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漢室忠臣、一心想匡復(fù)漢室的男人——孫文臺

說到漢室忠臣,你們可能會想到荀彧、鐘繇等人。但今天這位主角才是最忠于東漢王朝的人——孫堅。
陳壽先生的《孫破虜討逆?zhèn)鳌穼懙溃褐衅饺?,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棵乃詣溫。溫責(zé)讓卓,卓應(yīng)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睖卦唬骸白克刂陔]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于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禮,一罪也。章、遂跋扈經(jīng)年,當(dāng)以時進討,而卓云未可,沮軍疑眾,二罪也。卓受任無功,應(yīng)召稽留,而軒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將,仗鉞臨眾,未有不斷斬以示威者也,是以穰苴斬莊賈,魏絳戮楊干。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誅,虧損威刑,于是在矣。”
中平三年,朝廷派司空張溫代理車騎將軍,西征邊章等人。張溫奏請孫堅參與軍務(wù),駐扎在長安。張溫用詔書召見董狗,董狗過了好久才來拜見張溫。張溫責(zé)備董狗,董狗出言不遜。孫堅當(dāng)時也在座,就上前對張溫耳語說:“董狗有罪卻不知道害怕,應(yīng)當(dāng)以召見不按時趕到,按軍法處斬?!睆垳卣f:“董狗在隴西、蜀郡之間一向有威名,現(xiàn)在殺了它,我們西進就沒有依靠了?!睂O堅說:“您親率朝廷大軍,威震天下,為什么要依賴董狗?聽董狗說話,對您毫無恭敬之意,輕視上級傲慢無禮,這是第一罪。邊章、韓遂囂張跋扈長達一年,應(yīng)當(dāng)抓住時機討伐,董狗卻說不可,妨礙軍事,蠱惑人心,這是第二罪。董狗居職無功,上級召見,它遲遲不來,且態(tài)度十分傲慢,這是第三罪。古代的名將,手持斧鉞執(zhí)掌兵馬,都以果斷處斬的方式來示威,這就是穰苴斬殺莊賈,魏絳誅殺楊干的原因。如果您顧念董狗,不立即處決,那么嚴(yán)肅的軍法就會被這件事破壞了?!睆倪@段可以看出,朝廷讓張溫討伐邊章、韓遂等人。張溫召見董狗,但董狗故意遲到并且對張溫傲慢無禮。此時孫堅要求張溫按軍法斬首董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董狗故意違反軍紀(jì)且對上級無禮。但張溫顧念董狗沒有立刻斬首,導(dǎo)致后來董狗作亂。其實孫堅早就看出董狗有不臣之心,于是想早日除掉以絕后患。所以這段既表明孫堅有先見之明,又表明孫堅對朝廷的忠誠。
是時,或間堅于術(shù),術(shù)懷疑,不運軍糧。陽人去魯陽百余里,堅夜馳見術(shù),畫地計校,曰:“所以出身不顧,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仇。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將軍收譖潤之言,還相嫌疑!”
此時,有人離間孫堅和袁狗,袁狗心生懷疑,不運送軍糧給孫堅。陽人距離魯陽一百多里,孫堅連夜飛馬奔馳去見袁狗,他在地上畫畫向袁狗陳述形勢的利害,說:“我之所以出生入死,奮不顧身,上是為國家討伐逆賊,下是為將軍您報家族的私仇。我與董狗沒有殺害骨肉親人的仇恨,將軍卻聽信讒言,反而對我猜忌懷疑!”諸侯聯(lián)軍都在自相殘殺的時候,只有孫堅出生入死、奮不顧身地討伐董狗,可見孫堅的忠烈。他和董狗本來無冤無仇,但董狗屠殺百姓,禍亂天下,孫堅這才“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仇”。
卓憚堅猛壯,乃遣將軍李傕等來求和親,令堅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許表用之。堅曰:“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縣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豈將與乃和親邪?”……堅乃前入至雒,修諸陵,平塞卓所發(fā)掘。
董狗忌憚孫堅的勇猛強壯,于是派將軍李狗等狗前來請求講和結(jié)親,說讓孫堅列出家族子弟想擔(dān)任刺史、郡守的名單,自己將親自上表奏請朝廷任用他們。孫堅說:“董狗違逆天理慘無人道,顛覆王室,現(xiàn)在不夷滅你的三族,昭告天下,那么我就死不瞑目,難道會和你講和結(jié)親嗎?”……孫堅便率軍進入雒邑,修繕各帝王的陵墓,填平董狗所挖掘開的地方。
孫堅是諸侯聯(lián)軍中最沒有私心的一個,他是為了國家、民族大義與董狗戰(zhàn)斗,把自己的個人恩怨拋擲腦后。他甚至令董狗感到害怕,董狗派了另一條狗來求和結(jié)親。但孫堅大義凜然地表示不夷滅董狗的三族,昭告天下,自己就死不瞑目,是完全不可能和反賊結(jié)為親家、接受反賊的媾和的。堅決為國家、民族大義而戰(zhàn)、堅決和反賊劃清界限、堅決不與反賊結(jié)親清晰明了充分具體地說明了孫堅是東漢王朝真正的忠臣、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是一個真正講義氣的人。
陳壽先生的《三國志》并沒有記載孫堅獲得傳國玉璽這件事,其他一些史料記載了這件事,所以到底有沒有獲得是不確定的,不確定的事就不討論了。只可惜孫堅跟錯了人,他依附袁狗,而袁狗反復(fù)無常,最后還僭越稱帝,跟著它的人大多沒有好下場。孫堅最后一個人騎馬到峴山追擊劉表的部將黃祖,不幸被黃祖的軍士亂箭射死。這樣一位忠義無雙的英雄竟然落得如此結(jié)局,實在令人惋惜。
所以讓我們向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孫堅孫文臺將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