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譯裴注】鐘會母傳(下)
【1】閱讀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史學(xué)要籍叢刊”(2016年1版,2018年3印)《三國志》
【2】《三國志》本傳,市面上有不少翻譯,裴注翻譯較少,于是安記自力更生。該系列的出品,純憑Up不靠譜的中文水平,故不存在任何權(quán)威性,請帶著批評的眼光瀏覽。

P698-699



夫人性情莊重嚴厲,懂得教育訓(xùn)導(dǎo),鐘會(當時)雖然只是小孩,(卻)經(jīng)常被規(guī)訓(xùn)教誨。鐘會四歲被教授《孝經(jīng)》,七歲誦讀《論語》,八歲誦讀《詩》,十歲誦讀《尚書》,十一歲誦讀《易》,十二歲誦讀《春秋左氏傳》、《國語》,十三歲誦讀《周禮》、《禮記》,十四歲誦讀成侯《易記》,十五歲,讓他進入太學(xué)研究各地出彩的文章、奇特的訓(xùn)導(dǎo)。(夫人)對鐘會說:“學(xué)得多了就會身心疲倦,身心疲倦就會思想懈怠。我怕你思想懈怠,所以逐步訓(xùn)導(dǎo)你,現(xiàn)在你能夠獨立學(xué)習(xí)了?!?/p>
夫人喜好書籍,涉略大量書籍,尤其喜好《易》、《老子》,每當讀到《易》孔子說“鳴鶴在陰”“勞謙君子”“籍用白茅”“不出戶庭”的理念,總是讓鐘會反復(fù)誦讀,(并)說:“《易》三百多爻,仲尼特意說這些,(因為)謙卑恭謹慎獨,都是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榮耀的緣由。按照這方法去處世,足夠成為君子了?!保ú恢疲g)
正始八年,鐘會作尚書郎,夫人拉著鐘會的手教誨道:“你才成年就被授予官職,萬不可驕奢淫逸。隱患都藏在驕奢之中,你該勤勉修德,警戒啊警戒?!?/p>
當時大將軍曹爽獨攬朝政,每日縱情飲酒沉醉其中,鐘會的哥哥侍中鐘毓從飲宴上返回,說了這件事。夫人說:“(曹爽如此狀態(tài))快樂是快樂,然而難以長久。身居高位而不驕橫,節(jié)儉克制、慎行禮法,這樣才沒過度危險的隱患?,F(xiàn)在這么奢侈僭越,不是長久維持富貴的道理。
嘉平元年,皇帝車駕前往高平陵,鐘會是中書郎,隨從前行。相國宣文侯(司馬懿)起兵,大家感到驚恐害怕,夫人卻鎮(zhèn)定自如。中書令劉(表/放)、侍郎衛(wèi)瓘、夏侯和等人都奇怪地問:“夫人您一兒子身處危險艱難的境地,(怎么)可以沒有憂慮?”夫人回答說:“大將軍(曹爽)奢侈、僭越?jīng)]有節(jié)制,我常常疑心他不會安分的。太傅(司馬懿的行動)合乎正義,不會危及國家政權(quán),一定是因為大將軍起兵。我兒子在皇帝身邊,有什么憂慮?聽說出兵沒有其它重型武器,這局勢必然不會持久交戰(zhàn)?!苯Y(jié)局果然和她說的一樣,當時人人都稱贊她明智。
鐘會經(jīng)歷接觸機密十幾年,多參與政局謀劃。夫人對鐘會說:“從前,范氏小兒子給趙簡子獻計伐邾,事情雖然辦成了,百姓也高興,算是一件功勞。但他母親認為虛偽狡詐,不真心替百姓謀劃(不會翻譯“末業(yè)鄙事”),(功名)一定不能長久。他的見識本就深遠,不是同現(xiàn)在人說的那樣,我常欣賞他的為人(???)。你心思端正,我知道可以避免禍患。告訴你伐邾的故事,不過是要你牢牢遵循志向,對時局有所助益,不給你父親丟臉罷。常言道,誰能都順應(yīng)自然?但可以勉力行善不知疲倦,也算次一等的德行了(很不錯了)。即便和百姓接觸,也要講究誠信。施舍和獲取,都要籌劃得明明白白。”有人問:“這不是很小的事嗎?”夫人回答說:“君子的德行,都是積累小行為來達到人格的高大,如果因為小的善行沒有利益就不去做,那是小人的選擇。(@備備)好大喜功的人,我不喜歡?!?/p>
從我小時候起,母親只穿青色系(染料便宜)的衣服,親自料理家中事務(wù),恭謹儉約。母親但凡看見所得,就會思索是否合乎道義,錢財置于眼前,必定作出謙讓。迄今為止,我受賞賜的金錢布匹多達數(shù)百萬,母親都送給公家取用,沒有一分落入自己囊中。
甘露二年二月,夫人59歲,因突然的疾病去世。到了要安葬時,天子親寫詔書,命令大將軍高都侯隆重喪事的車馬和追贈封號,喪事需要用的的大小物件,全部供應(yīng)。商議封號的人認為,成侯(鐘繇)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所以將張氏稱作外命婦。依照《春秋》既定的風(fēng)俗和規(guī)定年長之妾稱呼的儀制,理應(yīng)尊崇典章禮儀,不可以總是稱作“妾”,故而稱張氏作“成侯命婦”。殉葬事宜,依托古老的制度,合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