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讀魯迅 |《人之歷史》之二
原文第二部分

#1
人類種族發(fā)生學者,乃言人類發(fā)生及其系統(tǒng)之學,職所治理,在動物種族,何所由昉,事始近四十年來,生物學分支之最新者也。
難點字詞
昉(fǎng):起源,起始
翻譯
研究種族發(fā)生學的學者認為人類發(fā)生學和人類系統(tǒng)學的意義在于弄清楚動物種族的起源問題,這是近四十年生物學分支的最新研究方向。

#2
蓋古之哲士宗徒,無不目人為靈長,超邁群生,故縱疑官品起原,亦彷徨于神話之歧途,詮釋率神而不可思議。
難點字詞
官品:官指器官。魯迅沿用了嚴復的用語,“官品”指生物,“非官品”指無生物。
翻譯
古代的哲人都將人類看做萬物之靈長,超越其他生物,所以即使有人懷疑生物的起源,也會被神話故事誤解,為其中的鬼神之說感到不可思議。

#3
如中國古說,謂盤古辟地,女媧死而遺骸為天地,則上下未形,人類已現(xiàn),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屈靈均謂鰲載山抃,何以安之,衷懷疑而詞見也。
解釋
屈靈均:(約前340—約前278) 名平,字原,又字靈均,戰(zhàn)國后期楚國郢(在今湖北江陵)人,詩人。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難點字詞
①上下未形 冥昭瞢(méng)暗:
上下未形,即天地尚未形成。冥昭瞢暗,即晝夜不分,混混沌沌的意思。
語出《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
朱熹集注:"冥,幽也。昭,明也。謂晝夜也。瞢暗,言晝夜未分也。"
②“鰲載山,何以安之”,語出《天問》。漢代王逸注引劉向《列仙傳》說:“有巨靈之鰲,背負蓬萊之山而抃舞,戲滄海之中,獨何以安之乎?”
③抃(biàn),擊掌。
翻譯
就像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死后遺體化為天地,那就是說天地尚未形成的時候人類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可是晝夜都不分,人類如何立足呢?屈原說巨靈之鰲蹦蹦跳跳,這又是怎么安定下來的呢?真的是很讓人懷疑這種說法。

#4
西國創(chuàng)造之譚,摩西最古,其《創(chuàng)世記》開篇,即云帝以七日作天地萬有,摶埴成男,析其肋為女。
解釋
摩西(Moses):《圣經(jīng)》故事中古代猶太人的領袖,猶太教的創(chuàng)始人?!秳?chuàng)世記》是《舊約》摩西五書之一,《舊約全書》的第一卷,共五十章,前兩章記上帝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的故事。
難點字詞
摶埴(tuán zhí):?揉合黏土。
《周禮·考工記序》:"摶埴之工二。"鄭玄注:"摶之言拍也;埴,黏土也。
翻譯
西方國家創(chuàng)世傳說的開端最早的是摩西,他《創(chuàng)世記》開篇說上帝用七天創(chuàng)造世界萬物,用黏土揉捏成男人,取其肋骨做成女人。

#5
當十三世紀時,力大偉于歐土,科學隱耀,妄信橫行,羅馬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學者之口,天下為之智昏,黑格爾謚之曰世界史之大欺罔者(Die grossten Gaukler Weltgeschichte),非虛言也。
解釋
羅馬法王:教皇
??藸栐凇队钪嬷i》一書中曾說:“羅馬教整個歷史,……只不過是一部由謊言和欺詐無恥編造起來的東西而已,……他們大多數(shù)是無恥的巫師和騙子?!?/p>
翻譯
當時十三世紀,這種思想在歐洲盛行,科學隱去光輝,迷信橫行,羅馬法王又竭力堵住學者的嘴,民眾因此失去理智,黑格爾說這是對世界歷史極大的欺騙,這不是虛言。

#6
而宗教改萌,景教之迷信亦漸破,歌白尼(Copernicus)首出,知地實繞日而運,恒動不居,于此地球中心之說隳,而考核人類之士,亦稍稍現(xiàn),如韋賽黎(A.Vesalius)歐斯泰幾(Eustachi)等,無不以釽驗之術,進智識于光明。至動物系統(tǒng)論,則以林那出而一振。
解釋
①宗教改萌:即宗教改革,指歐洲十四世紀至十六世紀基督教內反對羅馬教皇封建統(tǒng)治的革命運動。其中比較溫和的一派代表市民階級(如德國的路德),激進的一派代表被壓迫的農(nóng)民和城市貧民(如德國的閔采爾)。宗教改革對歐洲歷史的發(fā)展起了推進作用。
②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又稱聶斯托利派,作者在這里是泛指整個基督教。
③歌白尼:(1473—1543) 通譯哥白尼,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chuàng)立人。他推翻了在天文學上統(tǒng)治了一千余年的地心天動學說,動搖了歐洲中世紀神權論的基礎,不僅是天文學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而且引起了人類宇宙觀的革新。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是把自然科學從神學的勢力下解放出來的巨著之一。
④韋賽黎:(1514—1564) 通譯維薩里,比利時解剖學家。他第一個采用尸體解剖的方法講授解剖學,并以自己的實驗研究為根據(jù),寫成了《人體的構造》一書。
⑤歐斯泰幾:(約1520—1574) 意大利解剖學家。他發(fā)現(xiàn)“歐氏管”和“歐氏瓣膜”。著有《解剖學圖解》等。
難點字詞
隳(duò):動搖
釽驗:指解剖
翻譯
不久宗教改革,景教的迷信才漸漸被破除。哥白尼首先提出地球繞著太陽運動,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的“日心說”,動搖了地心說,而那時考證人類起源的學者也漸漸出現(xiàn),比如韋賽黎、歐斯泰幾等,都是用解剖的方法,讓知識重見于世間。而動物系統(tǒng)論學說則是等到林那的出現(xiàn)而發(fā)揚。
----未完待續(xù)
注:本文注釋部分來源于《魯迅全集》[M]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