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我的世界》之后

我曾是《我的世界》社區(qū)的一位普通的玩家,一位普通的文字創(chuàng)作者。后來各種因素作用下,逐漸離開游戲,退出社區(qū)。
我與《我的世界》
我自稱普通的玩家,只因個人并不像那些高級玩家或者俗稱的“大佬”那樣去鉆研各種游戲技術。大多數(shù)時候,我只是作為一位多人服務器的玩家,去參與多人游戲的進程中,去感受有趣的玩法和人與人之間聯(lián)結的氛圍。
當厭倦了親自玩游戲之后,我不經意間逐漸地轉型為創(chuàng)作者。這個身份上的轉變的區(qū)別是十分重要的,隱含了創(chuàng)作者與玩家之間的一些差異性特征。具體有何差異,大家可以自行對比和體會。
我自稱只是一位普通的文字創(chuàng)作者,只因我所寫下的文字并非像小說散文那般的奇妙有趣,或行業(yè)人士、專業(yè)學者那樣有深刻的洞見。起初,我只是撰寫有關《我的世界》、玩家、玩家社區(qū)關系的粗淺的分析文章,以及一些社論。彼時的我身為學生,不懂深奧的理論,不會用專業(yè)的理論去闡釋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只是依靠經驗和他人觀點來表達個人看法。
最初的文章首發(fā)于MCBBS和嗶哩嗶哩,名為《〈我的世界〉的分與裂》,大家反響比較熱烈,我頗受鼓舞。后面繼續(xù)寫了一些文章,但反響平平。上了大學之后看了書,發(fā)現(xiàn)如果理論結合實際的話,可以寫出更多有趣的文章,但最終擱筆了。這些文章中,《沙盒帝國論》開辟了我的自媒體之路。這時候寫下的文章,或多或少與游戲相關,且主要與《我的世界》掛鉤。之后的文章,便逐漸往我所在的專業(yè)方向和閱讀興趣靠攏了。意料之中,我并不滿足游戲社區(qū)的“一畝三分地”。游戲之外是更廣闊的天地等待翱翔。現(xiàn)在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知識儲備,可以從容不迫地寫以前構思的《我的世界》有關的文章,但也不想寫了。后來,我把這些有關《我的世界》的文章從公共平臺盡數(shù)刪去,不再憑借他們證明自己。
通過與《我的世界》掛鉤的文字創(chuàng)作,我也結識許多新朋友。他們給予了我很多幫助,由衷感謝。
既然已經退圈,那點評一些人事物也無妨。圈內有三個主流論壇,MCBBS、KLPBBS、MINEBBS。首先,大家都是人治,不是法治。MCBBS是最大的林子,什么鳥都有,資源最多,氛圍最差。KLPBBS人少些,氛圍更和諧,但比較低齡。MINEBBS,做不起來,論壇壇主自己就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人”,我覺得并不能擔當好管理者的職責。論壇的性質是平臺,集聚效應最明顯。還想從事資源開發(fā)的創(chuàng)作者,最好從國際版社區(qū)入手(主要是MCBBS),然后把成果發(fā)布在《我的世界》中國版,實現(xiàn)知識產權保護最大化。
淡出《我的世界》的小圈子后,驀然回首,驚覺鄙人的經歷只不過是人世間的滄海一粟。再多的模組和玩法,也換不來當初的純真、好奇、渴望與熱情,以及和朋友嬉戲的歡聲笑語。再多的贊賞和嘉獎,也得不到想要的知識和力量?;ヂ?lián)網的經歷似乎使我提早明白了些道理:比如遵循內心,比如內外之別,比如意義歸宿。我感受到,游戲不是我的出處。
我開始探索其他技能方向和互聯(lián)網上的開放資源。這個過程中,我習得許多知識和技能,譬如網站建設。雖然花費在游戲上的時間近乎為零了,但我仍然對游戲行業(yè)保持關注,跟蹤熱點。隨著注意力從游戲轉向其他領域,我發(fā)現(xiàn)腦子里有很多可以分享的點子。我意識到,游戲只是漫長人生中實現(xiàn)自我娛樂的一個可選項,而我可以藉由其他手段達到娛樂和休息的目的。
盡管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熱衷于游玩和討論《我的世界》,我依舊認為這段經歷意義非凡。通過玩《我的世界》和玩家社區(qū),我學到了許多關于創(chuàng)造、協(xié)作和解決問題的知識。
站在如今的時點往回看,《我的世界》社區(qū)也暴露出一批十分惡劣的問題。然而,社區(qū)本身無力解決這些事情,網易也不可能介入。池小王八多,為了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我很慶幸較早離開了是非之地。有人想靠這個游戲的社區(qū)來謀利,行否?只要是正規(guī)合法的商業(yè)活動,當然可以,但社區(qū)中很多行為都是游走于違法的邊緣——比如開設商業(yè)服務器,即是違反微軟市場和中國知識產權法的行為。但大部分人并沒有通過社區(qū)來賺取自己生活所需的收入的能力,更多的只是熱愛游戲,熱愛社區(qū),通過在游戲社區(qū)的社交來滿足自己。就比如說我接觸的一些文字創(chuàng)作者、美術創(chuàng)作者,他們也不是要靠這個東西來賺錢,但喜歡通過游戲為載體來做自己的事情。但大部分人應該會贊同我這個觀點:游戲社區(qū)的創(chuàng)作,下限很低,上限也很低,想要攀登高峰實現(xiàn)更大成就,必須離開這個社區(qū),踏入現(xiàn)實中去爭取。
“任何倒行逆施者終將被歷史洪流湮沒,安祿山已死,史思明安慶緒之徒妄想稱霸中原,卻不知其氣數(shù)將盡。”
我時常勸誡身邊還留在這個游戲、這個社區(qū)里的朋友,不要太過留戀。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目標和任務,高中畢業(yè)之后,大多數(shù)人都步入更加廣闊的世界,除了游戲以外,人生還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發(fā)掘。
少年弟子江湖老,往事悠悠使人愁。
離開《我的世界》之后
離開游戲,叩響人生的新大門,寫下一篇篇文字。
2021年至今,我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鍛煉,去社交,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保持閱讀,保持寫作,是我成為文字創(chuàng)作者以來養(yǎng)成的習慣。動機是人實現(xiàn)自驅的引擎。我對于寫作的執(zhí)念,更多是“想說”——找不到人攀談或跟人聊不完的話題,便寫下來。
文字,不僅為了表達鄙人的想法和情感,更是為了展示個性和思考方式。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媒體,發(fā)表觀點,分享經歷,塑造品牌。而我也不例外。通過寫作,我傳遞出自己的聲音,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同我,甚至是被我所啟發(fā)。有人看也好,沒人看也罷,更多的是象征意義:我有別具一格的世界觀。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蛟S鄙人的觀點不是很受歡迎,或者與主流相悖,但是我相信,只要堅持信念,勇敢表達,總有人會被我吸引,被我感染。
寫作是一種自我療愈。當感到焦慮、煩惱、困惑時,寫下此時的心情和感受,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排解負面情緒,給出解決問題的藥方。寫作是一種表達內心的方式,可以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理解自己,甚至改變自己。我不能控制別人——控制別人是社會學和管理學的問題,而個人的問題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范疇。我要解決的是個人的毛病。心理咨詢師也僅僅是引導他的客人,一步步與內心對話,了解自己,解開心結。如果筆下的文字能夠引導自己,引導他人,不致迷茫、無助,甚至尋短見,那便足矣。通過寫作,我希望能夠引導自己和他人,找到方向,抵御外界的干擾,成為內心的主人。
寫作是我與外界交流的方式之一。寫作,既可以讓別人知道我所思所想,也可以讓我走進他人的心,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我相信,通過寫作,我可以與更多的人交流,共同探討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以及更多宏大的問題,讓你我他的生命更加豐滿。
寫作還是一種自我挑戰(zhàn)。我喜歡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但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寫作不僅需要收集信息,分析思考,還需要打字、組織語言、調整結構等多項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能力的極限,逐步成長和進步。
總之,寫作于我而言,不僅是一種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方式,更是一種自我探索和成長的過程。通過寫作,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世界。無論有無觀眾,鄙人均會堅持寫作,用文字記錄下成長歷程,與世界分享思考和感悟。披荊斬棘,勇攀高峰。
此外,我還學會建立獨立博客,加入了“十年之約”。通過自媒體,還賺到了百來塊錢。學習使用平面設計和視頻剪輯軟件,創(chuàng)作新作品。離開游戲,太多樂趣等著我去探索。
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是一次遠行,我在此生最美好的時光中,追隨內心,踏遍四海,沒有遺憾,亦不后悔。

原創(chuàng)聲明
本文為松易涅(微信公眾號:Songyinie365)原創(chuàng)首發(fā),保留著作權等一切權利。出于營利性目的使用本文需取得書面授權;非營利性使用,請盡書面通知義務。如內容涉及侵權,請取得聯(lián)系,本人將竭力消除為您帶來的不利影響。郵箱:mail@songyinie.com

我是松易涅,一位自由創(chuàng)作者,不定期分享經濟知識/閱讀思考/生活紀錄,歡迎與我一起認識復雜世界。我會同步在全網(同名)和個人博客上更新文章,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