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您的孩子“理解”什么是欺凌?如何應對欺凌?
成為欺凌的受害者通常是一段痛苦而情緒化的旅程。作為父母,采取正確的步驟可以確保您的孩子在克服這一困難階段時感到安全。 ?
這之前呢,我先講一個“兩個蘋果的故事”。
它是這樣的。 ?
一位老師站在教室前,手里拿著兩個一模一樣的蘋果,手掌各一個。她反復從高處掉下一個,同時牢牢抓住另一個。
過了一會兒,她問學生們是否有任何一個蘋果已經改變了。
由于乍一看沒有明顯差異,他們回答說兩個蘋果看起來和以前完全一樣。
但是當老師拿起刀子切入兩個蘋果時,被摔了好幾次的那個露出了嚴重瘀傷的果肉,而另一個卻完好無損。
欺凌的現(xiàn)實就是,受害者往往在外表上看起來很正常,即使他們內心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創(chuàng)傷。
這就是為什么讓學生從小就知道他們的言行會對他們選擇欺負的人的生活產生嚴重影響的原因總是很重要的。
但是,很難確定那些傷害性行為是否確實是欺凌行為。就像掉下蘋果一樣,很難破譯動作的意圖。是故意的嗎?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重復?受害者是否發(fā)現(xiàn)難以制止這些傷害性行為?
在包括欺凌在內的一系列傷害行為中,父母和老師有能力調整他們對孩子的反應和支持,并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一個關鍵步驟是識別孩子是否因他人的言行而感到不安和影響的跡象。雖然瘀傷和腫塊形式的身體欺凌往往更明顯,并表明可能有問題,但當欺凌本質上是口頭或社交時,就變得特別難以察覺。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重要的跡象是他們孩子的性格或舉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通常會在短時間內發(fā)生,而且沒有明顯的原因。
當一個通常活潑的孩子突然變得安靜或反之亦然時,這通常表明可能存在更大的潛在問題,因此父母需要保持警惕。
溝通與支持
當父母觀察到孩子有這些痛苦的跡象或向他們傾訴時,父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孩子身上找出發(fā)生了什么。接下來,將事件通知學校。這將使學校能夠全面了解情況并進一步調查。然后,家長和老師可以討論后續(xù)步驟,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并防止進一步的事件發(fā)生。
學生、學校和家長之間強大的溝通網絡對于幫助打擊欺凌和其他形式的傷害行為至關重要。
處理情況
作為父母,發(fā)現(xiàn)您的孩子是欺凌的受害者可能是一種非常情緒化的經歷。父母的反應可以決定局勢的成敗。
盡管這可能是一個困難的階段,但您必須保持冷靜以適當地評估情況并為您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對于可能已經受到精神和身體脅迫的欺凌受害者來說,沒有父母的支持可能對他們的康復過程非常不利。
從很小的時候起,孩子們就傾向于將父母視為舒適和安全的避風港,作為父母,我們必須為他們提供傾聽的耳朵,不要過早下結論。我們必須通過了解情況來表達對孩子的支持。
欺凌受害者的父母可以做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鼓勵他們的孩子反擊他們的壓迫者。
盡管這似乎是最實際的反應,但它不僅將孩子置于更大的危險之中,還意味著找不到解決方案。
暴力不是辦法,它實際上可能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因為反擊可能會激怒欺凌者并導致他們以更大的力量進行報復。然后你的孩子的自我價值下降得更多。
相反,父母應該盡力去解釋欺凌者的真實想法。
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了解欺凌者想要做的只是煽動反應。反應越大,欺凌者的滿足感就越大。作為父母,您可以引導您的孩子了解欺凌者對他們所說或所做的事情并不能定義他們是誰。
父母也可以和他們的孩子一起進行角色扮演,練習一種自信的反應來代替被動或攻擊性,例如“現(xiàn)在停下來,讓我一個人呆著”,然后走開并尋求成年人的幫助。
父母對此的反應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機會來培養(yǎng)他們的性格和韌性。
一開始可能會很困難,但如果你多次嘗試無視欺凌者,他們最終會意識到他們無法打敗你。這就是你成功的地方,因為你設法在沒有以暴力報復的情況下解決了問題,而且你沒有讓惡霸的行為定義你是誰。
當你的孩子被欺負時該怎么辦
對于欺凌者的父母來說,發(fā)現(xiàn)您的孩子在學校一直在恐嚇其他人有時可能難以應付。
通常有三種不同的反應。
第一種往往是冷漠,父母淡化情況的嚴重性,說“孩子就是孩子”,或者“這只是他們最終會長大的階段”。
第二個傾向于道歉,并愿意與學校合作,采取措施確保他們的孩子變得更好。
第三個通常是否認的。不管擺在他們面前的證據如何,他們都會極力捍衛(wèi)自己的孩子,有時甚至試圖將自己的孩子定位為受害者而不是肇事者。
父母想要保護他們的孩子是很自然的,但通過承認他們的孩子在他們的行為上刻薄和不尊重的事實,父母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們自己的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
如果不加以控制,他們的行為可能會在未來造成可怕的后果,到那時,任何干預都為時已晚。
旁觀者效應
目睹欺凌的旁觀者在改變欺凌者和受害者之間的權力平衡方面也發(fā)揮著最重要的作用。
欺凌者經常公開展示暴力和侵略行為,以證明自己并得到周圍人的肯定。
因此,當旁觀者介入并指責欺凌者的行為時,后者立即感到需要改變自己的方式以被周圍的人接受。
人數肯定有力量,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們在看到有人被欺負的那一刻就大聲疾呼。保持沉默的旁觀者越多,欺凌者往往感覺越有權力。就這么簡單。
小小的善舉可以對受害者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父母,你可以鼓勵你的孩子成為一個樂于助人和有愛心的朋友,陪一個被別人忽視的同學休息,和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