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治療糖尿病再出勁爆消息!干細胞療法會有怎樣的效果?



從國際糖尿病聯(lián)合會所發(fā)布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來看,中國人罹患糖尿病的現(xiàn)狀可謂觸目驚心。
在近十年間,我國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的攀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從2011年的9000萬直逼1億4000萬,每10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據(jù)測算,未來的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仍舊會進一步沖刺新高,并在十年內上升至1.64億人。在全球范圍內約有5.37億成年人罹患了這種慢性疾病,與糖尿病的搏斗往往持續(xù)終身。
更為可怕的是,IDF還指出:還有44.7%的成年患者未確診。也就是說,可能多達2.4億人尚未知曉自己已經得病的事實,就更別提控制血糖的針對性措施了。
作為臨床上最常見的代謝障礙疾病,糖尿病所引發(fā)的并發(fā)癥可能很少在坊間巷議中提起,卻是患者羞于啟齒的。許多人認為,都是因為管不住嘴才會導致患上糖尿病,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糖尿病具有明顯的遺傳特性和家族發(fā)病傾向,同時不節(jié)制飲食、勞力活動過少也會導致糖尿病——在老百姓眼中,糖尿病被視為一種富貴病。

我國糖尿病患者為數(shù)眾多
這也難怪,近二十年來,隨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隨之水漲船高,頓頓有肉吃不再是一種奢侈生活的象征。身邊體型肥胖的人群數(shù)量日益增加,越來越多親友同事加入了胖子大軍——糖尿病發(fā)病率顯著上升的趨勢也就不足為奇了。
按照IDF的數(shù)據(jù)推斷,截止2019年,在世界范圍內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超過4.6億人,這意味著,幾乎每11個成年人當中就有一人不幸罹患了糖尿病。據(jù)估測這一數(shù)據(jù)仍將持續(xù)惡化,并在約25年后攀升至7億人左右[1]。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數(shù)量為數(shù)眾多,已經造成異常沉重的衛(wèi)生支出。在諸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消費水平更高,糖尿病罹患人數(shù)占比已經超過10%[2]。這種慢性疾病所帶來的驚人經濟負擔不僅壓榨著每一個患者家庭,更為城市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

令人扼腕的是,糖尿病是一種能與人相伴到白頭的病癥,盡管現(xiàn)代醫(yī)學已經對糖尿病進行了大量臨床研究,也采取有各類飲食節(jié)制方式和藥物干預治療方案,然而病患的血糖水平仍然處于極不穩(wěn)定的境地,并且稍不注意就會突破危險閾值。要想依靠強勁的意志力抵抗美食誘惑,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下去,對病患的精神摧殘可以說相當慘烈。
不過,一則有關干細胞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為糖尿病患者帶來了一絲曙光。
干細胞有望成為糖尿病治療的利劍
在今年10月18日,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南波士頓的生物技術公司福泰制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宣稱其研發(fā)的全分化胰島細胞替代療法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獲得了令人振奮的實驗結果。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單劑治療,這名患者已經能減少九成的胰島素注射量[3]。

普通人可能很難對“減少胰島素用量”感到興奮,因為健康人很難理解胰島素的給藥方式。實際上,對于餐前餐后需要注射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來說,最大的心愿莫過于有朝一日能徹底停藥——無論是皮下注射,還是靜脈滴注,抑或是微型泵泵入,每日不得不為之的針刺痛苦,大腿內側或肚皮上的無數(shù)針眼,都讓糖尿病成為一種難以言喻的痛楚。

而福泰制藥所研制的用于治療I型糖尿病的新藥——VX880,經通過注射進入肝門靜脈輸送給藥,其作用機理在于著力恢復患者體內胰島細胞功能,具體包括葡萄糖反應性胰島素的產生,使其重返正常軌道。
具體而言,VX880是一種可分化為胰島細胞并分泌胰島素的同種異體干細胞,屬于干細胞療法的一個技術分支。這種干細胞療法同時還可避免病患因為外源性胰島素注射劑量拿捏不準而導致的低血糖——在嚴重情況下,低血糖可能會危及生命,發(fā)生昏厥、抽搐和休克。也就是說,VX880不僅具有更為優(yōu)越的服藥效果,并且能從根源上減少甚至停止外源性服藥。
干細胞素來以幾乎無窮盡的增值潛能和分化能力,為醫(yī)學研究機構矚目。VX880臨床試驗的初步成功,猶如在一片荒地上打出了“向下挖掘可以找到黃金”的告示,找對了研究方向,意味著未來還將有一大批抗擊糖尿病的新型干細胞藥劑即將問世。
而在我國,截止目前,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達到111個。其中包含前段時間國內新增的1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
從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新增的11個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中,有4個與糖尿病相關,其中2個與糖尿病足相關。糖尿病足是最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并發(fā)癥,是干細胞臨床研究的熱門領域。相信未來隨著基礎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開展,干細胞有望成為糖尿病足治療的利劍。
醫(yī)療科技持續(xù)進步,雖然已經讓糖尿病的治療有了更多可能,但它的危害依然不容小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日常生活開始檢視,避免糖尿病來敲門,不僅維持身心健康,也能守護自己的未來!
參考資料: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NSUQH4V0512TON6.html
[2] 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10910/195139806.shtml
[3]?https://www.sohu.com/a/495868240_282570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