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三里,放飛童心
中國大學生網恩施7月12日電(通訊員 朱思敏)7月9日我們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梓瑋”愛心支教團隊開啟了前往恩施高坪的路途。在高鐵上我們不斷感嘆著恩施高山的美麗風景,那重巒疊嶂的綿綿山脈無不令人贊嘆。到了高坪之后我們參觀了高坪鎮(zhèn),在這里我們被當?shù)厝思で榈捏w育精神所感嘆,被當?shù)厝说臒崆樗畲o接著我們便馬不停蹄的趕往我們真正的目的地--三里鄉(xiāng),在這里我們開始了我們真正的支教生活。
剛剛來時感到很意外,與我想象的支教生活并不相同,我們的生活很好:有空調、有大床鋪和美味可口的飯菜,更有可可愛愛的小孩子們。而這一切正是當?shù)厝藶槲覀兲峁┑淖詈梅?,我們?yōu)榱嘶仞佀麄円欢〞M己所能去教育小朋友們,用知識改變命運不只是一句空話,對于這些處在大山里面的小朋友來說,知識就是他們走出大山的鑰匙;知識就是他們新的生活的鋪路石。
經歷了三天的支教工作,我的感受就是“累”,我們輔導學生從早上八點半一直到下午五點,中間只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而且,輔導他們的課程與作業(yè)無不考驗著我們的耐心與心態(tài)。在輔導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遇到講了幾遍的題目,學生依舊不會;講了幾遍的知識點,學生依舊記不住的情況,此時我們會不斷不斷的暗示自己,換一種方法換一種方式,我們理解了沒有用,我們要想出更加簡單的方法讓學生聽懂理解,而當他們理解明白了學會了的時候,我的內心又會感到開心和快樂,也許這就是作為教師的樂趣吧??粗⒆觽兛蓯鄣男δ槪闹械尿湴粮杏腿欢?。當小朋友們喊我“小朱老師”的時候,我總會暗自竊喜,我沒有想到曾經不喜歡的職業(yè)現(xiàn)在居然成為了我的一種驕傲,也可能就是自我成長吧,肩膀上面挑著擔子的日子,也是辛苦并快樂的。
在支教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學習著。我深刻的明白了孔子“因材施教”的道理,在支教上課的過程中,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認真完成、有些問題講了很多遍還是不會,我便會不斷思考我到底是哪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孩子們學習我們教給他們的知識,而我們便是在學校每一個小孩的特點開展我們針對性的教學。例如有些孩子有的知識點就是理解不了,我便會舉出很多日常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現(xiàn)象讓他理解;有些孩子題目不會寫,我會給他將題目的知識點列舉整合,分步驟的拆解題目,循序漸進的將題目解決;遇到不同的性格的孩子就要用不同的態(tài)度與方法......這就是“因材施教”的真正含義吧,支教不僅僅帶給孩子們知識與成長,更教會了我處理事情的能力與素養(yǎng)。
在支教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責任的重量。在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客觀事實里,這些孩子們生在大山里,長在大山里,在這個基礎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qū),知識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他們必須緊緊的抓住這根救命稻草才可以讓他們走出大山。而我們作為支教老師,身上所肩負的不單單是你的教學任務,更是孩子們的未來與前途,也許你僅僅知識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是卻成為孩子們的心目當中的啟明燈,照亮著他們未來的道路與方向,帶著他們走出了大山,去擁抱著自己的美好未來。
我相信,即使我的貢獻很小,但我依舊還是盡我所能去傳授更多的知識給這些小朋友們,讓他們握緊自己命運的鑰匙。

?
?
圖為支教成員為孩子講解物理題 中國大學生網 通訊員 朱思敏 攝

?
?
圖為支教成員為孩子們上英語課 中國大學生網 通訊員 朱思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