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兵器_關刀與斬馬刀
雖然「青龍偃月刀」被《三國演義》的關雲(yún)長所用而聞名。但按照史實,長柄的大刀在三國年間仍未盛行,關羽當時配備的兵器,應為環(huán)首刀以及矟等刺擊型的長兵器。
至於「偃月刀」一詞,則可見於北宋《武經總要》中的「刀八色」?!傅栋松鼓水敃r軍中流行的八種刀具,而「偃月刀」(書內寫法為「掩月刀」)便位列其一。

「偃月刀」在史實中的圖式,最早見於宋代。


依照《武經總要》的圖譜所載,「掩月刀」長柄、刃厚,刀鋒處往內彎,形成四份一圓形的弧度。刀背位置開叉並構成一個裂口,未知是否能用以夾鎖敵人的兵器。
由此說來,女友被膠水黏上的刀器,其實並非偃月刀。蓋因它的鋒口並沒有內扣成圓,而是只有輕微的孤度,其刀背亦沒有開叉。故此,該刀的制式應當比較近似明代流行的長柄斬馬刀。
在明代劉效祖撰寫的《四鎮(zhèn)三關志》中,便有一幅記載了斬馬刀外形的圖譜,與女友拿起的刀具確實更為接近。而在同一張圖裡面,亦另外收錄了一種名為「關刀」的武器,應當便為掩月刀的代稱。足見掩月刀與斬馬刀確實是兩種不同的長柄大刀。

有人認為,宋代岳飛在抗金時所用的「麻扎刀」,便是這種斬馬刀的原樣。因為在《大明會典.軍器軍裝一》中,便明確寫有「麻扎斬馬刀」的字樣。據(jù)聞鄭成功麾下的「鐵人軍」,便是配備了這種款式的「雲(yún)南斬馬刀」,依照荷蘭人揆一(Frederick Coyett)的回憶錄,當時鄭軍士兵都揮動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兵刃,裝在半人長的木棍之上。

雲(yún)南斬馬刀,依照荷蘭人揆一(Frederick Coyett)的回憶錄,當時鄭軍士兵都揮動著令人望而生畏的兵刃,裝在半人長的木棍之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