪ノP)的“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Sasakure.UK的“終末シリーズ”、cosMo@暴走P的“消失ストーリー”、19's Sound Factory的“First Sound Story”。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雖然小說『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是在2012年5月30日發(fā)行的,但在2010年8月10日,其中一個“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之一的小說“悪ノ娘 黃のクロアテュール”已經(jīng)出版了。創(chuàng)作者本人的寫作也是一個共同點?!癡ocaloid小說數(shù)據(jù)庫”這個可貴的網(wǎng)站作為參考,2010年只有一個“悪ノ娘”,2011年只有“悪ノ娘”的續(xù)集和另一個,但到了2012年增加到了13個。在這個時候,雖然只有三個標簽,但進入2013年,從11個標簽中發(fā)行了36個。截至2010年12月,“悪ノ娘”已經(jīng)突破了10萬部的報道,所以2012年的標題,包括『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也是在“悪ノ娘”的成功的模仿下出版的,到2012年9月,『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總銷量已經(jīng)突破了50萬部的報道,因此2013年以后的標題也是在『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成功的模仿下出版的。

? ? ? 為什么會講這么多與音樂無關(guān)的事呢?因為這種“VOCALOID小說”的流行也直接影響了VOCALOID音樂的流行。2012年5月12日,150P的“終焉之書計劃” 終焉ノ栞プロジェクト』,同年7月3日,手塚翠的“女學(xué)生偵探系列” 『女學(xué)生探偵シリーズ』,12月1日,Last Note.的“御神樂學(xué)園組曲” 『ミカグラ學(xué)園組曲』,12月26日,ぷす(じっぷす)的“平成計劃”都開始運作,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這些作品都是根據(jù)“プロジェクト系”的熱度和小說化的趨勢所創(chuàng)作的,也被總稱為“項目系列”。

?

? ? ? ? 在音樂方面,有很多音樂家也沿用了wowaka-kemu的風(fēng)格,進入這個時期后,“模仿熱門曲目”也經(jīng)常被ボカロP和聽眾們指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雖然和上面列舉的例子有些不同,但れるりり的『地獄型人間動物園』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是一張專輯,收錄了11位VOCALOID音樂制作人為“現(xiàn)代女孩內(nèi)心深處的黑暗”所創(chuàng)作的歌曲。其中的收錄曲れるりり的「脳漿炸裂ガール」雖然并沒有到達模仿的程度,但可以說是代表“遵循熱門規(guī)律的熱門曲目”的典型例子。事實上,れるりり曾多次講述“腦漿炸裂女孩”是一首研究熱門曲目后創(chuàng)作出來的歌曲(參照:マイナビニュース)。

? ? ? ?與此同時,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受到仰慕影響”的音樂作品,而非僅僅“因為紅了所以模仿”(雖然要完全區(qū)分兩者很困難,但在這里我們重視各位ボカロP的言論)。2013年3月10日發(fā)布日向電工的「ブリキノダンス」就明顯受到了wowaka的影響:一段單音的副歌旋律、節(jié)奏中處處都插入16分音符、并以“16分音符+16分休符+4分音符”這樣的節(jié)奏結(jié)束前兩拍。從音樂要素來看,這首歌曲完美地復(fù)制了wowaka的元素,而從PV變?yōu)榱宋淖謩赢?、黑白插畫等其他元素上也能看出它從wowaka那里受到了啟發(fā)。

?

? ? ? 該曲還由歌手SymaG(島爺)翻唱而成,并在niconico動畫和YouTube上均突破了1千萬次播放量。此外,它還被收錄進了多個音樂游戲中,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一首曲目?!该棟{炸裂ガール」和「ブリキノダンス」都體現(xiàn)了上文提到的“受到wowaka和ハチ等人影響的跟隨者們紛紛涌現(xiàn),并且這些跟隨者自身也因此而變得出名,從而首次獲得“VOCALOID風(fēng)格”的評價”的現(xiàn)象。

?

?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這個時期,日本最著名的VOCALOID曲目之一——黒うさP的「千本桜」和宣傳Google Chrome的廣告曲《Tell Your World》由livetune推出。

? ? ? ? ?《初音未來》的開發(fā)者佐々木渉在『初音ミク10周年――ボーカロイド音楽の深化と拡張』(《初音未來十周年——Vocaloid音樂的深化與擴展》)一書中談到了《千本櫻》的流行現(xiàn)象:“《千本櫻》的原曲被制作出來,然后有人在卡拉OK中唱了它,接著又有人聽了之后說‘這首歌怎么這么好聽???’‘我想加到我的曲庫里去,告訴我原曲名字吧!’等等。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流傳出去了。聽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我只能說,這首歌之所以流行起來,是因為大家都被它吸引住了。這個過程中初音未來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有趣的是,這首歌本身并不依賴初音未來,更像是一首因口口相傳而流行的曲子?!?/p>

? ? ? ?? 因此,《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千本櫻》、《Tell Your World》以及小說、卡拉OK、電視廣告等等的Vocaloid音樂在2011年至2012年期間已經(jīng)深入人心。

? ? ?? 到2013年中期,Vocaloid音樂的項目系列流行趨勢已經(jīng)趨于平穩(wěn),熱門曲目數(shù)量減少。人們開始稱Vocaloid音樂的衰退期到來了,也有人用「焼け野原」“焦土”這樣的比喻形容它(要聲明的是,這只是針對熱門曲目的討論,而不是針對整個Vocaloid音樂圈的)。即便如此,也正因如此,新的音樂流行開始涌現(xiàn),如“ヨルシカ”、“ YOASOBI”、“ 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這些流行趨勢直接導(dǎo)致了當(dāng)下日本音樂圈的變化。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繼續(xù)探討這個“焦土”時期的流行趨勢。

(4)n-buna和Orangestar的出現(xiàn)帶來的新感覺

? ? ? ? 到了2013年中期,kemu和トーマ的活動停止了,而『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音樂發(fā)展也(暫時)結(jié)束了。雖然之前已經(jīng)按照各個ボカロP的時期進行了區(qū)分,但是從2013年中期到2015年底,可能會有一些被忽視的東西。一般認為代表這個時期的VOCALOID制作者是n-buna和Orangestar,但是兩人的活躍時間有微妙的差別,而最初大受歡迎的作品與這個觀點不同。因此,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當(dāng)時流行的音樂。

? ? ?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從高速搖滾轉(zhuǎn)向流行音樂(包括流行搖滾)。代表作品如スズム的《世界壽命と最後の一日》,想太的《いかないで》,TOKOTOKO(西沢さんP)的《夜もすがら君想ふ》,ユジー的《ミルクラウン?オン?ソーネチカ》,以及HoneyWorks,とあ,40mP,還有n-buna和Orangestar的多部作品。當(dāng)然,之前就有流行音樂的熱門歌曲,但是自2008年到2009年以來,受到了搖滾熱潮的壓制,無法稱為第一線的音樂。因此,更恰當(dāng)?shù)恼f法是,不是由于高速搖滾轉(zhuǎn)向流行音樂而成為熱門,而是因為高速搖滾的流行趨勢平息了,流行音樂才浮出水面。

? ? ? ?Giga(ギガP)的EDM曲子也很有趣。他作為一個重視人聲和音樂組合活動的音樂制作者,以Vocaloid P的身份重新出現(xiàn),融合了DECO * 27的電子音樂元素,并展現(xiàn)了穩(wěn)定的熱度。在Nico Nico動畫上,海外制作者唯一的百萬點擊曲目,Crusher-P的電子曲《ECHO》也是在2014年發(fā)布的(根據(jù)“Vocaloard Charts”的數(shù)據(jù),該曲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僅次于Hachi的《砂の惑星》)。

? ? ? ?現(xiàn)在,n-buna和Orangestar被認為是這個時期代表性的音樂制作者,但兩者的首次熱門作品之間有一段時間間隔。n-buna在2013年2月19日發(fā)布的《透明エレジー》大受歡迎,在2014年2月24日發(fā)布的《ウミユリ海底譚》之后正式成為了受歡迎的ボカロP。Orangestar則在2014年7月17日發(fā)布了《イヤホンと蟬時雨》和2014年8月19日發(fā)布的《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兩首連續(xù)熱門曲目,成為了受歡迎的Vocaloid P。雖然《ウミユリ海底譚》和《イヤホンと蟬時雨》之間的時間間隔不是很長,但從當(dāng)時的推特等信息可以看出,Orangestar最初也涉足了輕快流行音樂,并且比n-buna更早獲得了熱門。

? ? ? ?n-buna和Orangestar的名字并列出現(xiàn)的時間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兩人當(dāng)時都十幾歲,有過交往,Orangestar在「空奏列車」中更接近了搖滾樂并且接近了n-buna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兩人都以夏季為主題的歌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比起n-buna和Orangestar,本應(yīng)更受歡迎的HoneyWorks的歌曲是一連串的少女漫畫式作品,與Vocaloid場景的聽眾有些距離。盡管兩人的名字現(xiàn)在并列出現(xiàn),但他們作為代表性的一代人還需要時間來證明。然而,本文主要關(guān)注音樂方面的趨勢和對后來者的影響,因此不會深入探討這一點。

? ? ? ?讓我們來看一下它們的音樂風(fēng)格。n-buna在與ヨルシカ合作中已經(jīng)充分展現(xiàn)了他擅長旋律悅耳的搖滾音樂制作的能力。正如前面提到的兩首歌曲“透明エレジー”和“ウミユリ海底譚”,兩者都以超過200BPM的高速搖滾為特點。但是,發(fā)布于2014年11月11日的歌曲“夜明けと蛍”卻變成了一個BPM80的慢板搖滾情歌。該歌曲是目前為止在NicoNico視頻網(wǎng)站上播放量排名第44的熱門歌曲,但在這44首歌曲中,BPM低于100的只有“夜明けと蛍”和2017年發(fā)布的Hachi的“砂の惑星”。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著名音樂制作人制作的BPM低于100的歌曲,但很難說是代表作品??紤]到這一點,n-buna本人演唱的“夜明けと蛍”自我翻唱的YouTube視頻已經(jīng)超過了1千萬次的播放量,可以說是一項偉大的成就。這首音符也非常少的歌曲,似乎已成為終結(jié)長達5年的過度壓縮高速搖滾流行的決定性打擊。


? ? ? ? n-buna受到多位藝術(shù)家的影響,但在這里我們要關(guān)注的是People In The Box和the cabs(參考:OKMusic)。不僅是n-buna,許多屬于殘響唱片的樂隊對VOCALOID制作者產(chǎn)生了影響。目前作為創(chuàng)作歌手和ヨルシカ的支援貝斯手活躍的谷田さん也是其中之一。在NicoNico動畫上,存在著被稱為“Post-Mic”的標簽,用于標注后搖滾/大眾搖滾風(fēng)格的VOCALOID曲目,這些標簽標記的影片數(shù)量超過900(當(dāng)然,這些影片并非全部受到殘響系樂隊的影響)。在VOCAROCK中,編輯和技術(shù)短語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些樂隊的影響。

? ? ? ?Orangestar是一位以其簡單的音色和編曲而聞名的VOCALOID制作人,甚至讓人想要尋找其中的激進因素。他的代表作品「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和「Alice in 冷凍庫」中,副歌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有所不同,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歌曲創(chuàng)作也不容易被歸類為A段→B段→副歌的形式。從這個角度來說,可以將他和トーマ聯(lián)系起來討論,但兩者的多變性也有些不同。トーマ的手法可以被稱作“片段式”,他會改變節(jié)奏和和弦等,打破歌曲中的連續(xù)性并產(chǎn)生不和諧的感覺,以此推動歌曲的發(fā)展,而Orangestar則幾乎使用相同的音軌,僅改變旋律,這反而可以被稱作“連續(xù)式”的手法。從這個角度來看,Orangestar的作風(fēng)仍然是簡單的(盡管在「Alice in 冷凍庫」第二段B段和「快晴」第二段A段中,也可以看到“片段式”的發(fā)展)。在旋律方面,重復(fù)的音階“Do→Re→So”(如「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A段的〈明日よ明日よ〉、「Alice in 冷凍庫」最后的〈想い熱を放て〉、 「空奏列車」副歌的“用鉆石來描繪這個世界”等)也是其印象深刻的特點。Orangestar的音樂風(fēng)格是以鋼琴和合成器為主角的流行音樂(雖然也有使用吉他的歌曲)。正如前面所述,他經(jīng)常和n-buna一起被討論,但兩者的立場略有不同。n-buna出現(xiàn)在高速搖滾流行的末期,逐漸在搖滾的框架內(nèi)消磨過剩的元素,而Orangestar則是作為表面化的流行音樂一支出現(xiàn)的,可以說他在場景中植入了非搖滾的感覺。

? ? ? ?從BPM、音數(shù)、調(diào)式等方面來看,將n-buna和Orangestar的音樂風(fēng)格視為快速搖滾≒wowaka和Hachi所定義的“似乎是VOCALOID的”音樂的連續(xù)體可能并不是很合適。那么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是否“不像VOCALOID”呢?說實話,我本來是認為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不像VOCALOID”的人,但是通過查看關(guān)于ヨルシカ的推文等,似乎有相當(dāng)數(shù)量的人認為他們的音樂風(fēng)格“像VOCALOID”。當(dāng)前的VOCALOID場景中確實存在許多被認為是n-buna的追隨者的VOCALOID P。從這個意義上說,n-buna確實是創(chuàng)造了新的“像VOCALOID的”人物,但如果它在其他音樂場景中的比例也很接近,那么就不必特意說它是“像VOCALOID的”。畢竟,可以認為n-buna的音樂風(fēng)格中有某些“像VOCALOID的”元素是合理的。在這里,我們希望關(guān)注旋律。ヨルシカ的代表作「ただ君に晴れ」和「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辭めた」副歌的開頭旋律有共同點。它們以小3度上升的開頭拍子(旋律在第1拍之前開始,以及該旋律)Mi→Sol或La→Do開始,以長2度上行到La或Re為落腳點。另外,盡管「ヒッチコック」副歌中有Mi插入到Sol和La之間,但它只有3連音的長度,因此可以視為同一類型的旋律。許多熱門VOCALOID歌曲采用了這種旋律,其中包括在此系列文章中出現(xiàn)過的歌曲,如「千本桜」「六兆年と一夜物語」「ヘイセイカタクリズム」等。那么這個旋律真的是“像VOCALOID的”嗎?讓我們通過前幾次提到的歌曲列表來進行比較。

? ? ?根據(jù)檢驗結(jié)果,在以這個旋律開始的部分存在的邦樂包括嵐的《Troublemaker》(C段)和DAOKO × 米津玄師的《打上花火》(A段),而在VOCALOID曲中則包括Last Note.的《セツナトリップ》(B段/副歌)和太陽系Disco(副歌)等共計7首曲目。雖然這是一個五聲音階的經(jīng)典旋律,但在代表性的VOCALOID曲目「千本桜」和六兆年と一夜物語」的副歌中使用了這個旋律,這是很重要的。因此,即使有人認為以這個旋律為標準的音樂“有點像VOCALOID”,也不奇怪。

? ? ? ?順便利用之前的歌曲,讓我們考慮一下作者認為的“不像VOCALOID”的元素,即“保留主題的同時下降的旋律”。在本次比較中使用的音樂中,Mr.Children的“HANABI”的副歌和King Gnu的“白日”的B段等都是很明顯的例子。雖然這個元素也想盡快進行比較,但問題是從哪里開始算作主題,以及什么是同一主題等問題。因此,本次使用了簡單的規(guī)則(各部分的開頭三個音高變化是主題,音程關(guān)系和節(jié)奏相同的主題是相同的主題,同一部分內(nèi)下降的主題是下降的主題。還有其他一些細節(jié)條件,但省略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規(guī)則并不完美,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而且確認是手動進行的,所以請謹慎理解。

?

? ? ? ?根據(jù)這個規(guī)則,筆者調(diào)查了具有“主題下降”的邦樂有20首歌曲,VOCALOID有6首歌曲。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問題是,原本是VOCALOID P的米津玄師的歌曲“Lemon”和“打上花火”也有這個元素,但在由ハチ發(fā)布的「マトリョシカ」和「パンダヒーロー」等歌曲中卻沒有。這種旋律具有流暢的進行方式,是人類演唱的音樂所獨有的“漂亮的旋律”之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kemu和トーマ的追隨者Omoi的「テオ」(2017年)和ユリイ?カノン的「だれかの心臓になれたなら」(2018年)也有這個元素。如果認為這種“主題下降”是J-POP(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歌謠曲)的特征,那么可以說這種感覺在形成于2009年至2012年左右的“VOCALOID風(fēng)格”中,在2017年左右流入了這種感覺。順便提一下,即使在ヨルシカ的前面提到的三首歌曲中,根據(jù)本次規(guī)則,“主題下降”也是看不到的。

? ? ? ?雖然稍微離題了一下,但以上就是n-buna的“類似于VOCALOID”的要素的研究(實際上這些要素與之完全無關(guān),只是可能可以用“n-buna式”來替換“類似于VOCALOID”這個說法)。那么,曾經(jīng)的高速搖滾已經(jīng)成為過去,流行和流行搖滾開始興起的VOCALOID場景將會如何發(fā)展呢?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將追蹤2016年以及之后的流行趨勢,探討VOCALOID場景的某種轉(zhuǎn)折點。


ボカロ的流行變遷的探討與“VOCALOID風(fēng)格”的考察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增城市| 陆丰市| 荔浦县| 肇东市| 溆浦县| 无锡市| 盐城市| 桐庐县| 临江市| 阳东县| 大悟县| 五大连池市| 浦城县| 霍林郭勒市| 理塘县| 邢台市| 普安县| 丰顺县| 石狮市| 呼图壁县| 盐边县| 兰溪市| 荃湾区| 桃江县| 广灵县| 封开县| 东丽区| 嘉禾县| 股票| 潜江市| 博野县| 蓝山县| 林西县| 梁平县| 张掖市| 阿城市| 黄冈市| 汉阴县| 茂名市| 疏勒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