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衣魔笛手誘拐哈梅林鎮(zhèn)的孩子(1284 年)
根據(jù)德國哈梅林鎮(zhèn)的一個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傳說,一位花衣魔笛手在 1284 年受雇于當?shù)鼐用?,來清除?zhèn)上的老鼠,他通過音樂吸引老鼠,誘導它們跳河淹死。當居民們拒絕向他支付說好的價錢時,他通過誘走他們的孩子來復仇。這個傳說的各種著名版本在歌德、羅伯特·勃朗寧和格林兄弟的筆下永恒不朽。
哈梅林的花衣魔笛手(德語:Rattenf?nger von Hameln,也稱為潘吹笛手,或哈梅林的捕鼠人),是源自德國下薩克森州哈梅林鎮(zhèn)一則傳說中的虛構(gòu)人物。這則傳說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最早的文獻描述了一位身著五彩斑斕(“花”)的衣服的吹笛手,他是鎮(zhèn)上雇傭的捕鼠人,他用他的魔笛吸引走老鼠。當當?shù)鼐用窬芙^履行付報酬的承諾時,他開始報復,他把手上樂器的魔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像對付老鼠一樣誘走了他們。這個故事作為民間故事流傳開來,并出現(xiàn)在歌德、格林兄弟和羅伯特·布朗寧等人的著作中。
有關魔笛手的學說有很多,相互矛盾、莫衷一是。有些人認為他是哈梅林鎮(zhèn)人民的希望的象征,因為哈梅林曾瘟疫肆行,而他把老鼠從哈梅林鎮(zhèn)趕走了,把人民從流行病中拯救了出來。
該故事已知的最早記錄,來自哈梅林本身,在當?shù)亟烫玫牟噬AТ吧嫌羞@個故事的描繪,這些窗戶距今已有大約 1300 年的歷史。雖然教堂毀于 1660 年,這個傳說卻在幾份書面描述中得以幸存。
故事情節(jié):
在 1284 年,哈梅林鎮(zhèn)老鼠橫行,一位身著五顏六色(“花”)的衣服的吹笛手出現(xiàn)了,聲稱要成為捕鼠人。他答應鎮(zhèn)長解決他們的鼠患。作為回報,鎮(zhèn)長答應支付他清除老鼠的費用(根據(jù)一些版本的故事,承諾的付款總額是 1,000 荷蘭盾)。吹笛手接受了這筆交易,吹響了笛子,吸引老鼠到了威悉河(Weser River),在那兒老鼠淹死了自己。
盡管吹笛手成功履行了承諾,鎮(zhèn)長卻違約了,并拒絕支付全款(據(jù)說砍到了 50 荷蘭盾),甚至得寸進尺,職責是吹笛手自己把老鼠帶過來敲詐。吹笛手勃然大怒,憤然離鎮(zhèn),發(fā)誓還會回來復仇。在圣約翰和圣保羅日,大人們都待在教堂,吹笛手像獵人一樣穿著綠衣回來了,吹著他的笛子。通過這樣做,他引誘了鎮(zhèn)上的孩子們。130 個孩子跟著他出了鎮(zhèn),進了一個洞穴,從此消失不再見。根據(jù)版本的不同,至多有 3 名孩子落在后面:一名孩子腳瘸,因此不能很快跟上;一名孩子耳聾,因此沒聽到音樂;還有一名孩子眼瞎,因此看不見他要往哪里去。這三人把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告訴給了從教堂出來的鎮(zhèn)民們。
一些版本說,吹笛手把孩子們帶到了科佩爾伯格山(Koppelberg Hill)的山頂,在那里帶他們到一片美麗的土地,或者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叫科彭貝格山脈(Koppenberg Mountain)或特蘭西瓦西亞(Transylvania)的地方,又或者他讓他們走進了威悉河,就像他對付老鼠那樣,他們都淹死了。其他一些版本說,吹笛人在鎮(zhèn)民們付款后歸還了孩子,或者在鎮(zhèn)民們支付了數(shù)倍于原始金額的黃金后歸還了孩子。
哈梅林街——被命名為班戈勒斯斯特勒斯(Bungelosenstrasse,“沒有鼓的街道”)——被認為是最后見到孩子們的地方。從那以后,那條街上就不允許一切音樂和舞蹈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