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孫文祭日淺談中國革命
? ?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本來打算是3月12日的時候發(fā)的,但是學校臨時有事情,所以就推遲到了今天。至于我為什么要寫呢?很好理解,因為我覺得現(xiàn)在很多人有點對辛亥革命感覺一半是看得起,一半是看不起的樣子。

? ? 說到中國的革命,你們會想到什么?無非就是歷史課本中八年級上冊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之類的,的確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但是我和那些人不同的是我曾深入的探討和研究過。我們都知道中國近代化進程是從洋務運動開始的師夷長制以制夷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來達到自強和求富的,可惜在甲午中日海戰(zhàn)一戰(zhàn)之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后的無需變法,在觸動了慈禧等頑固派的利益之后,也失敗了。那么到了1911年辛亥年,孫中山成立了新中會,成為了第一個革命團體。

隨后將光復會、新中會組建為同盟會,隨后領導了一系列的企業(yè),諸如: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之類的。最終1912年。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可是中華民國成立了。中國真正的好的起來嗎?1915年袁世凱復辟君主專制,1916年張勛率領辮子軍進入北京,再次復辟君主專制。而在地方上軍閥占據(jù)一方,皖系、直系、奉系、滇系,桂系大大小小軍閥占據(jù)了整個神州大地?;靵y、饑荒、封建余孽死灰復燃。1919年1月~6月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代表在會議上提出廢除21條,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可惜卻被反而在巴黎和會上的三大巨頭所出賣,的確,弱國無外交,同年五月四日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它區(qū)分了我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隨后的北伐戰(zhàn)爭,形式上統(tǒng)一了中國,但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開始了。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fā)動盧溝橋事變艱苦的14年抗戰(zhàn)開始了。在當時勝利一種渺茫的希望,我認為當時投靠日本的漢奸或許也是這么認為的。當時在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上,為國家而戰(zhàn)的戰(zhàn)士或許也沒有想到之后會勝利。他們渴望和平,他們渴望自己的國家不再是千瘡百孔、任人欺凌、由人宰割的弱國、小國。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日本的戰(zhàn)敗,靠的或許有老大哥蘇聯(lián)出兵我國東北的幫助,靠的或許是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但是請不要忘了,正面戰(zhàn)場上數(shù)百萬的國軍戰(zhàn)士以血肉之軀鑄造了新的長城。

? ? ? 成然,辛亥革命是失敗了的,它提供了一條道路,它提供的是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正因為是有了辛亥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才會勝利。才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革命的意義是什么?我認為革命是為了挽救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而被迫推行起來的。但是在浙江紹興被捕捉的同盟會成員秋瑾的回答是:革命是給天下的每一個孩子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黃花崗的烈士林覺民在《與妻書》這樣寫道:革命是給天下的人謀求永久的幸福。而在電影《辛亥革命》則是這樣說:革命就是無論在任何一個時候,任何一個地方,永遠在人的心中存在(初看的時候是在一年前忘掉了一些)。
總結:
? ? 中國的崛起不是歷史的必然,是第一批出國留學向西方學習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李大釗、陳獨秀。是在目睹同胞被殘害時,在發(fā)出笑聲的從而棄醫(yī)從文的魯迅。他們或許沒有預想過今天的中國是這樣一個強大美麗的國家, ? 或許是他們真的沒想到,而現(xiàn)在就讓我們作為他們的眼睛來目睹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的時刻。

? ? 這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可能在三月末的時候會跟出來一篇文章;喜歡的只有三年支持一下子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在這里也就謝過各位讀者老爺?shù)娜B及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