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要亡家,必有預兆”:家走向衰亡,是冥冥中的天意

常言道:世事枯榮皆前定,浮生勞碌空自忙。
這人世間的枯榮興衰,都是有定數(shù)的。你我就算辛苦忙碌一輩子,貌似也改變不了什么。天意如何,現(xiàn)實就如何,人生就如何。
曾仕強教授講過一句特別經(jīng)典的話:人要做事,困苦艱難。老天做事,簡單輕松。
你希望賺到錢,但你遇不到機會,那你還是賺不到錢。老天認為你值得享福,就把你的對手和仇人都收掉了,那你自然就幸福美滿了。
人如此,家庭也如此。家庭走上坡路的時候,老天會降下一定的征兆。反之,家庭走下坡路,逐漸消亡的時候,老天也會給出暗示。
天要亡家,必有預兆。家庭走向衰亡,都跟這幾個冥冥中的天意有關。

一、家庭發(fā)展到極致,由盛轉(zhuǎn)衰。
所謂“天道忌滿,人道忌全。”
大致意思是,這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不完美,也不會一成不變。這人世間的每一個人類,都有缺陷,既會有所得,也會有所失。
比如說,你家庭財富的頂峰,就是一千萬。當你賺夠了一千萬,那你的家庭就會走下坡路。這就是“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
比如說,你家庭事業(yè)的頂峰,就是成為好幾年的中產(chǎn)。等這幾年過去了,家庭的中產(chǎn)地位就會保不住,那跌落到中低層,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家庭的運勢,不能一直好下去呢?原因很簡單,市場的財富是流通的,不可能某些家庭一直有錢,也不可能某些家庭一直貧窮。
家庭再厲害,也會有吃癟的時候。否極泰來,泰極否來,本就是不可違背的天道。

二、家中誕生出不孝、敗家的子女后代。
一個家庭要想好起來,沒有兩三代人的不懈努力,那是做不到的??梢爰彝プ呦蛩ネ?,只需要一代人不孝、敗家就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代的朱家。朱元璋創(chuàng)一代,很有本事。孫子朱允炆雖然被四叔朱棣干掉了,可還是不錯的。四兒子朱棣,永樂大帝,名震千古。
到了孫子朱高熾(仁宗),以及曾孫子朱瞻基(宣宗)這兩代人,也還行,至少他們開創(chuàng)了“仁宣之治”,跟漢朝的“文景之治”差不多。
到了朱瞻基的兒子這一代,就不太行了。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兵敗土木堡,將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這幾代人的積累,全部敗光了,朱家也走了下坡路。
為什么我們常說“創(chuàng)業(yè)難,守業(yè)更難”?一代人去創(chuàng)業(yè),很有本事??傻诙司褪歉欢?,沒有經(jīng)受生活打磨的他們,哪有“守業(yè)”的本事呢?
可以這么說,僅僅是一代的敗家子,就能將家庭的世代積累,都揮霍一空。

三、家庭,因為某些問題,而傳不下去。
有道是“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p>
這番話,在今時今日,已經(jīng)變了味了。以往的窮不過三代,是說三代之后,家庭會出現(xiàn)一個貴子,通過白手起家的方式,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而現(xiàn)在的窮不過三代,就是說第三代的孩子,已經(jīng)窮得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了,這個家庭自然就沒有第四代人了。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都強調(diào)傳宗接代呢?因為人們都抱有一種觀念:只要自己的血脈和基因傳承下去了,那未來就還會有希望。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說,三十年前可能是你家厲害,三十年后可能是我家厲害。前提是,這兩家人,都要有子孫后代,將血脈傳承下去。
如果有一天,家庭因為某些問題,而成為絕戶,傳不下去了,那就表明,這個家庭要走到盡頭了。它的運勢和希望,也都會戛然而止。

四、家運被消耗干凈,就只剩下衰敗了。
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一談到人生,一談到前途,一談到未來,就會想到這么一個詞,運勢。普通人有自己的運勢,家庭有自己的家運。
家運這種東西,那是很有意思的。家運旺盛,自然人丁興旺,家庭欣欣向榮。反之,家運衰退,自然人丁凋零,家庭悲慘不堪。
東漢末年的曹家,因為曹操此人而快速崛起,一度有統(tǒng)一天下的可能。奈何曹丕和曹叡,都死得特別早,所以曹家進入到了衰退期。
摘了曹家勝利果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馬家。司馬家滅了曹家,順利吞了三國。怎奈過了一百多年后,劉裕滅了司馬家。這就是“天道好輪回”。
曹操在世的時候,曹家家運興盛。司馬懿、司馬昭和司馬師在世的時候,司馬家家運興盛。只是,家運只能庇佑一到三代人,而無法庇佑多代人。
枯榮興衰,是人力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盡人事,其余的不過是聽天命罷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