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筆記丨20230508丨每五年要死一次
1
照理說,正常思考問題的方式應(yīng)該是,因為我,所以我。。
比如說因為我不好好讀書,所以我賺錢少。。
現(xiàn)在看到思考問題的方式卻是,因為他,所以我,
比如說,因為他收入太高了,所以我被剝削了。。
不知道是不是普遍思考問題能力下降的表現(xiàn)。。
2
俞敏洪說過一件事。
他兩個大學(xué)男同學(xué)已經(jīng)死了,都是家庭條件很好,成長階段一路順風(fēng),快樂健康的。
但倆人沒有抵抗挫折和不幸的能力,一個抑郁癌癥死亡,一個精神失常跳樓。
俞敏洪說他自己這樣的,從黑暗中走出來,看得見星星,月亮,能享受那份滿足幸福。也忍得了在黑暗里。
而那些從小到大都在陽光下的人,一旦經(jīng)歷黑暗時刻,就絕望崩潰了。
這段話好,好在符合人生的感知體驗。
3
進入一個行業(yè),當你了解30%的時候最有自信,感覺到處都是機會;了解70%的時候徹底崩塌,我怎么啥都不會了?了解到90%以后,發(fā)現(xiàn)思考的一切問題,都已經(jīng)有人思考過了;過了95%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沒有幾個對手。
4
如果有人說過幾句不合時宜的話,就要被打成敵人,那敵人就會越來越多。
這世上當然有敵人,但大多數(shù)人并不是。
當然,如果你認定那是敵人,并使勁往那個方向推,那是可能把路人乃至朋友也變成敵人的。
5
一個普遍錯誤的認知就是… “年紀大了就會越來越好”“25歲不行,35歲一定行了”這類。
其實并不會。
100個人里面,最多只有3個會因為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好。
其它人,大多數(shù)是只徒增年齡,不增加其它。
不用把人的潛力想得多么神乎其神,大多數(shù)人只能停留在自己23-26歲時的水平。
因為保持增長是很累的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選擇了心甘情愿的倒退。
欲望極其強烈的,也有能力實現(xiàn)欲望的,注定是少數(shù)人。
6
看到幾年前極為高調(diào)囂張的幣圈老人,本來可以什么都不做,躺贏,卻硬要不斷從一個錯誤的賭博走向下一個錯誤的賭博,然后這個月一下子搞破產(chǎn)了,無法還債,不勝唏噓。
人需要花一半以上時間思考尋找那種默認的躺贏的姿勢。如果一件事還需要你高頻率的維護調(diào)整,那顯然不是理想的選擇。
財富與認知長期看符合均值回歸,流行說法是人無法賺到認知之外的錢,不承認自己是靠運氣賺到的,最終靠實力輸?shù)簟@习驼f過“當‘傻錢’意識到自己的局限后,它就不再傻了”。
世人立志都想做曾國藩,最后卻都成了洪秀全。
7








8
一個前輩,有一年
微信到了5000人
當時微信只能加5000人
他就想了個辦法
他說我1萬塊錢存款,不想要了,誰要,發(fā)私信給他
當天,刪除了500多人
事后,很多人反過來加他:只是跟你開玩笑。
他也刪了。
這幾年,我發(fā)現(xiàn)被圍觀本身就是高危行為
所以,我也會把好友陸續(xù)刪除。
這些日子,某人一直在跟我講,要把一切可能產(chǎn)生消耗的事,都剔除掉
讓自己的精力高度,寧靜的聚焦

我之前跟著某人時,他說過一個觀點,每五年要死一次
你看看通訊錄,多少好友早該清理了
不是說人家不好
而是的確沒有任何交集
9
道德和財富不存在反比例關(guān)系。多年的仇富洗腦,讓很多人錯誤的認為,窮人都是有道德的,都是值得同情的。
其實不然,恰好相反。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但是轉(zhuǎn)過這個彎來,太難了。
越朝上,人們越善良,越和藹,越有愛。
若是你被人追殺,你選擇逃到地主家要比逃到長工家要強的多。
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辯論,試想一下,有錢后的自己是不是比沒錢的自己,強了許多?有愛了許多?
跟商交,會富。跟官交,會窮,會坑。跟文人交,會酸。跟窮人交,會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