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吉檀迦利
詩集:吉檀迦利
2020-07-05
機緣巧合,在看《飛鳥集》的時候,讀到了這本書!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飛鳥集》是常態(tài),而《吉檀迦利》就要弱很多了,或許是我們?nèi)狈π叛?,或許是我們對于神明天生不太專一等等,但是泰戈爾憑此書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
正如瑞典詩人海登斯坦向評委們推薦時所說:“我不記得,過去20多年我是否讀過如此優(yōu)美的抒情詩歌,我從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遠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飲著一股清涼而新鮮的泉水……他的作品沒有爭執(zhí)、尖銳的東西,沒有偽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時候,詩人能夠擁有這些品質(zhì),那么他就有權(quán)得諾貝爾獎金……現(xiàn)在,我們終于找到了具有真正偉大水平的一個理想詩人,他就是這位泰戈爾詩人?!?/p>
書名“吉檀迦利”是印度語中“獻歌”的意思,即獻給神的詩歌。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是“獻給那給他肉體光明和詩才之神的?!边@個“神”十分神秘,究竟“他是誰”?詩人自己說,“真的,我說不出來。”
說實話,我讀這本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只是能感到異樣,但是這個異樣來自于哪里去并不知道,是來自于語言的匱乏,還是對于自己內(nèi)心的不悅,畢竟泰戈爾只用了短短幾筆,就刻畫出一顆敏感而天真的內(nèi)心,或許你看的時候感覺他過于卑微,但是對于神明來說,這種卑微并非過于,而是來自于敏感,或許也就是如此,才會有所異樣,因為我們雖沒有神明,卻有其他的可以述說,比如舔狗,比如你所愛,再比如那些你不再提及的夢想等等,都是這種心態(tài),并非卑微,而是可及而不可觸!
心無靈犀難點通,很多人看的時候都有點難懂,那么你不要把他設想為敬仰神、渴求與神結(jié)合是該詩集的一個基本主題,而有更高層次需求,可以是其他的你生活中常見的等等,那么或許你就會了解一二了!
畢竟歌頌敬神的詞句多了,為什么這本書特殊,這才是重點,在這詩的世界里,有清新絢麗、變幻多姿的自然景觀,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幻想,又記錄著現(xiàn)實生命的體驗,,人世的歡樂與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誠高潔,更不乏凡人的親情愛心。而這一切既是詩人廣博而細致、豐富又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的表露,又處處展現(xiàn)著詩歌美的極致。
當你真的深入,你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就像我一開始說的一樣,我看《飛鳥集》的時候很爽,很美。
而當我看《吉檀迦利》卻是另外的感受,那種內(nèi)心的平靜,那種心態(tài)的把控,那種自由輕松等等,這是對于內(nèi)心的對話,是自我敬仰以及自我信仰的完善,而這才可以說是一個好的詩句,直指人心!
凡塵中,或許難找書中的那份寂靜而純潔的世界,但是偶爾躲藏在書本的海洋,感受詩句的熏陶還是有多必要的,畢竟那中溫婉和愉悅,是不自覺而生,而并非刻意為之!
有時候在想,這里面的很多詩句都可以當作情詩來使用,那種鳥兒的向往,魚兒的激流等等,都在述說著我對于神明的渴望而敬畏!
對光明的向往、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憧憬,還有就是對自然的熱愛。在《吉檀迦利》里,到處都洋溢著愛與感激,自由與歡樂。
這個世界或許并不美好,但是任然不缺乏我們應該對他抱有希望,希望并不僅僅只是說說!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