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堅持
堅持,雖然不那么舒服,但是是很重要的一個品質。有沒有可能我們覺得難以堅持,是因為我們對堅持這個詞太敏感,或者有著天然的抵觸情緒呢?或者說,我們對堅持的耐受度太低? 很多事我們都要堅持,否則就會半途而廢。比如說學習,無法堅持,那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后出不了成績。比如學習樂器、健身、舞蹈,和學習都是一樣的。再比如說處理問題,如果我們不堅持,哪怕是干耗著,耗不過別人,若還看輕堅持這個品質就顯得很不明智。再困難一點,如果我們不堅持,不持續(xù)的的想辦法,那眼前的問題就只好放一邊,永遠也解決不了,畢竟它不會自己解決自己,或者我們索性直接判定其不可被解決。對于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那就更要堅持了,完全就是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的規(guī)律。堅持,恒心,毅力是非常寶貴的品質,它貫穿在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 也許我們會有另外的一種思路:我不想堅持,堅持太難受了,我也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結果不會太好,那索性就不要開始了。那就更有意思了,因為我們再也踏不出自己的腳步了,我們成了一個脆弱不堪的碎紙片人,風一吹就隨風飄散了。故步自封、為避免失敗而拒絕開始會限制了自己的一切可能。 所以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那是勇敢者的游戲,他們不斷突破自己的舒適區(qū),不斷去迎接新的挑戰(zhàn),不斷挑戰(zhàn)自己,讓不可能成為可能,如此才能收獲巨大的自我效能感,獲得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和成就感。而為了這種快樂我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直面和挑戰(zhàn)自己的恐懼,怯懦等這些人性的弱點還要堅持不懈。這是真正拓展自己的過程,羽化成蝶,鳳凰涅槃,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需要經歷痛苦才能重生,才能達到生命的新高度。 有人對痛苦這個詞比較排斥,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體驗美好,不是來受苦的。有一句話講,眾生皆苦,似乎在說人來世上都是來受苦的,其實不然,受苦和受快樂并不矛盾。我們不能狹隘的認為,體驗只有美好的體驗,酸甜苦辣咸其實全是體驗。就算每天都吃滿漢全席,也有吃膩的那一天吧。過于極端終會被反噬,調節(jié)平衡才是長久之道。 (一枚硬幣有正面和反面,只看到正面或者只看到反面都是片面的。最近對平衡之道有了一些感受,好處就是心態(tài)更平和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