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個文學考研知識點(魏晉南北朝文)

[專題復習3]魏晉南北朝文
考點一、散文
①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
《讓縣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對外表達自己思想和經(jīng)歷的一篇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重要文章。
這篇令文,首先詳盡地敘述了曹操的政治抱負和平生志向與心造。其次,這篇令文的文筆蒼勁有力,氣勢雄偉飛動,語氣嚴峻而感情濃烈純厚。全篇作者熟練運用歷史事實形象,生動地敘述和詳盡地表白自己的政治抱負與遠大志向,感情濃厚,直抒胸臆。南北朝文學評論家劉勰《文心雕龍?詔策》:“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
②曹丕《典論.論文》
《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文學專論,是曹丕在建安后期為魏世子時所撰的一部政治、社會、道德、文化論集?!墩撐摹酚捎诒荒铣氖捊y(tǒng)選入了《昭明文選》而得以完整保留下來。
魯迅說:“曹丕的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一條?!?出自魯迅: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guān)系》)那么,《典論.論文》則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的自覺的文學批評的理論代表作。在這之前,中國古代文論還處于不自覺的胚胎階段。先秦諸子的文論,多屬片言只語。漢后諸家論文也還未從學術(shù)中分離出來。其中,個別序、贊形式的文學批評,也只是討論某一具體作家作品,限于一篇一書。直到《論文》出現(xiàn),才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宏觀地多角度地論述文學理論問題的專著。它沖擊了漢代后期統(tǒng)治文壇的陳腐觀念:總結(jié)了建安文學的新特點和新經(jīng)驗;開創(chuàng)了盛極一時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之先例。
③曹植《與楊德祖書》
全文充滿昂揚飛動的氣勢,駢散兼行,富于文采,而又自然流暢,處處流露出朋友間真摯的感情,曹植早年積極奮進、渴望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理想在文章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這篇書信作于建安二十二年前后。在信中,曹植集中地談到了他對文學的一些基本觀點,如作家的自我認識與評價、作品的修改、文學批評的條件及文學的地位等問題。文章先說明王粲等人歸魏之前雖已名聞天下,然而他們的創(chuàng)作卻尚未達到最高境界。接著指出,為文應該多與人商計,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多請人修改潤飾,并進而認為人們的愛好是各不相同的,不能憑自己的好惡安論別人的文章,文章最后說辭賦不過是小道,最重要的是要為國盡力。
④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本文是魏晉時期嵇康寫給朋友山濤(字巨源) 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傳千古的散文。 這封信是嵇康聽到山濤在由選曹郎調(diào)任大將軍從事中郎時,想薦舉他代其原職的消息后寫的。信中拒絕了山濤的薦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賦性疏懶,不堪禮法約束,不可加以勉強。 他強調(diào)放任自然,既是對世俗禮法的蔑視,也是他崇尚老莊無為思想的一種反映。文章鳳格清峻,立意超俗,行文精練。