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節(jié)制消費的元兇》
一、80年代消費主義盛行的原因
1.媒體,使得消費者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商品
2.計算機輔助設計,使得商品以更低的成本在電腦上被多樣設計
3.流行產(chǎn)品周期變短,過時即被失去價值,衣服會被
4.計劃報廢,將產(chǎn)品故意設計成易損品——瞬間淘汰
二、想要把一個產(chǎn)品推銷出去,不止應該說“如果有了它有多好”,更多地應該說“沒有它有多糟或多危險”,利用消費者的恐懼焦慮心理。
廣告“先制造焦慮,講述你不了解的可怕的故事,再介紹一種神奇的解決辦法?!?/p>
例如口臭有危害必須用漱口水【李施德林】;如果不吃什么藥品就會得慢性病【他汀類藥物降低膽固醇】
普通清潔劑加上一個詞【抗菌】
喝的水不干凈不健康【維他命水】
害怕腦力衰退【任天堂老年人腦力游戲】
害怕身體衰退【醫(yī)美】
三、授權制銷售:即使他們并沒有看過電影,他們也會為那個品牌消費手辦周邊文化【星球大戰(zhàn)】
故事性銷售:先制造一個玩具,再編一個故事【變形金剛】
大人像小孩一樣:消費成人與兒童之間的界限模糊了【動漫】【游戲】【尼奧寵物】——粘性行為,植入廣告,挑戰(zhàn)與獎勵并存
信貸制:即時滿足,信用卡或者線上支付 使你暫時忘記了購買和付款行為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購物時不會痛苦,“我現(xiàn)在就要得到不能有任何延遲”,和在超市里不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哇哇大哭的兒童有區(qū)別嗎?成人也成了孩子
互聯(lián)網(wǎng):【貝寶】【支付寶】【網(wǎng)購】【直播購物】一鍵購買,沒有時間去懷疑猶豫
總之,我們都喜歡新東西,無論我們擁有什么,市場上永遠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買東西吧,除了欠貸,是不是就是屬于有節(jié)制消費呢,畢竟錢也只是換取快樂的一個工具,重要的是選擇用錢去換取更有價值的東西,不能什么都想要,要有主次輕重緩急。比如從整個消費行為上來說,錢花在哪?吃是買貴的蔬菜水果還是買豐富的好吃零食;喝是多喝白水還是買奶茶飲料酸奶;玩是多旅游還是游戲充值?樂是看短視頻直播消費時間還是會員付費免去廣告看電影紀錄片。每個人都不一樣,反思自己不需要來減少的消費就可以了。比如衣服,極簡衣櫥可不可以呢?重要的是去學穿搭和材質(zhì)的知識,這個衣服需不需要買,值不值這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