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故事:滬市有名的“死多頭”李雙成的股市經(jīng)歷

已五十好幾的李雙成真可謂寶刀不老,與筆者交談時,他開門見山就說出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在私募基金合法化之后,我要搞自己的私募基金,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大老李種子基金”。他說:“要像種子一樣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彼f他已經(jīng)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準備工作。
李雙成在上海股市上可說是盡人皆知的老前輩了,尤其受到散戶朋友的信賴,被親切地稱作“大老李”。2000年4月他勞累在營業(yè)部暈倒,股民們立刻送他到醫(yī)院,主動要代付掛號費、醫(yī)藥費、住院費,以便他盡快治療。住院期間每天都有幾十人來看望他,在易富證券網(wǎng)上,許多相識與不相識的股民點擊、發(fā)帖子,關注他的情況,甚至提出要承擔費用為他安排更好的醫(yī)院??梢姶罄侠畹娜司壓陀绊?。說起這件事情,大老李仍然顯得情緒激動。
大老李熱衷于和散戶朋友交流,這個習慣十年未變。很多人還記得,上海股市的初期,1992年前后,幾乎每天晚上他都在黃浦萬國營業(yè)部門前馬路邊,向眾多的散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一次因為人太多太擠,他不得不爬上路邊的一輛“黃魚車”,把“黃魚車”當成了講臺發(fā)表演講,上海報紙上因此發(fā)消息,稱之為上海股市的一大景觀。
不管是在投資中,還是在做股評報告時,大老李差不多總是以多頭面目出現(xiàn),因為他堅信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經(jīng)濟發(fā)展前途無限。這不僅僅是一種理性的認識,也是基于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體會。在他很年輕的時候,母親就被劃成“右派”,全家人長期受到壓抑。讀中學時他就喜歡看書閱報,曾參加《青年報》的征文并得了一等獎,此后擔任校刊的主編。這激起了他的雄心,中學畢業(yè)時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的新聞系,但由于家庭的“政治”問題,連考兩年都未被錄取,于是他去了上海染化九廠做司爐工。后來當他在股市上功成名就之后,人們說,染化九廠出了兩顆“星”:一是歌星毛阿敏,二是“股星”李雙成。
上世紀80年代后,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他母親的“右派”問題也獲得了解決。大老李敏銳地看到了改革開放政策給國家同時也給個人帶來的轉機和發(fā)展機會,于是他在1982年毅然辭職,為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做產品銷售。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股市漸漸成形。他直覺地意識到,共產黨在關閉股票交易所40年后要重開交易所,這巨大的歷史轉折也一定蘊藏著巨大的機會。憑著這種直覺,他開始關注股票。他做的第一次交易是在600多元買進“電真空”,聽深圳過來的投資者說漲20倍不成問題,結果全部套牢。他意識到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弄懂是不行的,就開始看書研究,了解國外和港臺的股市情況。李雙成生性豪爽,喜歡和人交流,常常在路邊與其他投資者交流自己的觀點,因為講得頗有道理,讓人信服,漸漸有了名氣,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上述在黃浦萬國門口被大批散戶圍住聆聽的場面,被稱作“散戶領袖”。
不久著名的股市沙龍萬國和平俱樂部成立,李雙成擔任總干事,沙龍舉辦地點在大名鼎鼎的外灘和平飯店。當時上海市場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基本上都參加了俱樂部的活動,同時也培養(yǎng)、造就了許多后來的成功者。俱樂部曾經(jīng)組織了上百名的投資者赴上海石化和氯堿化工等上市公司考察,可以說是開了投資者赴上市公司實地考察的先河。

十年投資,風雨坎坷,李雙成悟出了一個道理:投資要講“大道理”,重要的不是技術指標,而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的宏觀基本面。因為堅信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堅信只要始終以經(jīng)濟工作為中心,中國的經(jīng)濟會持續(xù)向好,所以他成了滬市有名的“死多頭”。在具體投資時則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他總結了一句投資口訣:看得清,選得準,捂得牢。他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得牢”,一直捂到企業(yè)的成長能力跟不上股本擴張的節(jié)奏或不足以支撐股價的上漲時才出手,這中間盡量不做差價。他曾在10元出頭推薦重組后的“金豐投資”,結果盤整十個月不漲,許多人忍耐不住割掉。股價啟動后有朋友在20多元時落袋為安。李雙成馬上帶信給他,批評他沒有長進,建議他立刻買回。結果“金豐投資”最高漲到了60元。
他認為投機市場正逐步過渡到投資市場,今后的投資更需要信心和耐心。他說:“我看得很清楚,股市后十年的財富要超過前十年的財富,因為經(jīng)濟會大發(fā)展,綜合國力會提高,股市必然要有所反應?!?/span>
功成名就之后的李雙成仍然熱衷于在馬路邊、在任何場合與散戶交流。只要你愿意聽,他就滔滔不絕地講,常常講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他總是鼓勵散戶堅定信心。對他們強調心態(tài)的重要。講他的那句名言:手中有股,心中無股。一些朋友勸他,以你現(xiàn)在的身份不應該再這樣,講得好沒有人會謝你,講得不好別人會有種種看法和猜測。他說我就是一個普通股民,我與股民的關系是魚和水的關系。我是把成功的經(jīng)驗,尤其是失敗的教訓,介紹給他們。他的誠懇贏得了人們的信賴,他生病住院時有那么多人關心他,讓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而這種信賴,正是他的新的事業(yè)——組建私募基金的最大的資本。

不僅在股市上,在人生態(tài)度上,大老李也不愧為大老李,有一種站得高、看得遠的大將氣度。比如他說:“有形的財產不是金錢房子汽車,而是健康的身體;無形的財產不是名氣地位,而是健全的心態(tài)。失敗時要受得起挫折,成功時也不要得意忘形?!庇直热鐚疱X的態(tài)度,他說:“如果擁有一輛車,你是車的主人,擁有十輛車,就是出租車公司的調度員了;擁有一套房子,你是房子的主人,但擁有十套房子,你就成了物業(yè)公司經(jīng)理了,要到處忙于處理自來水、煤氣等瑣事。”
大老李真的是一個活得豁達通透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