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更夫外,白天還有午時炮,標準鐘的報時模式。
陸川文史資料: 白天每日中午十二點四十五分的時候,縣政府(衙門內)連燒三響地雷,叫做“午時炮”。 武都縣文史資料: 從清朝到民國,相沿二、三百年,黎明放醒炮,入夜放定更炮?!粋€時期,中午(十二點),還放一次午炮,再以后這些定時炮,改為定時敲鐘,在北城來鳳樓懸掛一口大鐘,聲聞數里。 屏山文史研究資料: 二十年代初,地方政府每天放三“鐵炮”報時間。轟然一響,聲震十里以外。即:黎明一炮,一般稱為放“醒炮”;中午為“午炮”,黃昏時一炮,叫“定更炮”。 四十年代,縣長命人覓得大鐘一口……雇工傅光榮,專司報時,每天自早上六點起至午后九點止,一到正點,便以錘擊鐘。 另外監(jiān)獄也有“更夫”,但敲的不是銅鑼而是“梆梆”。主要是用來防止犯人有不軌行動或有越獄行為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