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討論一下,關于萬葉真的“恨著”雷神嗎?

兩個版本過去,看了那么多別人的意見,其實已經沒過去那樣對雷神看法那么激進了。但平心而論我還是無法接受影,或者說就目前看來除了友人復活,我是不會像喜歡別的角色那樣去喜歡雷神了。因為萬葉友人總要和雷神放在一起談,而我實在是喜歡友人這樣仗義瀟灑的人物,所以不免對雷神有些埋怨排斥。每次想起這樣美好青春的少年人就這樣陰差陽錯失去了未來,總是免不了cue雷神。畢竟萬葉友人確實是因為雷神而死的,(想杠這個建議右轉看我的上一篇。
說他恨雷神,這當然有道理,畢竟自己的摯友死在她的刀下,而摯友需要面對死亡的原因也是因為她的眼狩令,沒有雷神的決定自然也不會生死相離;說他已經放下了,也有道理,畢竟他已經解決了眼狩令,完成了自己和友人的愿望,可以真正的成為云游四方的浪人了。就我的感受而言,我想作為故事外的我尚且還會意難平,所以也會質疑作為摯友的萬葉真的能毫無芥蒂的接受雷神嗎?萬葉當然是懂事理的好孩子,可感性與理性的沖突也是人之常情啊。盡管覺得以萬葉那樣的胸懷不會拘泥于過去的遺憾,但每當想到這里,我也無法說法自己沒有這樣的可能,這也許就是大家總覺得萬葉恨著雷神的由來吧。執(zhí)著于這一點的,可能會有一部分不明生物只是為了享受和別人不同的感覺,但我想大多喜歡著萬葉的人都是因為想要給他更好的,想他不再擁有遺憾帶著哀愁,才會執(zhí)著于配隊這件小小的事上吧。
但我也想,以萬葉的性格,他更可能會帶著這若有若無的思念和遺憾去游歷。偶爾看到難忘的景色想起從前的摯友,會帶著惆悵輕輕嘆息,更多的卻是釋懷。我想如果真的覺得他會執(zhí)著于對雷神的恨,反倒是我們對萬葉人格的小覷了,想到這里,不免有點感慨,說是萬葉恨著雷神,不如說是我們這群執(zhí)著于遺憾的看客恨著雷神吧,因為不想接受這樣充滿遺憾的結局。(話說這兩個人真是孽債
其實倒不是說因為萬葉討厭影,不如說是為著不甘心。比起說討厭雷神不如說遺憾,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畢竟比起萬葉的塑造和成長,影的描寫確實不夠優(yōu)秀,或者說因為萬葉塑造的太成功了,才會這樣強烈的共情和愛護,對比之下才會不滿于雷神。
如今我能夠理解影的難處和悲苦,也能理解她對稻妻的看法,要說不能接受的根源,還是mhy對2.0和2.1劇情節(jié)奏的把握有問題。用一整個版本和各種支線表現(xiàn)人的痛苦,卻沒有用足夠信服和易于接受的因果結局將它解決??梢哉f稻妻劇情的底子是好的,但是缺少了枝葉;太側重于描寫人,反而忽略了神的刻畫。觀眾自然會更和人民產生共情,不難怪影的風評這么復雜。
影和稻妻至少度過3000年了,她的思維和稻妻的本質應該是有相合點的,這樣的前提下,最合適的走向本該是二者信念的共鳴,但是mhy刻意的塑造了宅和小孩這一部分的形象特質削弱了人格內涵,又缺少對她決策原因的描寫,眼狩令的緣由這部分處理的太差了,反而使得影的信念站不住腳,使得人的主線和神的主線比重產生了偏差。簡單來說,就是之前的劇情過于強調因為雷神眼狩令的苦難,而后期展開卻完全沒有給出一個相稱的解釋,2.1的劇情重點放在了一心凈土的比試上,反而將之前描述最多最應該解決的問題討巧的用一場戰(zhàn)斗解決了,事件看似完滿,但其實該解決的核心問題一個都沒完成。稻妻的故事告一段落,卻沒有完整的結局,自然是不完滿的,對人物的塑造是缺失的,只能等傳說任務補齊。
最開始過完劇情時沒法接受影的行為,是因為無法理解影的動機,不能對她的道路產生認同。等過幾天氣頭過了,看事情更平靜一點,就會覺得雷神的塑造很可惜。雖說現(xiàn)在的我還無法接納雷神,但這不是說拘于她過去因為認知偏差而做的錯事,而是她的覺悟無法與自己的閱歷責任相匹配,她的人格不完整。等八重出了或者傳說第二章補足人物,表現(xiàn)她的成長,我會很樂意去喜歡她,那時的雷電影也值得我去喜歡她。我希望能見到擔當?shù)闷鹄咨襁@一個稱號的執(zhí)政者,她溫柔又執(zhí)著,單純卻又鋒利,愿意去承擔應盡的責任,愿意為曾經的差錯全力補救,是肩負國民愿望之人,而不是現(xiàn)在塑造的這個趕鴨子上架,除了武力和不會做飯外什么亮點都沒有的阿宅。
萬葉和友人的愿望本身沒有什么錯,他們的訴求是合理的。影從她自身出發(fā),眼狩令確實是有一定效果的(現(xiàn)在壓制發(fā)展規(guī)避崩壞的觀點沒有定論所以暫時視為有效)。影也沒有故意想與人民的意愿分離,她是在姐姐和朋友死去后不愿意再了解稻妻,將稻妻概念化的作為自己的所屬物去支配治理,和稻妻分割開了,不是不在乎稻妻。萬葉和影的觀點本質上都沒什么錯,將軍也是有補救程序的,但是奉行出了簍子眼狩令的負面反饋不到人偶那里,所以可以說這是人民與執(zhí)政者的觀點產生了隔閡給了他人可乘之機。
對這個觀點,是后來我想了想,稻妻三奉行雖然在我們看來這樣靠武力決定國家zf組成太離譜,但在當時的稻妻說不定挺有用。畢竟雷神是絕對的,她也是自由身,民間有什么差錯能迅速察覺避免腐敗,但當她拒絕與人民交流的時候,這中間產生了真空被別人趁虛而入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了。這中間當然雷神免不了要負起責任,因為是她的錯漏導致監(jiān)管的缺失產生問題,但也不應該對她保護稻妻的決心進行質疑,因為這不是她一手主導的,完全不在乎人民而進行的決策,而是被誤導失去了本意的錯誤。雖然他們結果而言是一樣的,我們卻不該一概而論,畢竟我們是站在旁觀的立場上,自然要結合動機判斷,不然對雷神未免太不公平,結果本身也就失去公正性了。
在我看來稻妻的主線故事和鶴觀其實是有相似之處的,永恒強大的魔神和須臾脆弱的人類,他們未必會對彼此有敵意,但出身決定了他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如果二者聯(lián)系緊密,雙方就能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如果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悲劇。
雷神和友人本質上都不是惡人,自然本不應該存在爭論誰是反派的的糾結。所以我認為想談劇情的時候也不應該從人物的善惡出發(fā)的,而是看他們的對錯責任。雷神沒有在這500年間承擔她的責任,間接導致了友人的死亡,確實是因她的失誤讓萬葉擁有了永遠的遺憾,但是討論這遺憾和連帶的愛恨是否應該存在是只屬于我們這些屏幕前的看客的。影在之前的2000年鎮(zhèn)守稻妻,說現(xiàn)實一點,這樣的功績足夠抵過眼狩令鎖國令這一段時間的過失了。萬葉的友人愿意為了人民堵上性命,是為了讓雷神收回眼狩令。萬葉冒著生命危險,所求是完成友人的遺憾,糾正雷神的錯誤。稻妻人本身就無法與雷神脫離開講簡單的愛恨,他們生來就是一體的。只要雷神還存在一天,稻妻人的情理就不可能與雷神分割,不可能真的像現(xiàn)代這種公平契約關系來評判。
從劇情講,稻妻在暗之外海的旁邊,如果沒有雷神的鎮(zhèn)守,稻妻就不復存在,這與璃月和蒙德是有根本不同的。風巖兩國已經完成了成長,后面的危險他們有能力面對,所以可以與神明有所間隔,離開神明的庇護。但是稻妻不可以,這個國家失去雷神后可沒有璃月那樣有仙人護著,蒙德還有特瓦林阿貝多愛麗絲,且稻妻地處特殊,他們是無時無刻都要擔心邊界侵蝕的,而稻妻可是除了狐貍高級戰(zhàn)力基本上死光了。稻妻是一個不成熟的國家,她的內部沒有失去神明也能獨自運轉的能力,她的外部處處危險,離不開雷神的保護。雷神也是一個不成熟的神,她現(xiàn)在犯了錯,但愿意去改正和進步??梢哉f雷神和她的國家都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中,還是一對未成年的“孩子”,還需要成長。
萬葉怎么想的我想我們沒有資格斷言,但我們能肯定他是愿意看著稻妻改正錯誤走向未來的。他的過去已經無法追回,現(xiàn)在卻也已暫且得到圓滿,這一段旅程對他本身來說愛恨與否已經沒有意義了。抱有遺憾的只是我們這群看客,才會糾結于他的愛恨離殤。說白了,在一個完全由筆者決定的世界里,執(zhí)著于對錯善惡對角色本身并沒有什么意義,互相攻擊不同觀點,這樣的差別只是因為我們的思考方式不同和好勝心作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