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2024考研材料與化工869專業(yè)好考嗎?
一、專業(yè)介紹、學院及導師介紹
1.專業(yè)基本信息
085601材料工程
專業(yè)類型:專碩
研究方向:
01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
02高分子材料
03能源環(huán)境材料
04復合功能材料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02數(shù)學(二)
④869材料工程基礎
2.海南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學院簡介
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前身為1958年成立的“熱作加工”專業(yè),歷經(jīng)熱帶作物產(chǎn)品貯藏與加工系、工學部、工學院、理工學院和材料與化工學院,2019年設立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立足海南、面向全國,服務于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和地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為海南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由貿(mào)易港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學院現(xiàn)有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ESI全球前1%學科和海南省重點學科。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與化工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類別。設置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2個海南省特色優(yōu)勢本科專業(yè),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
學院擁有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建)、天然橡膠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熱帶島嶼資源先進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硅鋯鈦資源綜合開發(fā)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特種玻璃重點實驗室、海南省優(yōu)質硅資源先進利用及特種玻璃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等在內(nèi)的10余個國家和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
師資隊伍
現(xiàn)有教職工人數(shù)60人。其中專任教師47人,正高職稱27人,副高職稱10人,具有博士學位39人。現(xiàn)有國家“杰青”1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選3人,博士生導師20人。近5年獲得國家“863”計劃等各類課題100多項,總經(jīng)費4000多萬元,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獎勵10多項。
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
目前學院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現(xiàn)有海南省教學團隊1個,海南省精品課程1門,海南大學精品課程4門?,F(xiàn)設有“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理科實驗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試點班”。學院形成了工科專業(yè)特色鮮明、多種類、因材施教、注重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本科生教育模式。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我院人才培養(yǎng)的一大亮點。近年來眾多學生在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競賽中獲得多項嘉獎。每年均有多名優(yōu)秀本科生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外獎學金赴國外深造;多名優(yōu)秀本科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高?;蛑锌圃貉芯克?。另外,優(yōu)秀本科生有機會被選派到美國、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進行境內(nèi)外交流學習。
升學與就業(yè)
學院具備“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yǎng)能力,本科畢業(yè)生的升學率36%左右,其中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名?;蛑锌圃貉芯克膶W生占升學人數(shù)的72%左右。作為中西部高校,本校優(yōu)秀研究生擁有單列的公費出國留學名額(僅面向中西部優(yōu)勢高校),我院每年約4名公派留學生奔赴歐美攻讀博士學位。本科生就業(yè)去向除升學深造外,主要就業(yè)的企業(yè)有中國石化、中國建筑、中鐵、中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富士康科技集團等,就業(yè)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均位居學校前列。
科技創(chuàng)新與社會服務
學院學科特色為天然橡膠材料,“儋州立業(yè),寶島生根”,幾十年間為國家輸送大量優(yōu)秀人才,支撐國產(chǎn)天然橡膠事業(yè)發(fā)展?!靶聲r代,新使命”下,學科為國家戰(zhàn)略主動進行調整,積極解決與熱帶、海洋和農(nóng)業(yè)相關的材料科學問題,開展熱帶島嶼材料、海洋能源材料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材料三個研究方向。學院利用海南熱帶特色資源為研究對象,全面系統(tǒng)地開展相關資源開發(fā)利用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在實現(xiàn)源頭創(chuàng)新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海南是我國最重要的天然橡膠資源生產(chǎn)地和研究基地,學院開展天然橡膠加工工藝及復合材料的研究,歷史悠久且成果豐碩;海南擁有豐富的優(yōu)質石英砂資源,學院因地制宜,開展特種玻璃、島礁修復材料和高技術硅基陶瓷材料的研發(fā),取得了顯著的經(jīng)濟、社會和政治效益;針對熱帶海洋微生物對海洋設施的腐蝕,開發(fā)相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材料及適用于熱帶氣候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綠色建材,學院開發(fā)并解決了熱帶南海海洋工程施工中工程材料及工程技術中的相關問題,為南海開發(fā)利用提供良好的科研技術保障及人才支撐。
3.部分老師信息簡介
1余鳳,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2015年入職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博士畢業(yè)。海南大學E類高層次人才引進。長期從事高分子水凝膠的結構與性能研究、天然高分子水凝膠的功能化設計研究及其在儲能材料(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論文發(fā)表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Polymer chemistry,ACS Macro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B等國際期刊上,總影響因子IF累計達80以上。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3項,授權專利1項,目前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以及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高層次人才項目1項,省重點研發(fā)項目1項,總經(jīng)費達100萬。并參與多項其他課題。主要的研究方向以高分子材料在儲能器件中的應用研究為主。
具體研究方向包括:
(1) 天然高分子凝膠材料的制備、性能研究及功能化設計;
(2) 凝膠電解質的制備及其在鋰離子電池和超電容中的應用研究;
(3) 柔性高分子電極材料的研發(fā)及其應用研究;
近三年代表性論文
1.Yu, F.*, Zhang, H., Zhao, L., Sun, Z., Li, Y., Mo, Y., Chen, Y*. A flexible Cellulose/Methylcellulos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endowing superior Li+ conducting propert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246,116622.
2.Zhao, L., Fu, J., Du, Z., Jia, X., Qu, Y.,Yu, F.*, Chen, Y*. High-strength and flexible cellulose/PEG base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0, 593, 117428.
3.Zhao, L., Sun, Z., Zhang, H., Li, Y., Mo, Y.,Yu, F.*, Chen, Y.* Anenvironment-friendly crosslinked binder endowing LiFePO4 electrode with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long cycle life performance.RSC Advances, 2020, 10(49),29362-29372.
4.Du, Z.; Su, Y.; Qu, Y.; Zhao, L.; Jia, X.; Mo, Y.;Yu, F.*; Du, J.; Chen, Y.*, A mechanically robust, biodegradable and high performance cellulose gel membrane as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of lithium-ion battery.Electrochimica Acta2019, 299, 19-26.
5.Zhang, Z.; Du, J.; Li, Y.; Wu, J.;Yu, F.*; Chen, Y.*, An aptamer-patterned hydrogel for the controlled capture and release of proteins via biorthogonal click chemistry and DNA hybridiz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2017, 5 (30), 5974-5982.
1艾心,男,黑龍江安達人。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20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有機雙線態(tài)發(fā)光材料的設計合成及電致發(fā)光器件性能研究。在Nature、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等SCI期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1項;參編英文專著2部。
教育背景
2011.09-2015.07 吉林大學化學專業(yè)理學學士
2015.09-2020.06 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專業(yè)理學博士
工作背景
2020.07至今 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高聘)
近年來承擔及參與的科研項目:
1.2020-2025,海南大學科研啟動經(jīng)費項目,新型雙線態(tài)光電材料的設計合成及應用性質研究,300萬元。
代表性論文
1.艾心,李峰* “咪唑取代的三苯甲基自由基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學性質”科學通報,2017, 62, 4123?4130.
2.Xin Ai, Yingxin Chen, Yuting Feng and Feng Li* “A Stable Room-Temperature Luminescent Biphenylmethyl Radical”Angew. Chem., Int. Ed.,2018, 57, 2869?2873.
3.Xin Ai#, Emrys W. Evans#, Shengzhi Dong#, Alexander J. Gillett, Haoqing Guo, Yingxin Chen, Timothy J. H. Hele, Richard H. Friend* and Feng Li* “Efficient Radical-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oublet Emission”Nature,2018, 563, 536-540.
4. Caixia Fu#, Shuai Luo#, Zhenzhen Li#,Xin Ai#, Zhenguo Pang, Chuan Li, Kuan Chen, Liang Zhou, Feng Li*, Yan Huang*, and Zhiyun Lu* “Highly efficient deep-blue OLEDs based on hybridized local and charge-transfer emitters bearing pyrene as the structural unit”Chem. Commun.,2019, 55, 6317-6320.
研究方向:
雙線態(tài)發(fā)光材料高分子光電材料光電器件
聯(lián)系電話:133 8982 7123
E-mail:aixin133@hainanu.edu.cn
1于人同,男,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副主任,中國化學會會員。2012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講授本科《材料科學基礎》、《高分子物理》及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學》等課程;主要進行大分子的反應誘致微相分離與自組裝、熱固性樹脂超濾膜、天然橡膠的官能化改性研究。在Macromolecules、Polymer、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SCI期刊發(fā)表論文17篇、發(fā)表EI論文2篇,他引超300次;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5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項;公開國家發(fā)明專利6項;參編中英文專著各1部;指導本科生參加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節(jié)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并獲得全國三等獎和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海南賽區(qū)金獎各1項;主持并結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曾參與973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多項。
聯(lián)系方式:rentong.yu@hainanu.edu.cn
1向道平,男,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海南省“南海名家”人選,海南省領軍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信評審專家,廣西、山東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廣東、陜西科技項目評審專家,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年委員會第七至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多孔材料分會委員。目前為海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系教師,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
主要從事金屬合金、金屬陶瓷、先進陶瓷、低維材料、固廢資源化等材料先進制備技術及相關理論研究工作。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基金首批特別資助金、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面上資助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企業(yè)橫向合作項目等多項課題,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多項國家973計劃、863計劃等重要課題的研究。目前已發(fā)表學術論文近70篇(第一及通信作者近50篇),其中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Materials and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New Journal of Chemistry、Journal of Rare Earth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HKIE Transactions等近20個重要國際國內(nèi)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30余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17項,目前已授權9項。研究成果出版學術專著1本,獲2012年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此外,目前為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Materials and Design、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Waste Management、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Powder Technology、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ano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Partic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Research、中國有色金屬學報(中英文版)、粉末冶金技術等10余個國內(nèi)外學術期刊的長期審稿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金屬合金、金屬陶瓷、先進陶瓷、低維材料、固廢資源化等。
二、報考難度分析





2020年擬錄取總人數(shù)84(10)

2020年復試錄取名單



內(nèi)容原創(chuàng)于【小海螺海大考研真題及輔導】
非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專注海南大學考研,全平臺同名
關注獲得海大免費真題及最新考研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