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發(fā)文“最愛冬天”疑翻車,網友批評太善變,此前曾說最愛秋天
11月7日,知名演員靳東曬圖感慨下雪,可能是為了突出自己有文化,靳東在發(fā)文的時候,不僅僅用上了古香古色的“繁體字”,還特意用了半白半文的“古文”,句子與句子之間沒有用標點符號,行文也是如詩句一樣的格式,看得人頗為“賞心悅目”。

不過,盡管靳東的文字表達得很含蓄,但大概意思還是很好體會了的。
我理解了一下。
靳東說自己在四個季節(jié)中最愛冬天,或許可能是因為自己在冬天出生,在冬天懂事,在冬天長大,然后靳東說自己在大自然中最喜歡雪,或許可能是因為雪比較白,樣子也好看,還沒“根”。
最后話鋒一轉,靳東忽然說一年已經過了大半了,自己總結了過去并展望未來,自己的電視劇《突圍》也播出了大半,感謝大家喜歡。
文章的最后,是靳東的點睛之筆,說林深見鹿,海藍見鯨,夢醒見雪,多么美好和令人難忘的“立冬”。
說實話,我是沒明白林深見鹿,海藍見鯨和自己睡醒了看見雪有什么聯(lián)系,可能是文人靳東獨有的趣味吧。
本來這是靳東在立冬這天對下雪天的感慨,沒想到細心的網友發(fā)現(xiàn),靳東這話說得“有瑕疵”了。
他說他四季中最愛冬天,但翻看之前他發(fā)布的文章,那時候他明明說自己最愛秋天……

一年一共四個季節(jié),最愛哪個都“沒準”了么?
對此,不少網友覺得靳東又“翻車”了,男人如此善變,真的不是好事情。

為什么說靳東“又”翻車了呢,那是因為靳東因為說話“不靠譜”已經不是第一次被質疑了。
眾所周知,靳東在影視作品里都是儒雅讀書人的樣子,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有才華,而生活中的靳東,也常說自己喜歡讀書,平時在網上發(fā)布個東西,也是與眾不同,無論是繁體字還是古風文,都是靳東的特色。

在網上的時候,靳東呼吁大家多讀書,在生活中的時候,靳東也走到哪都抱著一本書看。


但靳東這個“文化人”,說話辦事卻總是露出馬腳,讓人忍俊不禁。
最有名的一次,是靳東接受采訪,一如既往地說自己愛讀書,當被問到讀什么書的時候,靳東說自己睡覺前喜歡讀一些專業(yè)書,比如一些諾貝爾數(shù)學獎得主的小文章。
諾貝爾獎得主寫不寫小文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根本就沒有諾貝爾數(shù)學獎這么一說。

此外靳東把“茅盾文學獎”寫成了“矛盾文學獎”,把“枯草霜花白,寒窗月影新”寫成了“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自作聰明寫“古人雲(yún)”,但古人“云”的時候是動詞,不用繁體,只是“古人云”。



最近的一次,是靳東說要自己組織一場1萬公里的騎行,按照我平時開車的經驗,一天開上個500公里的高速就已經累得腰酸了,騎車的話,一天跑500公里,靳東都需要跑上個20天,大家不光質疑靳東能不能吃苦堅持下去,而且還在想靳東真的有時間放下事業(yè),出去騎車一個月么……

玩游戲的時候,我們總笑話別人“菜還愛玩”,而靳東就是娛樂圈里的那個“不會說話,還總愛秀文化的人”。
演員有好的文化修養(yǎng)是好事情,但千萬不要本末倒置,為了“有文化”而去“演文化人”,靳東是個好演員不假,但他絕對不是個好讀書人,內心浮躁且空虛,注定沒辦法踏踏實實做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