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坤|水墨之境-2023年度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鑒賞




【藝術家簡介】

? ? ? ?方坤,中國畫家。大學學歷,九十年代末曾就讀中國藝術研究院?,F(xiàn)為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貴州省政協(xié)第十二、十三屆特邀委員,李可染畫院、廣州畫院特聘畫家,嶺南畫院簽約畫家。
? ? ? ? ?從事中國畫創(chuàng)作四十余年,作品雄渾大氣,藝術風格突出,是我國當代最具藝術個性的山水畫家之一。曾在貴州國畫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山東省美術館、古元美術館、嶺南美術館、肇慶美術館、陽江美術館、紹興美術館、貴陽美術館等舉辦個人畫展;多件作品分別被中國藝術研究院、全國政協(xié)、中央黨校、江蘇省美術館、南京藝術學院、古元美術館、嶺南美術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等專業(yè)機構收藏。百余件作品分別在《美術》、《美術觀察》、《美術研究》、《中國書畫》、《江蘇畫刊》以及“文化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全國性專業(yè)報刊發(fā)表并有專版評價。出版發(fā)行個人專集多種。
目中有山 意中有水
——簡析方坤的山水畫
徐沛君
? ? ? ? 當今對山水畫的品評,多從筆墨入手。然而,從來筆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寫照。方坤成長于“開門見山”的貴州,他對山水畫的探索,也立足于這片土地。

? ? ? ?方坤無疑對黔山水有非常真切的體驗。貴州氣候溫潤,多高山大川,景色壯麗。然由于地處西南高原,云遮霧罩,黔地又常常給人以某種神秘感。地氣奪人,筆奪地氣。方坤生長于斯,長期的潛移默化,孕育出獨特的審美情趣。當他將目之所見轉(zhuǎn)變成筆底丘壑時,長期積累的筆墨經(jīng)驗發(fā)揮了作用。他多以積墨繪景,參用破墨、潑墨、焦墨,因此其畫融厚有味。即便是飄渺無蹤的浮云,他也多以實筆繪之,那些漂浮在峰巒中的云霧如絮如綺,似行似滯,既將自然景物隔開,又將景物連綴在一起,引人遐思。方坤的山水通常是筆墨與色彩并用,他習慣使用淺絳與花青來繪樹石,信筆清掃,渲暈適度,清秀無痕。因此,色不掩墨,墨不礙色,兩者相得益彰。在多次游歷黔地的寫生過程里,那些刻下了歷史年輪并且?guī)е鴱娏业牡赜蛭幕瘋€性的茅亭古閣,那些與自然完美地融為一體的村舍民居,都給畫家以特別的啟發(fā),它們往往成為方坤作品中的點睛之筆。在其畫境中,山巒秀潤,林樹層疊,流水淙淙,丘壑煙霞,幽映回繞,郁郁勃勃。一切又顯得那么平易、親切、自然、樸實,卻又不乏深沉的歷史滄桑之感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 ? ? ?曾有論者認為,畫法不離“縱、橫、聚、散”四字,這主要是從結體、筆勢等形式角度來談的。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察方坤的山水畫,能夠看出,他最突出之處是筆法開散而結構圓渾,走筆欹斜恣肆參差錯落而又不離法度,山體結構看似松散,卻在整體效果上呈現(xiàn)圓渾之態(tài),畫面的構圖多取中景近景,開合有序,仿佛可游可居。亦有論者認為“畫止一法,傳神而已”,從“傳神”的角度講,方坤重“韻”而不重巧,重“意”而不太在意“跡”。他并不以冷峻奇崛的筆法來炫人,而是真實地表達了恬淡安詳?shù)男木?。他借山水意象適趣寫懷,因心靈的豁朗而獲得一種從容不迫的境界,山野風光的雄渾樸茂之氣與怡然自得的心態(tài)不露痕跡地融在一體。

? ? ? ?目中有山,意中有水。方坤覽物取景,借筆墨意趣描寫了他所熟悉的自然風物,他筆下的黔山秀水不囿造化,隨心而安排。這景致既是實景的再現(xiàn),又恍如理想化的世外桃源,似真似幻,詩意盎然,足以使人流連忘返。
徐沛君?:中國畫美術館研究員,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