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戰(zhàn)爭4》法國將領(lǐng)介紹(15):奧熱羅



第一代卡斯蒂廖內(nèi)公爵夏爾·皮埃爾·弗朗索瓦·奧熱羅(法語:Charles Pierre Fran?ois Augereau;1757年10月21日-1816年6月12日)是一位法國軍隊指揮官,被冊封為帝國元帥,曾在法國大革命戰(zhàn)爭(英語: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和拿破侖戰(zhàn)爭(英語:Napoleonic Wars)中在軍隊里服役。在進入法國革命軍服役之后,他參加了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戰(zhàn)爭,并迅速獲得晉升,很快,他進入意大利地區(qū)陸軍服役,并成為了拿破侖·波拿巴(法語: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語: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帳下的一名師長。1796年,他跟隨拿破侖參加了一系列戰(zhàn)役,并在每場戰(zhàn)斗中都戰(zhàn)功卓著。拿破侖戰(zhàn)爭期間,拿破侖授予奧熱羅重要的指揮權(quán)。由于在拿破侖和法國國王路易十八(法語:Louis XVIII Stanislas Xavier de France;西班牙語:Luis XVIII Estanislao Javier de Francia;葡萄牙語:Luís XVIII Estanislau Xavier da Fran?a;意大利語:Luigi XVIII Stanislao Saverio di Borbone-Francia;荷蘭語:Lodewijk XVIII Stanislaus Xaverius van Frankrijk;1755年11月17日-1824年9月16日)之間搖擺不定,他最終郁郁而終。拿破侖是這樣評價奧熱羅的:“他有著豐富的性格特點和足夠的勇氣,意志堅定,性格活躍;他習慣于打仗;他深受士兵們的喜愛;能和他一起參加軍事行動是一種幸運?!眾W熱羅通常被認為是拿破侖戰(zhàn)爭中最能干的將領(lǐng)之一。
早年生活
奧熱羅出生于圣馬爾索郊區(qū)(位于巴黎),他的父親是一位巴黎水果商(有人說他是一名仆人)。他17歲應(yīng)征入伍,進入“克萊爾”步兵團服役,但很快就退伍了。后來,他進入龍騎兵部隊服役。他成為了一名著名的擊劍手和決斗者,但他在一次爭吵中殺死了一名軍官,在此之后他不得不逃離法國。在接下來的13年里,奧熱羅輾轉(zhuǎn)于歐洲各地。他聲稱自己曾在俄國軍隊服役,并參加了俄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zhàn)爭,他以中士的身份參加了伊茲梅爾圍城戰(zhàn)(英語:Siege of Izmail),后來他退出了俄國軍隊。后來,他進入普魯士海因里希親王(德語:Friedrich Heinrich Ludwig;英語:Prince Frederick Henry Louis of Prussia;1726年1月18日-1802年8月3日)麾下的步兵團服役,并聲稱自己曾在普魯士步兵衛(wèi)隊服役。他策劃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逃亡,逃到了薩克森王國,并在那里教授劍術(shù)。
178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法語:Louis XVI Auguste de France;1754年8月23日-1793年1月21日)宣布大赦逃兵,所以奧熱羅回到了他的祖國。1784年,他進入騎兵部隊服役,在此之后,他被派往那不勒斯王國執(zhí)行軍事任務(wù)。在那不勒斯王國執(zhí)行任務(wù)期間,他與加布里埃爾·格拉赫(法語:Gabrielle Grach;1766年-1806年)私奔,這對戀人前往葡萄牙,1788年至1791年,他們在那里度過了大約三年的時光。法國大革命爆發(fā)之后,葡萄牙政府將奧熱羅列為“危險的外國人”,并把他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加布里埃爾以某種方式說服葡萄牙當局釋放了她的丈夫,這對夫妻回到了法國。1792年9月,奧熱羅加入了一支志愿騎兵隊——“日耳曼”軍團,但沒有證據(jù)能證明這件事,因為奧熱羅聲稱葡萄牙宗教裁判所沒收了相關(guān)的證明文件。
法國大革命戰(zhàn)爭


1793年4月,奧熱羅所在的部隊參加了旺代戰(zhàn)爭(英語:War in the Vendée)。“日耳曼”軍團在戰(zhàn)斗中未能發(fā)揮任何作用,因為士兵大量倒戈,包括奧熱羅和弗朗索瓦·馬爾索(法語:Fran?ois Séverin Marceau-Desgraviers;1769年3月1日-1796年9月21日)在內(nèi)的一批軍官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被釋放后,他在第11驃騎兵團短暫服役,后來他成了讓·安托萬·羅西尼奧將軍(法語:Jean Antoine Rossignol;1759年11月7日-1802年4月27日)帳下的一名車隊調(diào)度員,同時還擔任其侍從官。他隨后被派往圖盧茲,協(xié)助讓-安托萬·馬爾博將軍(法語:Jean-Antoine Marbot;1754年12月7日-1800年4月19日)訓(xùn)練新兵。馬爾博對他的工作很滿意,奧熱羅很快就成為了馬爾博家族的密友。
目前尚不清楚奧熱羅是什么時候被晉升為準將的,也不清楚奧熱羅是否被晉升為了準將,但是他后來被調(diào)到了東比利牛斯山區(qū)陸軍部隊,并于1793年12月23日被晉升為師團將軍。當雅克·弗朗索瓦·杜戈梅將軍(法語:Jacques Fran?ois Coquille Dugommier;1738年8月1日-1794年11月18日)于1794年1月成為了東比利牛斯山區(qū)陸軍的指揮官的時候,這支部隊進行了徹底的重組。奧熱羅成為了一名師長,并于4月29日至5月1日在第二次布盧戰(zhàn)役(英語:Second Battle of Boulou)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率軍發(fā)起佯攻,將路易斯·費爾明·德·拉·烏連將軍(西班牙語:Luis Fermín de Carvajal, Conde de la Unión;1752年12月27日-1794年11月20日)麾下的西班牙軍隊引誘到了一個錯誤的位置。法軍在第二次布盧戰(zhàn)役中取勝之后,在西班牙境內(nèi)推進了一小段距離,此時奧熱羅負責指揮右翼部隊。8月13日,在圣洛倫索-德拉穆加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Sant Lloren? de la Muga)中,他率領(lǐng)一萬名法軍士兵巧妙地擊退了西班牙軍隊(共有兩萬人)的進攻。11月17日,在黑山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the Black Mountain)中,杜戈梅率軍向西班牙軍隊發(fā)起了大規(guī)模進攻。第一天,奧熱羅率軍發(fā)起進攻,擊潰了西班牙軍隊的左翼部隊,而法軍發(fā)起的其他攻勢均以失敗而告終。第二天,杜戈梅陣亡,但法軍在休整了一天之后繼續(xù)前進,西班牙軍隊被擊潰。
1795年7月,法國與西班牙簽署《巴塞爾和約》,比利牛斯山戰(zhàn)爭(英語:War of the Pyrenees)結(jié)束,奧熱羅麾下的師被并入意大利地區(qū)陸軍。1795年11月23日,奧熱羅參加了洛阿諾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Loano),他率軍同奧地利軍隊和撒丁王國的軍隊作戰(zhàn)。在這場戰(zhàn)爭中,他的部隊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從右側(cè)向敵軍發(fā)起進攻,而安德烈·馬塞納將軍(法語:André Masséna;意大利語:Andrea Massena;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麾下的師則突破了反法聯(lián)軍的中心。第二年4月,他與拿破侖·波拿巴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開始了,拿破侖接管了軍隊的指揮權(quán),并發(fā)動了蒙特諾特戰(zhàn)役(英語:Montenotte campaign)。1796年4月13日,奧熱羅參加了米萊西莫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Millesimo),并于第二天早晨在科塞里亞城堡受降。他于16日率領(lǐng)部隊參加了切瓦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Ceva),于5月初參加了洛迪之戰(zhàn)(英語:Battle of Lodi),并于5月30日參加了波吉托之戰(zhàn)(英語:Battle of Borghetto)。
但是,1796年8月5日,在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Castiglione)中,奧熱羅發(fā)揮了最顯著的作用。馬塞蘭·馬爾博將軍(法語:Jean-Baptiste Antoine Marcelin Marbot ;1782年8月18日-1854年11月16日)在他的回憶錄中描述道:“在戰(zhàn)前的混亂局面中,奧熱羅甚至還在鼓勵拿破侖?!北M管馬爾博的回憶錄可能不是最可靠的消息來源,因為馬爾博并沒有親眼目睹這些事件,而且他曾直言不諱地說自己與奧熱羅關(guān)系不錯。無論如何,正是由于拿破侖作為戰(zhàn)略家的無可置疑的優(yōu)勢,使得法軍取得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的勝利成為可能。8月3日,當拿破侖率軍擊敗彼得·克沃斯丹諾夫?qū)④姡ǖ抡Z:Peter Vitus Freiherr von Quosdanovich;克羅地亞語:Petar Vid Gvozdanovi?;1738年6月12日-1802年8月13日)麾下的奧地利軍團時,奧熱羅則率軍阻擋住了達戈伯特·西格蒙德·馮·烏姆瑟爾將軍(德語:Dagobert Sigismund, Count von Wurmser;1724年5月7日-1797年8月22日)麾下的奧軍主力部隊。他率領(lǐng)11000名士兵對安東·利普泰將軍(德語:Anton Lipthay de Kisfalud;1745年-1800年2月17日)麾下的旅發(fā)動襲擊,迫使其撤退并與奧軍主力部隊會合。當天結(jié)束時,奧熱羅的部隊與兩萬名奧地利士兵相遇。在這場戰(zhàn)斗中,奧軍傷亡約1000人,而法軍也損失慘重,馬夏爾·貝蘭德將軍(法語:Martial Beyrand;1768年9月9日-1796年8月3日)也陣亡了。奧熱羅率軍大膽進攻,這使得拿破侖率軍殲滅了克沃斯丹諾夫的部隊,然后拿破侖集結(jié)主力部隊,兩天后在卡斯蒂廖內(nèi)擊敗了烏姆瑟爾的部隊。
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不久,拿破侖簡明扼要地總結(jié)了奧熱羅的軍事素質(zhì):“有著豐富的性格特點和足夠的勇氣,意志堅定,性格活躍;習慣于打仗;深受士兵們的喜愛;能和他一起參加軍事行動是一種幸運?!?/p>
1797年,拿破侖派奧熱羅去巴黎為由雅各賓主義者控制的督政府打氣。奧熱羅率領(lǐng)部隊在議會里向“持溫和政見者”施壓,并于1797年9月4日發(fā)動了果月政變。隨后,他被派去指揮駐扎在德國的法國軍隊。
1799年11月,奧熱羅在霧月政變中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并且也沒有在隨后的萊茵戰(zhàn)役中嶄露頭角。然而,由于奧熱羅在最后時刻與拿破侖的命運緊密相連,因此在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之初,拿破侖于1804年5月19日授予他元帥杖。
拿破侖戰(zhàn)爭

當法國準備入侵英國(英語:Napoleon's planned invas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的時候,奧熱羅負責在位于布雷斯特(位于布列塔尼大區(qū))的兵營里指揮部隊。當拿破侖因為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和俄國的威脅而取消入侵計劃的時候,這個兵營里的部隊被改編為大軍團第七軍團。奧熱羅率領(lǐng)這支部隊參加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戰(zhàn)爭(英語:War of the Third Coalition)。在烏爾姆戰(zhàn)役(英語:Ulm campaign)中,他的軍團負責保護部隊的通信線路。1805年11月13日,他率領(lǐng)部隊追擊奧地利將領(lǐng)弗拉尼奧·耶拉契奇(德語:Franz Jella?i? von Buzim;英語:Franz Jellacic,或Francis Yellachich of Buzhim;克羅地亞語:Franjo Jela?i? Bu?imski;匈牙利語:Ferenc Jellacsics de Buzim;1746年4月14日-1810年2月4日)麾下的師,并在多恩比恩(位于福拉爾貝格州)將其殲滅。在此之前,他曾參加過康斯坦茨戰(zhàn)役和布雷根茨戰(zhàn)役。隨后,他率軍攻占了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可是正當他在前線作戰(zhàn)的時候,他的妻子加布里埃爾去世了。
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戰(zhàn)爭(英語:War of the Fourth Coalition)期間,奧熱羅再次擔任第七軍團的指揮官。1806年10月14日,他在耶拿-奧爾施泰特會戰(zhàn)(英語:Battle of Jena-Auerstedt)中表現(xiàn)出色,當時他將部隊集中在左翼。1807年初,他發(fā)了高燒,1807年2月7日,在埃勞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Eylau)中,他不得不騎在馬上。盡管如此,他還是憑著一貫的勇氣指揮部隊行動。奧熱羅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沒,他自己的手臂也被葡萄彈擊中。
1808年3月19日,奧熱羅被冊封為卡斯蒂廖內(nèi)公爵,這是一個可世襲的勝利頭銜(即并不是一個擁有實際封地的首領(lǐng),而只是一個空洞的頭銜),以紀念1796年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的勝利。1809年,他與19歲的阿德萊德· 約瑟芬·布隆·德·沙旺日(法語:Adéla?de Josephine Bourlon de Chavange;1789年-1869年)結(jié)婚,她讓他著迷。阿德萊德是吉爾斯·伯納德·布隆·德·沙旺日(法語:Gilles Bernard Bourlon de Chavange;生卒年不詳)及其妻珍妮·弗朗索瓦絲·勞內(nèi)(法語:Jeanne Fran?oise Launuy;生卒年不詳)之女,她與奧熱羅沒有孩子,所以在奧熱羅去世之后,他的公爵爵位就無人繼承了。他的妻子后來改嫁給了卡米爾·德·圣阿爾德貢德(法語:Camille de Sainte-Aldegonde;1787年-1853年),她生了一個女兒,名叫瓦倫丁·德·圣阿爾德貢德[法語:Valentine de Sainte-Aldegonde;1820年5月29日-1891年9月23日;后來嫁給了第三代迪諾公爵亞歷山大·德·塔列朗-佩里戈爾(法語:Alexandre de Talleyrand-Périgord;1813年-1894年)]。
1810年2月至5月,在半島戰(zhàn)爭(英語:Peninsular War)期間,奧熱羅在加泰羅尼亞服役,雖然他在戰(zhàn)場上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他卻十分殘忍,這玷污了自己的名聲。1812年,在俄法戰(zhàn)爭(英語: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期間,他沒有離開柏林。奧熱羅的弟弟讓-皮埃爾·奧熱羅(法語:Jean-Pierre Augereau;1772年9月27日-1836年9月25日)當時正在路易·巴拉杰·迪里埃(法語:Louis Baraguey d'Hilliers;1764年8月13日-1813年1月6日)帳下效力,他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被俄軍先頭部隊俘虜。1813年春,他因病未能參加德意志解放戰(zhàn)爭(英語:German campaign of 1813)。十月,在萊比錫戰(zhàn)役(英語:Battle of Leipzig)爆發(fā)之前,拿破侖責備他已經(jīng)不是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中的那個奧熱羅了;他回答說:“把跟隨我在意大利戰(zhàn)場征戰(zhàn)的老兵還給我,我會向您證明我還是卡斯蒂廖內(nèi)戰(zhàn)役中的那個奧熱羅!”不久后,在萊比錫戰(zhàn)役中,他嫻熟地指揮第九軍團作戰(zhàn),而且還指揮得井井有條。
1814年,奧熱羅負責指揮駐扎在里昂的部隊,他的工作態(tài)度十分懈怠,所以有人指責他與反法聯(lián)軍達成了協(xié)議。此后,法國波旁王朝復(fù)辟,他宣布效忠于國王路易十八,并痛罵拿破侖。但是,在此之后,他在百日王朝時期(英語:Hundred Days)想去投奔拿破侖。1814年,拿破侖拒絕了奧熱羅的請求,并指責他是法國的叛徒。
1815年,拿破侖戰(zhàn)敗之后,路易十八重奪王位,并剝奪了奧熱羅的軍銜和退休金。一年后,奧熱羅在他的莊園(位于拉烏賽)中去世。他被安葬于拉雪茲神父公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
(聲明:以上內(nèi)容是本人從英文維基百科上翻譯過來的。本人翻譯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望見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