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2決定版】游戲機制特別篇——單位堆疊與現(xiàn)版本草原突騎

雜談:
最近官方都沒有新聞也沒有更新啊,沒什么可翻譯的。不過趁這個機會寫點自己想寫的東西。正好昨天在貼吧群討論草槍。就趁這個機會寫一篇關于單位堆疊和草槍的特別篇作為這個新系列——【游戲機制】的開頭。
關于草槍的測試和操作方法可以看我剛發(fā)的視頻:


引言:
可能玩或者看PVP的玩家們已經深有體會了,草原突騎(Steppe Lancer)憑借著堆疊,在對戰(zhàn)中幾乎沒有其他兵種能夠有效克制他。再者加上庫曼的封建多城鎮(zhèn)中心(TC)優(yōu)勢、強力的欽察騎射、高速的騎兵、提高的輕騎騎射訓練速度,庫曼似乎是成了非常破壞PVP平衡的文明。T90在自己的視頻里也提到自己排位不選庫曼因為選了庫曼感覺自己贏了也很不光彩。[2]
庫曼的強大在之前的庫曼文明概覽里有所提及。本篇主要就以兵種堆疊為主題講一講草原突騎。
遠程兵堆疊:
兵種堆疊其實在PVP中非常常見,即便是在草槍還沒出來之前。借助地形(如樹林的凹槽、懸崖)或者建筑縫隙來堆疊單位從而減少對方近戰(zhàn)單位能夠有效攻擊的面積。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弓兵vs騎兵,如下所示:

除了弓兵、騎射、征服者、弩炮等這些常見的遠程單位都可以用這種操作,即便是在空曠的野外,也能夠比單純的橫列陣型有更好的效果。
有效地使用高級指令中的巡邏能夠更加快速地形成堆疊,尤其是在空曠地。
近戰(zhàn)兵堆疊:
說完遠程兵,再來看看近戰(zhàn)兵。結論當然是近戰(zhàn)兵也可以堆疊,只不過沒有射程的近戰(zhàn)兵,本身的碰撞體積并不是1格,所以即便堆疊了,也會有一大部分沒法正常攻擊,只是單純地卡著而已,以下是堆疊在一格寬度內的游俠。雖然看不太清楚,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卡著沒法攻擊下面的兵營。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有射程的近戰(zhàn)兵呢?這就非常有意思了,而且也是本文的重點。
有射程的近戰(zhàn)兵的堆疊:
首先我測試了一些老兵種如馬穆魯克(射程3)、擲斧兵(射程4+1)、飛刀女兵(射程6)等,這些兵種堆疊的表現(xiàn)其實更像是一般遠程兵,因為即便不堆疊、己方的輸出效率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射程足夠好幾排的兵輸出,也就是跟遠程兵堆疊一樣主要減少了對方的攻擊效率。比較特殊的應該要屬只有1射程的印加槍兵長和本文的主角——草原突騎。
印加槍兵長的堆疊:
印加槍兵長對法蘭克游俠的單挑,法蘭克游俠大概能剩下1/3血量,但是,在40vs40的情況下,槍兵長能以明顯的優(yōu)勢獲勝,即便不操作:

在窄道(如4格寬的路)用巡邏重新進行這個測試,結果我也沒想到,因為槍兵長幾乎沒有損耗,在5次重復測試中,一致保持著5個以內的死亡數(shù)量。

出于好奇,我也做了窄道(4格寬)內40法蘭克游俠的對戰(zhàn)測試(用巡邏), 結果再次出乎預料。本來以為無攻擊距離單位受堆疊影響不會那么大,但是測試結果卻完全不同。雖然不及槍兵長那么夸張,但是使用巡邏的一方能夠剩下10+到30+不等(結果波動非常大)的剩余兵量。

在空曠地測試40法蘭克游俠內戰(zhàn),使用巡邏(或者移動攻擊)的結果更加穩(wěn)定,剩余兵量保持在20左右。但是這個稍微有點不一樣,從整個戰(zhàn)斗過程來看巡邏或者移動攻擊可能能夠幫助兵更快地找到目標從而提高隊伍的輸出效率,可能不完全是堆疊的關系。
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草槍——草原突騎的堆疊:
來看幾組測試:
首先是在無操控條件下多次測試滿科技40庫曼草槍vs40法蘭克游俠。多次測試結果一致,有相當數(shù)量的游俠存活。

但是當使用移動攻擊或者巡邏的時候很容易戰(zhàn)勝法蘭克游俠并且有10只草槍以上的剩余。
然后是40庫曼草槍對80不列顛長戟兵:
這個測試結果受操作影響很大,如果采用一般的巡邏或者移動攻擊的話,因為會自動展開戰(zhàn)線,結果保持一致,長戟兵有20到40的剩余(不穩(wěn)定,取決于戰(zhàn)線長度,或者說兵的分散程度)。但是有意思的一點來了,當使用站崗模式+巡邏可以輕松達到20個左右草槍的存活(仍然取決于實際戰(zhàn)線展開的長度,偶爾還會卡bug站著不動)。從這個結果是不是對草槍的強大有了新的認知呢?作為克制騎兵、能夠等資源條件下壓制游俠的兵種,在兩倍數(shù)量下被40草槍壓制甚至還剩下20草槍。

那么草原突騎能打贏40精銳戰(zhàn)象?不用想了,面對戰(zhàn)象堆疊是自殺手段,要知道戰(zhàn)象不僅肉,而且有踐踏傷害,實際測試也驗證了這個預想。
對40馬穆魯克也是非常慘,毫無勝算,畢竟馬穆魯克射程更遠而且有對騎兵加成。
對40帝王駱駝呢?是可以贏的,不過比較難,通過以上的站崗+巡邏并用一定的風箏,仍然可以達到10草槍以上的剩余。
對40條頓武士,非常費時間,但是保持風箏的話仍然可以大優(yōu)勢打贏,因為條頓武士是真的慢。
對于40蒙古突騎,能夠以20個左右的剩余戰(zhàn)勝,但是AI過于非人類的遠程兵操作使得這類測試變得比較沒有意義。
結論:
對于各種原本能夠克制騎兵的各種兵種,在草原突騎的堆疊、風箏,尤其是站崗+巡邏下變得毫無反抗之力。而且?guī)炻蟹N高速的草原騎兵,輸出效率有了更多的提升(戰(zhàn)斗中跑動的時間減少)。以上就是草原突騎的現(xiàn)狀。不得不說需要大幅度削弱,要不然排位可能以后就會遇到大量的庫曼和韃靼了。不過,草槍本身非常好玩,不管是操作上還是戰(zhàn)斗力上,希望之后的削弱不是針對射程而是對資源、建造時間或者屬性上的削弱。
為什么要使用站崗:因為近戰(zhàn)兵堆疊輸出的關鍵之一是減少受傷害面積,保持攻擊狀態(tài)單純用移動攻擊或者巡邏會導致兵散開從而擴大接觸面,利于對方近戰(zhàn)兵輸出。而站崗能夠保持近戰(zhàn)兵的隊形不因為尋找敵人而散開。

PS:本文參考了以下資料。本文的測試均建立在對應文明滿科技條件下。
[1] Viper的戰(zhàn)役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wWKFjnUQAE
[2] T90-瑪雅vs肥龍(Fat Dragon)-韃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OCgYwH9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