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律師N戰(zhàn)上岸人大訴訟法:初試398,綜合第二名
編者薦語:
2022人大法學考研中,訴訟法01方向共計擬錄取七人,知行學員五人,實現了半數以上覆蓋率,堪稱“訴訟法五虎上將”。本文邀請到第二名師妹做分享,同時也歡迎上岸的同學關注D調,會有很多紅圈所、央企等求職信息,感謝D調授權轉發(fā)。
一、個人情況
本人畢業(yè)于雙非二本院校的法本專業(yè),現在是一名專職律師。以前參加過幾次人大考研,但都因為擦線進復試被刷。作為一名在職考生,今年這次考研由于方法得當,最終以初試398分成功上岸,希望我的備考經歷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二、工作經歷和考研的原因
對于律師這份職業(yè),我無法像經驗豐富的大狀那樣侃侃而談,只能從自己不算長的執(zhí)業(yè)經歷談談個人的感悟。由于對非訴業(yè)務不太感興趣,所以我主要做的是訴訟業(yè)務。而在執(zhí)業(yè)初期,想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案件后再決定要深入研究的領域,因此沒有選擇專業(yè)性較強的律所或團隊。
我承辦的大多數是民事案件,因為基本都是比較簡單的民事糾紛,承辦的案件數量多了自然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同時,由于是區(qū)法院的特邀調解員,主要處理的還有部分民事案件的訴前調解工作。辦理刑事案件則要加強心理建設,一方面源于案件本身的殘酷性,另一方面面對的可能是比自己狡猾得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經驗不足時可能無法辨別其陳述的真?zhèn)?,導致在庭審過程中出現各種突發(fā)狀況而影響律師的辯護。此外,隨著律師進村(社區(qū))工作的開展,我也是5個村和社區(qū)的法律顧問,會定期進行一些法律專題講座或普法活動,還有春秋開學季的法律進課堂、給村民提供法律援助等。這些都鍛煉了自身的能力和膽量,也使我深刻體會到了律師這份工作的社會責任和意義所在。
比起單純的辦理案件,人際交往是更讓我力倦神疲的。由于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脾氣性格各不相同,所以溝通和交往的方式也有所區(qū)別,事情過多就會疲于應對。在處理糾紛的過程中遇到的煩心事可能也會變成對自身內在能量的消耗而導致心力交瘁,所以提高抗壓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是律師必須學會的。
至于考研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和能力的不足,想要進入頂尖的學府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同時也想改變不算滿意的現狀,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脫產備考風險太高,壓力更大,因此我選擇了在職考研,這樣把考研當做一項普通的任務完成,就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三、時間安排
在6月份決定考研后,為了方便備考,我換到了離家比較近的律所執(zhí)業(yè),通勤不到20分鐘。一般上班時間為8:30—11:30,14:30—17:30,偶爾會有加班和出差,但總體而言時間較為固定。在工作時間我只專注工作的任務,一般會在下班前完成不至于占用復習時間。我每天復習的時間不長,工作日大概只有8個小時,節(jié)假日會增加到13個小時左右,一些碎片時間就用APP來背單詞和刷政治的選擇題。具體安排如下:
工作日:
5:30? 起床
6:00-8:00??聽課、復習專業(yè)課
11:50-12:40 ?吃飯、娛樂時間、午休
12:40-14:00? 英語、政治、聽課
17:50-19:00? 晚飯、娛樂時間
19:00-24:00? 背專業(yè)課
節(jié)假日:
8:00??起床
8:30-11:30??英語、專業(yè)課
11:30-12:30? 吃飯、娛樂時間、午休
12:30-14:30? 英語、政治、聽課
14:30-17:30? 政治、專業(yè)課
17:30-19:00? 晚飯、娛樂時間
19:00-24:00? 背專業(yè)課


早上起床如果不太清醒,我會聽一會兒知行法學的課醒醒神,緩過來之后就開始復習前一天背過的內容。因為剛起床沒那么快進入狀態(tài),所以這段時間我主要以復習和聽課為主,不會安排新的背誦任務。中午會保證午休時間來放松大腦,以免下午的工作或學習不在狀態(tài)。由于晚上是我學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所以主要的背誦任務都安排在晚上,睡前也會快速在腦海里過一遍今天背的關鍵詞,第二天早上復習后印象就會更加深刻。以上的規(guī)劃只是總體的時間安排,根據學習進度和狀態(tài)的不同會有一定的增減。
工作特別累的時候會給自己放一天假調整狀態(tài),但不會長時間擺爛,找到自己最舒適的備考狀態(tài)堅持下去就好。對于在職考研而言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突發(fā)情況影響復習進度,工作的不順心、突然激增的工作量、各種臨時的變動都會打亂原本的計劃,在備考期間我時常感慨計劃趕不上變化,總想著要是早點開始準備就好了,也有過放棄的念頭。這時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就顯得異常重要,一定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帶到學習中,占用本就不充裕的復習時間。
四、初試復習經驗
1. 專業(yè)課
(1)法理學
在教材的選擇上,我主要背的是朱景文老師主編的第三版《法理學》,備考講義中更新的知識點我都裁剪下來粘貼到了課本相應的位置,這樣既可以保證知識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又可以避免背誦的內容太過分散不便于后期復習。
法理學的學習要特別重視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前只是對單個知識點的死記硬背,沒有將其進行系統(tǒng)的串聯,所以在答題時不會靈活地調動所背的內容,當知識體系建構起來后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在有一定的背誦基礎后,可以對法理學的整體框架和各個知識點、各章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并重新整理歷年真題,總結出相應的答題思路和自己的套話,在課后多加練習。
法理學的題目無論如何變化,最終都會回歸課本,在重視基礎的同時對重點部分更要進行全面細致的掌握。在答題方法上,除了回答題干中的基本概念,可以試著將其與法治結合起來拓展答案,此外我還會從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法律調整和其他社會的調整等角度分析并結合現今社會存在的問題給出一定的建議,最后再對全文進行總結。

(2)法律史
為了不遺漏知識點,我還是選擇了課本進行相應的背誦。以曾憲義老師和趙曉耕老師主編的第六版《中國法律史》為主,趙曉耕老師主編的《中國法制史原理與案例教程》為補充。另外,馬小紅老師主編的《中國法制史關鍵問題》也是不錯的學習材料,對于論述題回答思路的形成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法律史是理論法學中較為簡單的一門,跟著備考課程構建起橫向和縱向的知識體系,并將各個知識點進行相應的整理和串聯,后期強化背誦,拿到基礎的分數不算難。如果加上題干對應的時代背景、立法思想、制度流變、利弊分析和總結評價等內容,應該可以拿到較高的分數。
需要強調的是,聽課最主要的作用是幫助理解、輔助記憶,我們應當根據聽課時學習到的分析思路和框架,自己在課下對課本和講義進行全面的梳理、整合,并通過練習加以強化,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其中蘊含的邏輯性,由此也可以鍛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不至于在考場上遇到不熟悉的題目時無話可寫。如果投入過多的時間在聽課上,忽視了對自己思維和輸出能力的訓練,反而會本末倒置。

(3)憲法學
我用到的教材只有知行法學的講義,此外,憲法學的課程里補充了很多重要內容和答題方法,建議認真地多聽幾遍,特別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編,真的讓我受益匪淺。雖然最后沒有考到,但我也在聽課中感受到了憲法的魅力和內在的邏輯性,以前對憲法的印象只有難背,對知識點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沒有深入思考。
另外,如果同學們時間充裕的話可以閱讀韓大元老師和胡錦光老師主編的第四版《中國憲法》作為講義的補充,其中有大量案例和理論分析,實用性更強。我后期因為時間不足,只是粗略地翻閱了一下。同時應當注意到,2022年憲法學的真題回歸了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如果以后題型都以此為主的話,就更應該重視對基礎知識全面細致的掌握,爭取做到人有我優(yōu),拿到更高的分數。
以上是關于理論法三門的經驗總結。前幾次考研我的理論法學都只有110分左右,這次拿到了133分部分得益于聽課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體系和答題思路。理論法論述題的總體答題結構仍舊是總—分—總,除基礎內容的回答外,加上一些背景敘述、利弊評價、正反論述、解決方法等也是高分的關鍵。因此在平時復習的過程中不能機械記憶,要注意對知識點的深入思考,整理出自己的答題套路和模板,并通過默寫等方式勤加練習強化輸出。
(4)刑法
所用的教材有知行法學的講義、柏浪濤老師的《刑法攻略》,后期將張明楷老師的太皇太后作為對重要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因為刑法的題目比較靈活,也會結合熱點進行考查,不能僅靠單純的死記硬背。我會根據復習的章節(jié)先聽一遍柏浪濤老師相應的課程,再將《刑法攻略》的重點內容補充到知行法學的講義上,在刑法總則學習完后對其階層體系進行整理以形成案例分析題的答題框架。對刑法分則中具體罪名的考查依舊是重者恒重,應當做到有的放矢。
后期我還看了劉鳳科老師的主觀題精講講義,書里有很多不同的學說觀點,比較符合刑法開放性的命題方式,其中列舉的案例也可以鍛煉我們熟練地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和論述的能力。由于時間關系,刑法學科我只聽了真題解析的部分課程,對于答題方法的完善和思路的拓展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5)民法
民法的知識點比較龐雜,所以是我最先復習的一門專業(yè)課。主要背的是我自己根據王利民老師主編的第七版《民法》教材整理的筆記,鐘秀勇老師的民法精講卷和知行法學的講義作為對疏漏知識點的補充。對于重點內容,我會聽一下鐘秀勇老師相應的課程強化理解,但他的課程太多,所以更多的時間我用來學習他的精講卷中列舉的案例,有助于對知識點的深入掌握,對比聽課而言性價比更高。
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看一下中國民商法律網中民事前沿部分的論文,但不可耗費過多的時間,主要學習其中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另外,由于民法的內容過多,應當有所取舍,特別在后期的沖刺階段要抓大放小,但這也建立在前期對民法進行了整體復習的基礎上。
(6)訴訟法
訴訟法考查的對象包括民訴和刑訴,內容看似比其他科目多很多,但其實重點突出,且重者恒重,對我來說是應用法學三門中復習壓力最小的。用到的主要是知行法學的講義,后期泛讀了江偉老師主編的《民事訴訟法學關鍵問題》和陳衛(wèi)東老師主編的《刑事訴訟法學關鍵問題》,作為對重要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和拓展。最后聽了相關沖刺課程和真題解析課,對發(fā)散解題思路有很大的啟發(fā)。
訴訟法的重點在于對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的掌握,這對論述題的回答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發(fā)散思維,并結合具體的制度進行討論,也是對相應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例如刑訴的論述題,除了回答題干提及的具體制度的基本概念、意義、特征外,還可以從刑訴的基本目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則、刑訴的價值等角度拓展答案,不應拘泥于單個的制度,要從宏觀的角度予以分析。最后也可以結合該制度在實際運作中存在的問題從正反面進行論述,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完善答案。
至此是我關于專業(yè)課的復習經驗。無論哪一門,在復習時都要把握重點,并重視對相應科目整體框架的構建。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對于知識點的背誦始終只是提供了答題的基礎性的內容,如果只是僵化的記憶書本中的知識,而不會對其進行靈活的調動以應對開放性的試題,便無法拉開與其他競爭者的差距。
對于真題的練習,我會寫出基本的答題框架和要點,再對比參考答案尋找差距和不足,這樣能節(jié)省時間,也便于復習和總結答題套路,真題課上通常也會提供一些答題角度以完善答案和拓展深度。論述題其實就是一篇小論文,在短時間內完成作答,展現自身對知識點和該科目的掌握程度,且在行文中體現一定的邏輯性和思辨能力,都是拿到高分所必須具備的。


2.?英語
(1)單詞
作為英語的基礎,背單詞這項任務開始后就要持續(xù)到考完。備考期間我一直都用不背單詞APP和百詞斬進行單詞的記憶,真題中遇到的生詞則整理在歐陸詞典上,利用碎片時間刷單詞。之前也用過單詞書、整理過紙質的生詞本,但不方便攜帶、整理完之后又很少翻閱,覺得效率不高就作罷了。無論紙質版還是電子版,對于單詞的記憶選擇最契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2)閱讀
因為我的英語基礎尚可,為了節(jié)省時間,閱讀部分我只用了張劍的黃皮書進行學習和整理,沒有聽過課。黃皮書的答案解析非常精細,且對于文章的行文脈絡、答題技巧等分析得都十分具體,在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吃透黃皮書對于閱讀真題而言也足夠了。對于閱讀的二刷三刷,重點應當放在對長難句、文章結構、出題方式和選項設置的陷阱等方面的研究上,帶著學習到的技巧重新對閱讀材料和每個選項進行分析。因為已經記住了答案,所以正確率并不是閱讀能力提升的評判方式。我留了2套真題在12月份進行模擬練習檢驗自己的復習成果,同時熟悉考試的節(jié)奏和時間的分配。另外,在碎片時間我也粗略的看過一些真題的同源外刊,有助于保持閱讀的語感,但后期由于時間緊張就專注在對真題的精讀上了。
(3)小三門
這部分技巧性較強,所以我聽了劉琦老師的新題型課和宋逸軒老師的翻譯課,課時都不長,適合時間緊張的同學。這幾年新題型的題目雖然靈活但內容都比較簡單,通過一些解題技巧的加持,在節(jié)省做題時間的同時基本能拿到滿分。翻譯和完型填空因為性價較低且我的復習時間不多,所以基本沒有花時間專門準備這兩塊兒,如果同學們時間充裕的話,可以跟著唐靜老師的翻譯課把歷年翻譯真題都做一遍,再結合對閱讀中長難句的復習,應該能拿到不錯的分數。需要強調的是,對于所學的技巧應當反復訓練并熟練運用,否則在考場緊張的狀態(tài)下很難迅速反應過來。
(4)作文
我沒有直接背范文,只是參照范文整理了幾篇自己的模板進行背誦,這也大大減輕了背誦的壓力。模板形成后最重要的是進行模擬訓練,將各個老師預測的主題詞帶入模板中反復練習,由此也可以打磨出更實用、萬能的模板,無論遇到何種主題都能熟練地套用自己的模板,在考試時以不變應萬變。關于作文的字體,我建議一筆一劃的寫工整,不要秀花體字,保持卷面整潔就好,一來慢慢寫能給自己一定的緩沖時間思考避免出錯而導致涂改太多,二來試卷掃描后工整的字跡也能使閱卷老師閱卷時更舒心而拿到更高的卷面分數。
關于英語的答題順序,我一般從作文開始,由于準備了模板加上前期的訓練,所以大、小作文寫完用時不到40分鐘,自己也進入到了考試狀態(tài)。之后就開始占據最多分數的閱讀和新題型,這一部分要圈出文章和題干中的關鍵詞,以便節(jié)省后續(xù)檢查的時間。然后是翻譯,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我會在試卷上打一下草稿,避免答題卡上的答案太過凌亂影響卷面分數。因為完型填空性價比不高,所以我放在了最后,就算時間不夠,根據語感選擇也不至于丟太多分。同學們在確定自己的答題順序之后要反復模擬,熟悉對各板塊的時間分配。通常我會在考試結束15分鐘前完成答題,否則會太過緊張而出錯,最后再核對幾遍答題卡是否填涂正確。
3. 政治
因為我本身是文科生,政治中沒有特別難以理解的地方,且由于每天分給政治的復習時間不多,所以我基本沒有聽課,前期主要是自己按照肖秀榮老師的精講精練進行自學和整理框架,再刷1000題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1000題的練習不能只注重答案的對錯,而應該對照解析分析各個選項相應的考點,流于刷題的形式只會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肖秀榮老師的知識點提要出版后,我主要的復習材料就從精講精練變成了這本小冊子,便于攜帶和對重要知識點的背誦。復習資料的選擇不可貪多,更重要的是將一本資料學透,知識點分散在多個資料中對于其后的復習反而是累贅。
后期我聽了腿姐的技巧班中的選擇題部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正確率。但同英語一樣,對于老師總結的技巧,自己在課后一定要帶入到題目中進行反復訓練,這樣才能在考場上迅速運用到解題中。政治的重點應該放在對選擇題的訓練上,前期主要是做1000題,11月底后各個老師的模擬卷都會出來,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把所有選擇題部分都刷一遍,為了節(jié)省時間,我用的是政治刷刷刷的小程序,便于對錯題的整理和復習,且題后有很多同學整理的背誦技巧和口訣,對知識點的記憶幫助很大。
對于主觀題的背誦,在最后的沖刺階段,因為各科都有不同的背誦任務,不想太過加重大腦的負荷,加上政治的主觀題也不會拉開巨大的分差,所以我只背了肖四,最后在考場上根據題目中所給的材料結合背誦的知識進行改寫。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政治大題的背誦材料,時間來不及的話就先背關鍵詞,考試時再結合材料進行改寫,填滿答題紙一般能拿到基礎分數。但是任何老師的主觀題背誦材料都只是提供了答題的語料,在考試時要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靈活的組織答案。
五、復試經驗
1. 專業(yè)課
用到的資料主要有:藍皮教材、知行法學的訴訟法講義、易延友老師主編的第五版《刑事訴訟法規(guī)則原理應用》、陳衛(wèi)東老師主編的《2018刑事訴訟法修改條文理解與適用》。
因為我是初試成績出來之后才開始準備復試的,所以只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分為4周安排了不同的任務:第一周用來復習背誦知行的講義和回顧課本;第二周加深對背誦知識點的印象、完成對上述提到的課外書籍的閱讀,并將相應延伸拓展的知識點補充到講義中;第三周、第四周加強復習、進行抽題模擬并調整心態(tài)。
復試考查的內容總體上不會偏離初試的知識點,只是會更加細致,一些初試中考查可能性較低的地方也會成為復試的考點,所以在復習過程中最好對教材進行全面的記憶,不要因為僥幸心理而有所遺漏。我在復試中抽到的題剛好就是初試的非重點,所以回答得不算好,所幸?guī)啄甑拈_庭經驗讓我沒有表現得十分慌亂。建議同學們在復試前找不同的陌生人進行訓練,提升自己的抗壓能力,抽到不會的題目時結合自己記得的知識點對老師的追問進行回答就好,一般不會拉開太大的分數。
另外同學們也可以自己對著鏡子練習,或者在騰訊會議中錄像記錄模擬面試的過程,在之后也便于進行復盤和反思,例如我緊張時就會不正常的頻繁眨眼睛,這些小習慣可能都會影響到面試老師的觀感。雖然都是些小細節(jié),但最后或許就是這零點幾分之差決定了錄取或落選。
2.?英語
口語方面我主要用的是知行法學復試一本通中的英語材料進行練習,知行法學在復試階段也會分配不同的小組便于同學們進行口語的對練。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的復習時間只能安排在晚上,所以我選擇了每天與朋友抽選材料進行半小時的英語會話。時間緊張的情況下,要優(yōu)先練習口語的流暢度,減少打頓及語氣詞,對口音、腔調的訓練在其次。能靜心復習的同學,也可以盡早開始口語的練習,畢竟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對于以后的學習和交流是大有裨益的,而一時的突擊訓練只能有針對性的應付考試,并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
就應試而言,我依舊準備了自己的模板和套話,答案主要從從what、why、how的角度進行考慮。因為一直學習的是啞巴英語,如果在復試緊張的氛圍下臨時組織答案,就會一直語塞、打頓、出現低級的語法錯誤而影響分數,事先準備一些語料再根據考試的具體情況進行小部分的修改也不至于使自己手足無措。
2020年開始線上復試之后英語的考查方式都有所區(qū)別,所以對于英語閱讀和作文也要有一定的準備,有備無患。這部分和初試的復習方式大同小異,經常練習保持英語的語感就好。
六、其他事項
1. 關于復習的進度
每個人的復習方式不同,所以不用因為進度的落后太過焦慮。在備考初期大致規(guī)劃一下整體的學習進度,從宏觀上安排每個時間段應該完成的任務,比如在幾月份要結束第一輪,第一輪結束對知識點的掌握應當達到何種程度,我會用便利貼貼在墻上以提醒自己,復習過程中再在日程本中具體細化到每月、每周、每日。
因為我采用的背誦方法是復習后再增加新的知識點的方式,即每天背誦新的內容之前都會將之前背誦的按照章節(jié)框架的順序重新背一遍,這種方式在最開始進度會非常緩慢,且隨著背誦內容的增多,后期任務會越來越重,有點類似于加強版的艾賓浩斯記憶法。我第一輪復習到11月初才結束,中間還有對部分科目的默寫,一輪下來記得比較牢固,所以第二輪復習只用了2周,最后每2天就可以把背誦的知識點全部過一遍。比起背誦的遍數,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熟練運用的能力是更為重要的,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執(zhí)行、堅持到最后就好。
2. 關于年齡的問題
我有時候也會有年齡焦慮,在跟他人不斷的比較和被比較中迷失了自我。但每個人的人生軌跡是不一樣的,畢業(yè)幾年后有的人可能已經結婚為人父母,有的還在上學,有的人事業(yè)蒸蒸日上,有的卻還是碌碌無為,在這個年紀應該做什么事情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而這也只是漫長人生路途中的一程,未來會如何始終由你自己書寫。
與其用別人的規(guī)則和眼光將自己鎖在社會時鐘的刻度里無法前行,在猶豫彷徨中蹉跎了歲月,不如在還有時間精力的時候追隨自己的內心,不留遺憾。我很羨慕還在上學的學生們,初高中生也好,大學生也好,他們都有大把的時間去試錯以尋得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但后來發(fā)現其實我也是被長者羨慕的人,活在當下,珍惜和享受這一段人生旅程就好。無論選擇何種道路年紀都會增長,那為什么不奮力一搏努力寫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劇本呢?
3. 關于心態(tài)的調整
考研是一個人孤獨的旅程,決定考研后就注定要犧牲很多休息娛樂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特別對于在職考生而言,工作和學習的雙重壓力、考試結果的未知性等因素都可能使自己產生負面情緒而有所懈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什么都沒做好,頹廢又迷茫,不知道堅持下去的意義;生活因為考研已經停滯了太久,也放棄了很多工作機會,我的選擇是否正確,這樣到底值不值得,經常因為亂七八糟又沒有答案的想法發(fā)呆,甚至產生了消極逃避的心理。所以在情緒波動不能專注時我會給自己放假調整狀態(tài),吃頓大餐、寫手帳、擼貓、出門兜風或者睡到自然醒,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泄方式,疏解完壓力后再精神飽滿的全心投入到學習中。
有時候覺得平常的工作和與人交流也是緩解學習壓力的方式,不至于悶在課本里不問世事。反之,所學的知識剛好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實踐運用,承辦的案件勝訴對自己也是一種鼓勵。靜不下心的時候就出門走走吧,看看這人間的煙火氣,那些平凡日子里細碎又溫暖的美好也是枯燥的復習生活中的調味劑。
七、結語
希望自己的復習經驗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使大家少走一些彎路。要相信你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會是白費,正是這些讓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越發(fā)真實。所以晚一點也沒關系,只要沒有虛度,奮力走在途中,都將抵達終點。認定目標就加油沖吧,希望你也能摘到屬于自己的星星。
最后,感謝于我而言意義非凡的2021年,感謝一直默默支持和陪伴我的家人、朋友,感謝前輩們的指導,也感謝勇敢又努力堅持的自己。走了這么遠的路,我終于來到了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