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內卷”時代的人性抉擇
盲盒——“內卷”時代的人性抉擇
盲盒之所以能夠吸引人是在于它給到了用更小的代價換取更多回報的機會,而這種用更小的代價換取更多回報是深深烙印在人性之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或者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人性的閃光點,因為正是這樣不斷的追求,才有了人類的開拓進取和發(fā)展至今,否則如果所有人都不斷的付出消耗的話,那么人、人類大概已經(jīng)燃燼了吧
當然盲盒中蘊含的賭博性質顯而易見,所有幾率性的事物,包括整個人生都可以算作是一定程度上的“賭博”,至于如何界定無非是概率是否過于極端,以及是否含有人為操作,這也是盲盒沒有直接被掃進賭博范疇中的原因,因為無論在幾率大小還是故意的人為操縱上盲盒都打了擦邊球,也很難準確把握,不過這一次不去討論這種很難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而是想要問為什么盲盒突然火爆了,以前也不是沒有人想過這樣的生意,卻偏偏是這個時代有了他生存,甚至壯大的土壤呢?
誠如第一段說述:用更小的代價換取更多回報是深深烙印在人性之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而盲盒制造了這種機會,但是盲盒說含有的這些性質是始終且一直存在的,為什么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性質并沒有大肆的張揚,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人們投入到其中去博取概率,卻偏偏在現(xiàn)如今大放異彩的成為了很多人的喜好呢?這在我看來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很火的詞匯——“內卷”:
正常情況下盲盒做擁有的賭博屬性并不吸引人,因為付出和收獲是不成比例的,但是即使是付出和收獲這樣的事情也逃脫不出相對論的范疇,在過密化尚且不那么嚴重的時代,正常的勞動后說得到的收獲足以滿足大部分人,10分的付出獲得11分、12分的收獲,用相對小的付出獲得更多的收入這便是人性的根本,但是“內卷”時代的來臨,過分的競爭導致大量的付出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獲,于是“躺平”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因為付出10分的努力,只能獲得9分、8分甚至更少的收獲,那么“躺平”至少是平進平出的,不至于虧本,比如當下及其火爆的“三點幾啦,飲茶先”其實表達的是同一種意思
這種時候相對比較的威力就顯現(xiàn)出來了,正常付出能夠獲得更多收獲的幾率越來越小,從而使得盲盒中獎的幾率看起來更加的吸引人,甚至可能比正常付出能夠獲得更多收獲的幾率看起來還要大,那么在用更小的代價換取更多回報的機會的基本人性指導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盲盒,投身盲盒,喜歡盲盒便也不難解釋了,不過是人性的抉擇和趨利避害,向著能夠收益最大化的方向靠攏的本能指導罷了
所以說:盲盒——“內卷”時代的人性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