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南京師范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考研考情解析及經驗分享
1、關于擇校和定專業(yè)
我本科是一所211院校,專業(yè)是測繪工程,想深造碩士,主要的方向有測繪、地理信息系統(tǒng)、遙感、大地測量等。其中地理信息相關的方向偏向理科,近年來更和計算機掛鉤,和大數據、導航等高新技術都有交叉。遙感的話,偏向數據處理,偏向理論和對一些遙感數據的分析。其他方向都比較偏向傳統(tǒng)的工程作業(yè)等,因為我本科院校培養(yǎng)更偏向工程、但教授老師大多是地信和遙感方向,除工程類不容易出成就外,因為技術的發(fā)展,很多傳統(tǒng)工程作業(yè)方式不斷被簡化甚至被替代。而遙感方向更多是使用已有軟件和相關方法來得到一些結論,不是我所喜歡。地信涉及計算機,而且與本科專業(yè)相關,故選定地理信息系統(tǒng)。
擇校方面,地信比較好的有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因為北大和北京師范大學考研難度大(北師大寧缺毋濫、本校近五年都沒學長或學姐考取或保送)、南京大學更偏向理論培養(yǎng)且本人英語較差,所以南京大學沒有考慮。一開始計劃中國礦業(yè)大學,是北方院校且地信實力較強,之后因同學介紹,得知南京師范大學,在查閱相關資料后,得知南師大有兩位大牛:湯國安教授和閭國年教授,還有其他大牛及青年教師,南京師范大學地信專業(yè)排名長期處于前5名,2022年最新軟科地信高校排名中南師大排名為第四名,地信算是南師大的王牌專業(yè)。
南師大的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算是熱門專業(yè),歷年的報考人數大概在1000+,錄取人數從60人到70人,再到近兩年的招生簡章82人最后錄取人數2022年為95人以及2023年118人,招生人數逐年增加。因為2022年南師大將兩門專業(yè)課(三選二)改革成數學二和一門專業(yè)課(二選一,并以此區(qū)分方向),復試課程由高等數學改革為地信綜合,分數線有很大變動,近兩年穩(wěn)定在330附近,分數劃分為總分=初試×50%+筆試×20%+面試×25%+英語聽力口語×5%,初試分數穩(wěn)定在360以上,錄取機會就基本在80%,只要好好準備,歷年實際招生都多余簡章計劃人數,考研難度還是可以的。
?
2、初試經驗。
(1)考研政治,我是在暑假7月份開始的,跟的徐濤的核心考案,個人認為他的課十分幽默風趣,對一些比較難的知識點都有很好的解釋,尤其是政經那一部分,感覺講的十分生動,跟著濤哥,政治不用愁,學完就要做題,時不時復盤,最后我的政治70分,還是考研那幾天羊了,不但沒好好復習,考場上也有些失常,不過還可以。政治上不用開始太早,徐濤的課開著倍速每天看一兩小時,看完做題就可以,后續(xù)的時政小冊、模擬卷沖刺卷等出版做就可以。
?
(2)考研英語,一定要背單詞,至少背三遍,越早開始越好,單詞加語法就是英語的基礎,單詞的背誦一定要跟做題聯(lián)系在一起,閱讀中背單詞、寫作中背單詞,閱讀+寫作就60多分了,這才是大頭。我是暑假開始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學習,閱讀真題每一份都很重要,不要只追求數量,質量更重要,第一遍一定要精讀,逐字逐句分析多義單詞和長難句。不要做模擬卷,真題做兩到三遍,模擬卷永遠不是考研真題。完形、小題型、翻譯這些都是小頭,不要花太多時間,不要太早開始。考前保持每天都有做題保持感覺。
?
(3)考研數學,南師大是數二,數二其實并不難,數學需要早開始,盡可能學三遍。第一遍打基礎,一定要仔細過;第二遍是強化階段,需要對整體都完成十分好的掌握,并作相應的練習題;第三遍就是考前兩個月,這段時間就是做真題、做模擬題,掌握真實的考研難度,并對自己的軟板進行加固,保持做題節(jié)奏,訓練做題時間,保持一個好的做題狀態(tài)。
(4)南師大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分為01地理信息科學和02地理信息技術,專業(yè)課分為842地理信息系統(tǒng)和843C語言程序設計(含數據結構),01方向為偏向論述,02偏向邏輯。參考書目為842《地理信息系統(tǒng)教程》(第2版).湯國安著 和843《C語言程序設計》(第五版).譚永強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我選擇02方向,所以對其內容更為熟悉。題型歷年不大相同,有過選擇、填空、證明、程序設計等四種題型,改革以后多為證明和算法設計,如果參考書比較熟練,對基本的結構掌握,專業(yè)課的難度不算大,每年的均分在110+。
復習計劃,我是在六月份開始的專業(yè)課學習,南師大的專業(yè)課是在C語言或C++語言基礎上考察數據結構,所以如果對C語言或C++有一定基礎的同學來說,不論是速度還是理解上都比較容易。
6月前:完成C語言的學習,包括基本語法如for、if、where等判斷或循環(huán)語句、數據類型結構、指針的相關操作和定義、文件相關操作。
6-9月:完成數據結構首輪學習,對棧、隊、表、串、圖的基本結構、特性和操作有良好掌握,完成數據結構重點算法的記憶及相關默寫
10-11月:這段時間是提高階段,做真題,至少過兩遍,并對涉及重點算法進行記憶,南師大很多考題是基于基本算法設計的,所以,掌握基本算法不僅可以提高做題速度,做題質量也會很大增加。
12月:最后的沖刺階段,這段時間,水平基本穩(wěn),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水平,一天不學感覺就會減少,所以一定要保持學習。重點算法背誦,回歸課本,尤其是需要自行設計結構的圖、樹等算法
后面關于備考,我還是覺得有比較吃力的部分,于是各種對比和考慮之下,報了新祥旭考研的一對一課程,是根據我自身的情況和需求來制定的授課計劃,更貼合我自己的學習習慣,所以整體下來效率比較高。并且會提供比較齊全的真題、筆記和講義等資料。大家可以自主對比和選擇。
?
3、復試經驗。
南京師范大學自從改革之后復試線就一直在330左右,2023年復試線為01方向327、02方向332,復試人數為56和81人,復試錄取比為1.5.每年復試錄取人數大多多余簡章計劃人數減去保研人數,即每年復試時都會增加可用計劃或補錄。
南師大復試時間大多在3月25號左右的周末,在該周的周一通知復試,所以如果進了復試,一定要提前訂酒店,附近是大學城,公交地鐵都比較方便,距離高鐵站、飛機場有2-3小時車程,打的和地鐵時間差不多。
復試內容因為是改革之后第一年復試,所以復試內容算是新的,01和02方向復試內容一樣,比較偏向01方向,復試難度還好,基本都是地信相關的基本知識。復試專業(yè)參考書是《地理信息科學導論》閭國年 等,科學出版社(2020);《GIS綜合實驗教程》,張書亮 等,科學出版社(2020)。導論部分比較散,實驗教程可以在全國GIS教育平臺下載相關數據。
復試中英語占比較小,就是幾個英語問題,其他就是你個人的論文和比賽經歷,根據這些問一些相關深一層次的專業(yè)問題。
?
4、給學弟學妹的建議、鼓勵。
1)?如果碰到算法難以理解,一定要尋求幫助,我考研中對KMP算法就很難理解,在網上找了好幾個博主的介紹,觸類旁通一下子就明白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定不要只看一個人的。
2)?記算法并自己默寫算法,三個小時的考試,需要自己寫代碼,現想現驗證過于耽誤時間。
3)?算法不能理解就死記代碼,很多同學不理解kmp算法,不要因為一道題耽誤整張卷子。
4)?做題不在多在精,不要看答案會就以為真的會,學長親身經歷。
5)?不必太早開始考研,人的專注有限,規(guī)劃好時間。
6)?專業(yè)課一定要寫,不論是看網課還是看題,一定要動手。
7)?考研后期很多同學會出現懈怠,一定要堅持,每天都要學,做做題保持感覺。
8)?考研并不難,自助者天助,當努力的你考上,你就會覺得你就該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