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魯迅 深層次解讀
在我們的初中語文課本中,共有三篇出自吶喊的小說,分別是《社戲》《故鄉(xiāng)》《孔乙己》,剩下兩篇小說我們會在之后講解,而我個人認為《故鄉(xiāng)》是魯迅的巔峰級別小說。那就讓我們再來一起看看這篇小說吧。 整篇小說共有三個主題:過去美麗的故鄉(xiāng),現(xiàn)今破敗不堪的故鄉(xiāng)以及“我”所希望的未來的故鄉(xiāng)。 1)全文主要表現(xiàn):過去的故鄉(xiāng)。這一點我想大家在看少年閏土的時候都有所體會,但是,魯迅為什么要這么寫呢?全文著力打造了“我”與閏土之間的童年真摯情誼,或許只是作者想要拋掉一部分殘忍的現(xiàn)實,盡力享受快樂的人生吧。 2)全文最大的藝術沖擊力: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雖然全文極力表現(xiàn)過往的故鄉(xiāng),但現(xiàn)在的故鄉(xiāng)正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閏土一聲老爺,飽含著多少辛酸與無奈,蘊含著“我”內心多少的失望與感慨;楊二嫂的裝腔作勢,飽含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無力與自卑,“我”又是多么悲痛與茫然......這一份藝術沖擊力,比所謂快樂的過往,要強得多。 3)全文最難以理解的哲學探討:未來理想中的故鄉(xiāng)。大多數(shù)初讀者往往會不解甚至忽略理想中的故鄉(xiāng),其實這是作者內心的自況:未來的中華文明究竟要怎么走下去呢?是像我一樣辛苦展轉,像楊二嫂那樣辛苦恣睢還是像閏土那樣辛苦麻木?本應該都有著新的生活啊,是完全不同的...... 此外,本文還有一個特有的魅力:對于新生力量的刻畫:宏兒和水生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飛出來”等描寫給予了破敗的故鄉(xiāng)一絲新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魯迅這里把自己同故鄉(xiāng)一起比做了舊的力量,雖是深深的理解,卻也是決然地拋掉了自己舊的故鄉(xiāng)那個飽含著痛楚的,有著階級固化,吃人的社會。無法改變的社會,轉而開始同新生力量而反思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在走自己的路”,魯迅在結尾發(fā)出了靈魂深處的吶喊:“希望他們不要同我們一樣,他們本應該有著新的生活,和我們完全不同的......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下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學們,為中華之思想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