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十灰三
今天整理上平十灰韻第三段學習筆記。
忠對信,博對賅。忖度對疑猜。香消對燭暗,鵲喜對蛩哀。金花報,玉鏡臺。倒斝對銜杯。巖巔橫老樹,石磴覆蒼苔。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綠柳沿堤,皆為蘇子來時種;碧桃滿觀,盡是劉郎去后載。
忠和信都是正能量的品格,《論語》“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敝倚攀强追蜃訐裼训闹匾獦藴?。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見古代士人對忠信品格的重視。賅是完備、齊全之意,和博算近義詞。忖度和疑猜也算近義詞吧,都有猜測的意思。香消和燭暗,這里做表面意思解讀就好了,時間到了深夜,房間里燃燒的檀香味道都消散了,蠟燭也滅了。香消也常引申為形容美好事物的消失,比如香消玉殞。燭暗,也有表人年老哀弱之意,只是我不記得相關(guān)的典籍資料,風燭殘年勉強算嗎?鵲喜,王老師舉了五代詞人馮延巳《謁金門·風乍起》“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币驗槊耖g常以喜鵲為報喜之鳥,聽到喜鵲叫聲預(yù)示喜事臨近。蛩哀,蛩這里指蟋蟀,蟋蟀常常在秋天的夜晚鳴叫,我們知道蟋蟀的叫聲其實是翅膀振動發(fā)聲,不是從嘴巴發(fā)出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叫聲。人心里有心事的時候,本來就輾轉(zhuǎn)難眠,又被吱吱的蟲鳴聲吵得更難以入眠,倍感哀傷。王偉勇老師舉了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金花報,古代科舉考試制度我們前面聊過了,中了進士的人要寄信回家報喜,信封表面用泥金書寫,家人一收到就知道是喜報了。玉鏡臺,《世說新語》記載:溫嶠喪妻后,他的堂姑母想讓他幫忙給表妹找一門親事。溫嶠自己喜歡表妹,就跟姑媽說,好對象可不好找,您看跟我差不多的行嗎?姑媽回答說,這世道這么亂,能有個安穩(wěn)的家就不錯了,哪里敢指望有你這樣的女婿?過幾天,溫嶠就跟姑媽報告說,已經(jīng)找到了,這個人家世還過得去,名氣、官職、收入都不比我差。還送了個玉鏡臺做聘禮,溫姑媽挺高興地同意了這門親事。在婚禮當晚,拜完天地后,新娘子用手撥開紅蓋頭,拍手大笑說:“我本來就懷疑是你這個老鬼,果然不出所料?!焙髞碛耒R臺成為聘禮的象征?;槎Y古人稱為小登科,和中進士大登科對應(yīng)。斝是古代青銅制的酒器,倒斝、銜杯都是喝酒。 巖巔橫老樹,這一聯(lián)不由讓我想起鄭板橋《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笔愀采n苔,磴就是臺階,我想到那句“應(yīng)憐屨齒印蒼苔”。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一聯(lián)直接引用明代高啟《梅花九首·其一》“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綠柳沿堤,皆為蘇子來時種;這一聯(lián)應(yīng)該說的是西湖蘇堤,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到杭州做市長,疏浚西湖,用淤泥直接堆成貫穿西湖南北的長堤,堤上種植綠柳碧桃,各種花草樹木,“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碧桃滿觀,盡是劉郎去后栽;這一聯(lián)化用了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歸來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這詩的背景是劉禹錫被貶朗州十年后回京所寫,因為這詩里豐富的諷刺意義,同年劉禹錫再度被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