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祝三」|丹青追夢 水墨本色-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個人云展覽


【藝術簡介】
胡祝三丶號半花丶揚州市人丶祖籍江蘇省響水縣,一九四七年生,早年畢業(yè)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專業(yè)。油畫作品“學藝”丶“豐收的喜悅”于七十年代末兩次參加全國美展。
三十歲始轉(zhuǎn)習中國畫,先后師承陳師曾弟子江南蘋先生,齊白石弟子王板哉先生,為齊派再傳弟子。作品在中央黨校丶人民大會堂丶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丶上海美術館丶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二十余省級以上美術館丶博物館收藏。個人藝術辭條已載入“中國美術家”丶“中國藝術界名人錄”丶“中國專家大辭典”等辭書中。
【作品鑒賞】

















淺談齊派名家胡祝三?????
???????在當下花鳥畫家中,能夠承續(xù)傳統(tǒng)又不拘泥于傳統(tǒng)并有所突破的人鳳毛麟角,這是因為近代畫壇出現(xiàn)了齊白石丶李苦禪丶王雪濤等一座座高峰,他們形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齊白石創(chuàng)造出了"似與不似"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已被社會普遍接受;李苦禪丶王雪濤等也各具鮮明的個人風格而受到民眾的喜愛,他們在這個領域里所達到的藝術高度至今無人能及,尤其在當下傳統(tǒng)文化被削弱的情況下,想超越他們可謂難上加難。但總有人會知難而上并沿著他們所探索的道路與高度繼續(xù)跋涉前行,他,就是揚州畫壇著名齊派畫家胡祝三。初看他的作品與當下精工細描的花烏畫似有不"現(xiàn)代"甚至落伍之感,但當你靜下心來真正走進他的作品,走進他的花烏世界便會立刻給你帶來勃勃生機,畫面呈現(xiàn)的清新使您陶醉,讓您流連往返。他的作品不僅清新自然,無雕著與造作,更是氣韻生動、亮麗而不媚俗,作品中所透岀的那種濃濃的人文情懷與詩意,使人如暢游于百花叢中能與百鳥共鳴…。相比當下畫壇眾多畫家在宣紙上涂涂抹抹而失去藝術靈魂的花鳥畫,胡祝三先生的作品就顯得尤為稀缺與珍貴了。他以讀書人的氣質(zhì)與精神,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面貌凸現(xiàn)于畫壇,為當下畫壇送來了一股鮮活的勁風!在當下畫壇被格式化,概念化的狀態(tài)下,胡祝三先生這種勇于在前人基礎上傳承丶創(chuàng)新并形成了自己的"長線抒情丶色墨間融丶亮麗儒雅"的藝術風格更顯得難能可貴。一生寂寞一生追尋,我又怎能不為先生之大成而拍手擊掌呢!這是一種可貴的探索精神丶這是一種視藝術為生命的奉獻精神,我為他在畫壇能脫穎而出受到人們的喜愛丶追捧與關注而高興!???????????????
????????一、命運往往貫穿種種機遇與巧合?。與胡祝三先生相識成朋友,那是從十多年前在斯里蘭卡的一次采風創(chuàng)作活動開始的…清晨八點,我與夫人從酒店出來一路觀景散步,迎面走過來一位身材微胖、中等個頭、長發(fā)微卷、六十多歲的畫家,只見他手拿速寫本,肩背照相機,一邊拍照一邊勾畫,我知道是我們同行,都是來參加這次采風活動的畫家,便向他詢問前面風景怎么樣,他說,再往前走幾步風光很美,有水塘還有許多水禽…說著,給我看他畫的速寫,我一頁一頁翻看,竟有十多幅,線條或流暢或凝重,真可謂好身手,自愧不如。在相處的幾天中,我們在一起談書畫,聊人生,很是投緣,活動結(jié)束后,雖相隔千里但彼此從沒中斷過共同探討藝術,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交流。后來又多次參加美協(xié)官方組織的“中國畫畫世界”活動,我們雖來自天南地北,但繪畫藝術將我們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由相識丶相知到成為有親情感的好朋友……
???????中國畫是主觀與客觀、寫實與寫意形神兼?zhèn)涞乃囆g,也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藝術。吳昌碩以書法篆刻入畫;齊白石以"似與不似"作為自己的繪畫箴言來成就自己的藝術;蘇軾有"繪畫以形論當與兒童臨"之說,更是將中國畫推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審美高度。可以這樣說:中國畫是中國知識分子借助筆墨,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主觀與客觀相統(tǒng)一的高雅藝木形式,它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精神與情感的寄托。
????????二、怎樣用書法的點線,抽象的在宣紙上來抒情達意。巧妙地運用線條把自己的情感傾注于物象是檢驗畫家文化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尺度,這不僅是中國畫的必備條件更是花鳥畫的藝術靈魂。歷史上吳道子的"吳帶當風"和《八十七神仙卷》以及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用線的藝術峰巔,它和魏晉石刻無不折射出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繪畫藝術是通過線來體現(xiàn)的??梢哉f,中國書畫藝術就是用線的藝術。胡祝三先生深諳線在花烏畫中的重要性。他早年就學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西方繪畫用的輪廓線,在繪畫語言上與中囯畫用線是有所不同的,中國繪畫線是表敘情感而西方線條則是用來畫形,二者在表現(xiàn)形態(tài)上有著根本的差異。通過對西畫的系統(tǒng)學習,為他的繪畫造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要從油畫轉(zhuǎn)向以線為主的中國畫是十分困難的,為此,他遍閱中國繪畫史,不斷體會線條對于中國繪畫的重要性,自此他臥薪嘗膽從篆、隸、楷、行、草諸體書法入手,從中吸取各家營養(yǎng),每天五點起床臨帖不綴,歷經(jīng)多年的苦練,鐘鼎的斑駁光影、漢隸的舒展勻稱、魏碑的剛健敦厚,二王的研美雋秀、唐楷的端莊嚴謹、宋人的瀟灑野逸……歷代法帖他不僅運毫自如并逐漸形成了自巳剛?cè)嵯酀倪\筆風格,并將書法筆法通過實踐融入到自己的花鳥畫中,以此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曾記得,在一次赴印度尼西亞的采風創(chuàng)作活動中,他面對一張四尺整張,凝視少許便握起一支長鋒,沾墨落筆丶運筆沉穩(wěn)丶提按有度丶逆轉(zhuǎn)緩急地將一古藤虬枝一氣呵成,接著他又將紫滕的花蕊,用大斗筆以點線交錯的形式反復暈染,迅速完成了一幅欣欣向榮,紫氣東來的杰作。當組委會向大家展示時,贏得了中外嘉賓們陣陣喝彩與掌聲。此畫不僅具有文人畫的潑墨寫意,又有行草書法線條的節(jié)奏與風骨。作為齊派繪畫傳承人的胡祝三,不僅創(chuàng)新了齊派藝術,更是借助自已書法用筆的優(yōu)勢,大膽丶肯定地將春天舞動的紫滕賦予其生命的神韻與節(jié)奏。齊白石畫紫藤多以折枝直線取之而胡祝三先生則多以整株由根畫至枝頭,用線由蒼而潤,使畫面中的紫滕更加恢宏丶壯觀。這不僅增加了藝術的觀賞性,更是賦予了畫面構(gòu)成柔中帶鋼的學術內(nèi)涵,從而也將當下中國畫的用線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5年我們應邀赴??趨⒓印耙瑯湎碌娜敲贰敝袊媱?chuàng)作活動,活動匯集了來自全國多地有影響力的畫家。畫三角梅畫椰樹,這可是個新課題,特別是對于西部新疆來的我尤如趕鴨子上架一籌莫展…望著滿街的三角梅很是激動,但用畫筆用中國畫的藝術形式將其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只見胡祝三先生,碾轉(zhuǎn)于三角梅的花叢之中,一會拍照一會速寫忙個不停。
???????胡祝三先生是揚州人。為了酷愛的花鳥畫事業(yè),早年他辭去了國營企業(yè)高管領導職務,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江南之鄉(xiāng),只身前往云南。在云南一呆就近二十年,云南的熱帶植物丶奇花異卉給了他特殊的藝術滋養(yǎng),誘發(fā)了他的藝術靈感,也促成了他的藝術升華…。他說,雖然在云南呆了很長時間,但并未對三角梅進行過專門的研究,這次能與大家在一起畫這個專題的畫,也是從新認識提高的機會。三角梅的枝條和三角梅花叢的色彩,是重要的表現(xiàn)對象這也是我要向大家學習的方面…他的話給了我很多啟發(fā),這次活動是??谑姓疄榇蛟旌?诔鞘形幕?,將三角梅作為??谑惺谢?,拓展自由貿(mào)易港,提升??谖幕ㄔO的一次重大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活動具體由??谑忻佬g家協(xié)會承辦,海南省美協(xié)主席王銳在創(chuàng)作活動前做創(chuàng)作動員;海南省美協(xié)副主席、海口美協(xié)名譽主席蔡於良帶隊負責專題創(chuàng)作,可見活動的重要性。三角梅的創(chuàng)作活動,不僅是一次純學術的繪畫創(chuàng)作,又是海南走向世界展示??谖幕南笳?,更是自由貿(mào)易港十分重要的政治丶文化舉措。經(jīng)過幾天的辛苦采風,胡祝三老師的《椰樹下的春色》丶《春訊》兩幅六尺大畫以獨樹一幟的風格贏得大家贊譽。那舞動的三角梅枝條與艷麗多姿的花瓣簇擁在挺撥的椰樹下,完美地展現(xiàn)出了南國花島獨特的藝術魅力,使人們感受到了海南春的訊息。在后來的大幅合作畫創(chuàng)作中,如何將大家的智慧融入畫面,怎么充分發(fā)揮各自畫家的強項是關系到一幅作品是否成功的關健,經(jīng)大家商議后提議,畫面中的牡丹由胡祝三先生來畫,牡丹花象征著富貴繁榮,歷來人們以此花作為吉祥富強象征,她早已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中,牡丹花更是被定為我國的國花而受到我國自古至今人民的深愛…。這幅大畫的成敗,牡丹是重中之重的畫眼,胡祝三先生果然不負重望,他審視整體畫面后,用濃墨重彩將綻放的牡丹干凈利落地布局在畫面上后與大家的三角梅,椰樹、玉蘭丶梅花交匯相映,他的字好,這款當然是由他來完成了…這幅大畫中的牡丹與他另兩幅作品,在匯報展出中得到??谑蓄I導丶畫家同行以及觀者的一致好評而成為此次中國畫創(chuàng)作活動中的佳作。
????????三、保持童心,耕耘不止?。我與胡祝三先生相識,算起已有十多年了。他人文修養(yǎng)好繪畫功夫好,為人質(zhì)樸謙和、善良勤奮且總像老大哥那樣關照著大家,大家也常尊稱他"胡爺”,可是七十多歲的他仍保持著一顆童心。前年他大病一場,手術后仍聯(lián)系并召集大家前往揚州參加“大運河規(guī)劃發(fā)展愿景”中國畫創(chuàng)作雅集活動。
????????我們相處的日子里,聊聽最多的是他客居云南的故事。在近20年時間里,西雙版納成了他研究丶探討丶實踐創(chuàng)作的寶地與天堂,他踏遍了這里的山山水水,從這里吸取營養(yǎng)也使得他的花烏畫藝術得到了升華并使齊派藝術注入了熱帶雨林花卉的新血液,從而使齊派花鳥畫的取材變的更加豐富多彩……俗話說:機會總是留給那些善良勤奮的人,在一次云南文交會上,時任云南省副省長馬文東先生看到了他的作品甚為稱贊,后得知他是來自揚州旅居云南的畫家,破例為他提供了畫室,又引見著名畫家王晉元與之相識。王晉元作為云南省美協(xié)主席丶云南畫壇領軍人物,看到他的作品后破例推舉胡祝三為中國民族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一職。他熱愛這里的熱帶雨林,熱愛這片芬芳的熱土,藝術上的每一份成就,每一份的收獲,都是他多年艱辛付出的結(jié)晶,他在齊派藝術的基礎上從用筆丶用線丶用色等方面,為當代畫壇做出了突破性的藝術貢獻,幾十年的耕耘他給齊派花烏畫不斷注入新血液丶新思想丶新意境,為弘揚齊派藝術樹起了一面旗幟。這是畫人十分可貴的一種創(chuàng)新精神也是讓我們敬佩的一種人格魅力。他的成功成為當下人們關注的熱點并成為眾多藏者的心愛,其作品先后被多家美術館丶美術機構(gòu)丶博物館丶人民大會堂,香港以及印尼丶斯里蘭卡丶吐耳其等多國大使館收藏。胡祝三先生不僅為當下畫壇帶來了新風貌丶新思考,更充分說明了胡祝三先生花鳥畫的藝術價值與重要的學術價值。
??????????2022年2月 ?劉玉社于三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