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是扁平的,會發(fā)生什么呢?答案或許細思極恐
近幾十年來,“地平論”的觀點在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會議、公眾媒體中被重新提及。這很令人意外,因為我們已經(jīng)確切地認定地球是一個球體數(shù)千年了。古希臘哲學家就認識到地球是圓的,盡管與我們熟知的說法不盡相同,“地圓說”的觀點在中世紀也并沒有消失。但是如果太陽是平面狀的呢?
??? 如今,我們首次回答這個出乎意料的問題:如果太陽是扁平的,會發(fā)生什么?
?
??? 當然,我們的太陽絕對是球形的,在它周圍的行星和軌道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太陽的質(zhì)量和電磁輻射對于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太陽的熱量,行星會像海王星和天王星一樣封凍至零度以下。太陽與天體間的萬有引力充當太陽系穩(wěn)定的紐帶,這就是為什么行星們保持著他們的運動軌跡。如果沒有太陽,那么太陽系所有的小行星和彗星都會飛向寒冷的星際空間。
??? 但是太陽能以扁平的圓板狀存在嗎?雖然聽起來荒謬,太陽實際上就是起源于扁平狀的,它由星際氣體和塵埃在自身引力的坍塌后變?yōu)楸馄降膱A盤狀星系,我們的太陽就處于中央??墒侨绻覀儗⑻柤僭O為扁平狀,就會馬上遇到這樣的問題。
??? 太陽是一個不斷將氫聚變?yōu)楹さ暮朔磻?。當恒星耗盡了氫,它的核心就會縮小,并且它的外殼會膨脹。這樣的話,太陽會變成一個紅巨星,接下來的變化取決于恒星的類型。像我們的主序星太陽,就會坍塌為一個白矮星,在溫度低到不再能發(fā)出可以被偵測到的光或熱時成為黑矮星。假設太陽在外面以某種方式切開,呈現(xiàn)為一個平面,它可能沒有足夠的燃料保持氫到氦的聚變。
??? 如果太陽的外殼膨脹,它可能會產(chǎn)生大爆炸,但是又不足以重新聚合而只能簡單地破碎。如果沒有太陽,地球?qū)⑾萑牒诎挡⒅鼗乇訒r代,所有的生命都將死去。
??? 但無論如何太陽都會回到球體的形狀。
?
從行星、衛(wèi)星到一些彗星和小行星,太空中大到一定體積的物體,都是圓形的。其原因之一,是一個物體的重力對其邊緣的拉力在各個方向都是相等的,這意味著重力使物體的每個邊都被拉向中心。盡管有著高山和溝壑的地球看起來可能不是完美的圓形,但是如果把地球縮小到能讓人捧在手心里那么小,你會發(fā)現(xiàn)地球會變得相對光滑。
我們大膽假設,如果太陽由于某種未知的原因變成一個平面,并維持這種形狀,那么結(jié)果將會是毀滅性的。球形的太陽會向各個方向同時釋放熱量和能量。但如果太陽是平面的,它主要向兩個方向釋放熱量。不管當前平面面相哪個方向,太陽都需要花費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使其在赤道處的自轉(zhuǎn)速度大于其在兩級的自轉(zhuǎn)速度,以使其和行星軌道面保持一致。這意味著如果太陽是平的,并且保持當前的速度運行,其平面面對著行星,我們可能數(shù)周之內(nèi)都感受不到全日照。
假如這個平面的太陽停止轉(zhuǎn)動,事情則會變得更糟糕。如果平面太陽的平面面對著地球的南極或者北極,那將意味著一年當中我們只能見到兩次全日照,取而代之的是平時我們只能看到從太陽邊緣垂直照進我們黑暗天空中的一些細長的光線。我們可以用電能來提供一些光線,但這并不會阻止地球溫度的急劇下降以及其帶來的冰河時代。
當太陽平面重新朝向地球赤道平面時,全日照才使得地球上的冰川逐漸融化。我們的星球?qū)⑾萑胍粋€不斷凍結(jié)和融化的循環(huán),其他行星也不能幸免于難。曾經(jīng)光輝炙熱的金星也會變暗并急劇的冷卻下來。太陽系中每個行星都不能接受到像以前一樣多的光照,這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太陽系和其中的生命。地球上的生命會很快消亡。
植物是我們食物鏈的根基,當植物一旦開始消亡,食物鏈上的其他生物也會很快消亡。植物不能通過光合作用獲得能量就會很快凋零,隨之而來的是以植物為食的草食動物的消亡,肉食動物的消亡也會緊隨其后。由于魚類會隨著海洋的冰凍而死亡,以魚類為食的動物也會被餓死。
我們的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將會在幾乎一夜之間崩潰。隨著食物的供給不足,人類也將逐漸消亡。即使我們設法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生存下來,我們也會因為沒有植物創(chuàng)造氧氣,大氣中積聚過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而窒息身亡。大部分生命將會在冰川時代死亡。
?
但也許并不是所有被俗稱為水熊蟲的緩步動物[1]都有著非常頑強的生命力,他們可能會被某種微生物殺死,而這種微生物能夠在許多極端條件下生存,例如能使水沸騰的高溫環(huán)境到能使水結(jié)冰的低溫環(huán)境,甚至是太空中的真空環(huán)境也可以。當然,從太陽的剩余質(zhì)量來看,我們不一定會繼續(xù)圍繞著太陽公轉(zhuǎn)。假如太陽的引力極被充分削弱,行星可能就會發(fā)生偏離了[2],這時外行星[3]會最先擺脫運轉(zhuǎn)軌道的嚴格限制,內(nèi)行星[4]則緊隨其后,這些行星會像彈弓一樣直線彈射出去。如果太陽真能維持它的質(zhì)量,那它一定會比現(xiàn)在更龐大才對。
那些原本是裹成一個橢球的質(zhì)量,現(xiàn)在都會分散到太陽的一個扁平表面上。假設當?shù)厍虻玫匠渥愕奶柟庹諘r,這個扁平的表面朝向了我們,那它很有可能會占據(jù)我們的大部分天空,而這些質(zhì)量就能夠使行星保持在自己的軌道上了。盡管如此,這些行星的軌道還是可能會被改變,我們很難預測它們是怎么變化的,但這肯定會很混亂。然而,如果太陽突然變平了,我們其實不會立刻察覺到,因為重力在以與光傳播的相同速度傳遞,因此地球的軌道在八分鐘之內(nèi)都不會受到影響[5],而更遠的行星也不會再受到影響了。
還有另一種可能的情況,假如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地球把這個扁平的太陽潮汐鎖定了[6]呢?我們只能看到月亮的一側(cè)就是因為發(fā)生了潮汐鎖定,如果太陽轉(zhuǎn)得更慢一些,使它扁平的那一側(cè)總是朝向我們,我們就會得到充足的陽光,但這時陷入永恒黑暗的另一面就不適合居住了。假設充足的陽光使面向太陽的那側(cè)熱得像是要被烤焦了,那同樣致命的生命就很可能只能存在于溫度更高的陰影邊緣。即使這樣的災難性轉(zhuǎn)折存在某種好處,但由于太陽撞擊大氣層的角度的關系,生活在這些邊緣地區(qū)的人們就得面對持續(xù)的日落了。如果太陽真的是扁平的,事情就會變成這樣。你認為呢?我們有遺漏什么內(nèi)容嗎?請在評論中告訴我們。
by:blank,丫丫,AILIN,SUN,劉孋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