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GUITARWORLD雜志】Soundgarden的七大吉他里程碑時刻——Kim Thayil精選

為慶祝這支Grunge天團獲得搖滾名人堂提名,Soundgarden主音吉他手Kim Thayil盤點了七首包含了他同Chris Cornell創(chuàng)造的可謂西雅圖最有膽的吉他演奏的杰作。
?
作者:Richard Bienstock
譯者:F9startsVI5
頭圖來源:Martin Philbey/Redferns
原地址:https://www.guitarworld.com/features/kim-thayil-soundgarden-landmark-guitar-moments
?
?
來自譯者的前言:
本屆搖滾名人堂提名名單同往年一樣群星薈萃,入選藝人包括Soundgarden \ Iron Maiden \ Rage Against The Machine \ Wille Nelson等,如果您能科學上網(wǎng)以及有能夠使用的郵箱地址,直至4月28日,您每天都可以登錄https://vote.rockhall.com/為喜歡的候選者投票,粉絲投票結果前五位有增加入選搖滾名人堂的可能性,let's make rock'n'roll hall of fame rock'n'roll again!
這篇文章Kim談論的主要是吉他技術,而我在這方面是完全的外行,出錯可以說是肯定的,所以具體內(nèi)容請務必以原文為準,各種翻譯/樂理問題歡迎捉蟲。

“說到Soundgarden,我們并沒有過于迎合電臺口味?!?strong>Kim Thayil如是說。
?
他又繼續(xù)補充道:“然而我們最后確實對上了電臺的口味,即使我們的調(diào)弦稀奇古怪?!?/p>
?
的確,在他們的音樂生涯中,這支西雅圖的音樂巨頭不僅另辟蹊徑地使用了許多日后將會被整個世界作為grunge熟知的音樂元素,還憑借著高超又不失古怪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吉他技藝,成功將這種音樂風格打進了主流文化,白金認證專輯(其中包括1991年的《Badmotorfinger》和1994年的《Superunknown》)、電臺和MTV熱單(《Outshined》、《Black Hole Sun》、《Spoonman》)高筑,引得其后無數(shù)另類搖滾樂隊踵武。
?
現(xiàn)如今,Soundgarden實至名歸地獲得了2023年的搖滾名人堂提名,這是他們第二次進入候選投票名單。他們擁有深遠的影響力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氖聦?,與此同時,吉他手Kim Thayil表示,如果今年能夠進入搖滾名人堂,對他們來說也將會是巨大的榮幸。
?
“當我第一次聽說搖滾名人堂,我就想,這玩意能怎么量化?”Thayil說道。
?
“但之后我開始有一些朋友被引進或者是去參加活動,他們說:‘老兄,它很有意思的,因為粉絲熱衷于見到自己熱愛和信任的樂隊的成就和長處被肯定。’如果你是粉絲,它就是驗證你的選擇、評估你的音樂品味的一次機會。這讓我改變了對它的看法,我開始意識到它很重要?!?/p>
?
Thayil繼續(xù)道:“以及現(xiàn)在Chris走了(Soungarden主唱、吉他手、詞曲創(chuàng)作者Chris Cornell于2017年逝世,享年52歲),它變得愈發(fā)重要起來。這是為了紀念Chris、傳承樂隊的遺風(legacy)。還是為了我們的粉絲們——為了他們這些年來給我們的愛與奉獻。”
?
為了肯定Soundgarden值得進入搖滾名人堂,《Guitar World》與Kim Thayil進行了一場對談,回顧他眼中的那些奠定了樂隊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的經(jīng)典吉他時刻。
?

1. Hunted Down (Screaming Life, 1987)
“從《Screaming Life》中誕生了兩樣東西,一樣就是《Hunted Down》的吉他solo,它可以說是奠定了我們的音樂基調(diào),噪音元素、爵士元素,那些不和諧與自發(fā)性的方面都會被吸收進我日后對我們的吉他solo的處理中。
?
“那段solo可以說是棱角分明、火花四濺,我很滿意它就這么融進了一首本來會是riff主導的硬搖流行短歌。它說明了我們的感知有點更傾向于考量更加嘈雜、更加具有藝術美感的方面。”
2. Nothing to Say (Screaming Life, 1987)
“從《Screaming Life》中誕生的第二樣東西是《Nothing to Say》,它是我們寫的第一首Drop D調(diào)弦的歌曲。但它更是代表了Soundgarden的另一個方面——重型(heavy)、嗡鳴(drone-y)、迷幻的riff,它與同搖籃曲和兒歌一樣押韻且光怪陸離的、上到十二品演奏的主歌部分形成了鮮明對比?!?/p>
?
“另一件事是我們用吉他制造了諸多有別于傳統(tǒng)的和弦和音階(?traditional?fretted chords and scales)的無關(extraneous)聲音和噪音,其中的典型就是我在bridge部分和bridge與結尾之間的部分在低音E弦上的制造出的某種泛音(harmonic effect)。你會發(fā)現(xiàn)這在Soundgarden日后的音樂中反復出現(xiàn)。”
?
3. Flower (Ultramega OK, 1989)
“這大概不算是Soundgarden的音樂風格或者吉他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算是獨特的一部分,我說的就是《Flower》的前奏。另外,《Flower》是我們第二首用drop D調(diào)弦寫的歌,是專輯《Ultramega OK》的一首單曲。開頭的音效是我對著弦吹氣做出來的?!?/p>
?
“我彈的是我的Guild S-100,用的是琴橋拾音器(bridge pickup setting)以求更明亮(brighter)的音色。我把E弦降到D音,這樣兩根D弦和五弦A音就能共振(sympathetic resonance)?!?/p>
?
“Guild的拾音器能收到外部的聲音(microphonic pickup),所以我可以通過吹弦得到一種某種錫塔琴(sitar)般的環(huán)境效果。我用的合唱踏板(chorus pedal)也增強了這種效果。我錄音時候是這么干的,但是現(xiàn)場表演時候吉他容易發(fā)出嘯叫反饋聲,表演也就比較困難了。以及我當真的去現(xiàn)場表演的時候,我總是聽到別人評價我是在用胡子彈吉他。我懂的:亞裔。胡子。吉他。吉他靠著臉。那想必是用胡子彈吉他。然而并不是,我只是懶得刮而已?!?/p>
4. Heretic (Deep Six compilation, 1986)
“《Heretic》收錄于《Deep Six》專輯,它并不是Soundgarden的首張專輯,但是它收錄的是我們首次發(fā)行的錄制歌曲。這是一首我們早期寫成的歌曲,大概是樂隊剛剛成立的前幾個月,也是我們85、86、87年的演出中的慣例歌曲?!?/p>
?
“我們應該已經(jīng)發(fā)行了三個版本:《Deep Six》版本的鼓手是Scott Sundquist;給《Loud Love》單曲碟的B-side版本是我們和(制作人)Steve Fisk 與Terry Date合錄的;另一個版本是我們和Jack Endino合作的?!?/p>
?
“但是在所有版本中,我們都會或輕或重地在吉他旋律riff里突出使用三到四個泛音。這種模式在日后被我們發(fā)揚光大了。比如,Matt(Cameron,鼓手)用泛音寫了《Limo Wreck》。Chris在《The Day I Tried to Live》也用了一些泛音?!?strong>Never The Machine Forever》的bridge部分有泛音?!?/p>
?
“我們并不是將泛音融入旋律riff的開創(chuàng)者,但是這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的風格和身份辨識的一部分。我覺得,人們以前一般都是在吉他solo里使用泛音,將它作為一種強調(diào)和增色。然而我們是非常有意地將它用作吉他riff的音樂主體?!?/p>
5. Tears to Forget (Deep Six compilation, 1986; Screaming Life, 1987)
“同樣是在《Deep Six》里,有首歌叫《Tears to Forget》,它是一首硬核(hardcore)歌曲,我認為有兩點讓它能夠在風格上仍有Soundgarden的辨識度。一點是空弦嗡鳴(open-string drone)的使用。我在此之后繼續(xù)使用這種空弦嗡鳴寫歌,最后Chris也開始用它寫歌。以及我認為Matt和Ben(Shepherd,貝斯手)大概也時不時會用它。但是《Tears to Forget》是我們所錄的最早使用它的歌之一?!?/p>
?
“在這首歌中,我有時候會保持E弦空弦音的同時在A弦上演奏旋律riff。其他的時候,我會保持A弦嗡鳴的同時在D弦演奏旋律riff。所以說整首歌下來,我想除了副歌部分,我在其他的地方的處理都是讓E、A或者D弦保持空弦音的同時在相鄰弦演奏旋律riff。”
?
“關于《Tears to Forget》的另一點是它激起了《Deep Six》里的其他樂隊的興趣。我記得Green River、the Melvins、Skin Yard的成員都在那說:‘嘿,你知道Soundgarden干了什么嗎?在《Deep Six》精選輯里,他們有整一首歌都是反饋嘯叫音(feedback)?!?strong>Deep Six》大概就錄了八首歌,能留給吉他表現(xiàn)的歌就幾首。然而其中之一的《Tears to Forget》是一首吉他從頭到尾都在嘯叫的歌曲。我們當然對《Screaming Life》專輯版本也做了同樣處理。我們把這種音效當作寫歌的一種素材?!?/p>
?
“它之后一直是我們的素材,直到我們發(fā)行的最后一張專輯都是如此——(2019年的)《Live from the Artists Den》。最后一首歌《Feedbacchanal》的主體就是嘯叫音(feedback)以及Ben和我在嘗試制造旋律和嗡鳴(drone)聲?!?/p>
6 and 7. My Wave, The Day I Tried to Live (Superunknown, 1994)
“Soundgarden用起吉他特殊調(diào)弦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但是人們一般談論起我們的特殊調(diào)弦時,他們總是將目光集中于drop D上,因為我們帶動了Nirvana、Alice in Chains和Skin Yard等樂隊使用它??墒俏覀冞€是用了許多drop D以外的調(diào)弦的?!?/p>
?
“其中一個我覺得超級有意思的調(diào)弦就是Chris在《My Wave》里用的EEBBBE(并不是網(wǎng)上經(jīng)常認為的EEBBBB),《The Day I Tried to Live》也用了。我也是用這個調(diào)弦寫出了這兩首歌里我所有的增彩的部分。這兩首歌是都來源于《Superunknown》的單曲 ?!?/p>
?
“對于我來說,我覺用這兩首大概能算是流行歌的歌,其中一首還使用了我認為很難蹦的7/4拍,最后竟然搖身一變成了電臺熱單和MTV熱門視頻,這就是典型的Soundgarden作風,也算是展現(xiàn)我們?nèi)绾瓮渡硎袌龅臉酥拘缘那昂罅鞒??!?/p>
?
“我的意思是,《The Day I Tried to Live》這種類型的歌曲憑什么能上任何的電臺歌單的?聽著它你可不想跳舞。它在派對上可不會受歡迎(笑)。行吧,我們給你的派對帶來了一首氣氛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